嚴心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蘇 南京210044)
隨著創業浪潮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創業。想象力與創造力更加豐富的大學生,經常會產生一些創業的想法。但是大學生的社會資歷較淺,如果盲目創業,很容易走向失敗。這就需要在大學期間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從而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往往是由老師支配的,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種“填鴨式”的教育,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培養的自主學習能力,容易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足,難以符合目前職場中的人才需求。所以,大學教師必須將核心素質培養融入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
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能夠大大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但是,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也對大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教師要綜合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當下熱點,改變現有的教學環節、課堂氛圍以及教學模式[1]。通過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這門課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學生在對創業產生興趣之后,會自主學習相關創業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主觀能動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在傳統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堂中,大學教師是課堂上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溝通不足[2]。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例如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不到位,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難以充分發揮自主能力,如果只依靠教師一個人的講解,會造成大學生創業教育課堂的環節設置非常單一,對于學習興趣較低的大學生來說,創業教育課堂會更加枯燥,進一步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
目前,部分學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這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成長。即使一些院校開設了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在期末考試的時候,考核形式也不太科學。一些學校甚至為了節省時間,采用半開卷考試的形式,或只是要求學生提交一篇論文[3]。在這樣的考核方式下,學生大部分只能死板地記住書本中的內容,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創業啟蒙,也無助于學生想象力以及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在這樣的考核方式下取得的成績不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對創業的了解程度,也不利于學生對創業的深層次理解。
部分大學院校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相關課程的教師招聘考核不嚴格,甚至完全沒有按照標準進行。通常情況下,院校沒有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師,只是簡單地由其他科目的教師來代課[4],造成許多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師缺乏專業素質。
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結合當下熱點以及最新的教育大綱相應調整,因為只有通過不斷地完善教學方式,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與要求,才能提高學生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學習效果。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的教學中,大學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一,教師需要改變自己在課堂中的地位,由目前的主體地位轉變為與學生平等溝通與交流的平等地位。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使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大學生創業教育這門課程的魅力,通過一定的引導后,學生將極大地提高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大學生創業的自主探索能力[5],最終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第二,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師在課前備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前熱點以及最新教育大綱,做好課堂引入工作。如果有優質的課堂引入,就能激發學生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學習興趣。第三,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師需要對現行的教學方式進行改變,著重提高趣味性。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這樣一門學科來說,如果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就會對創業的理解不夠深刻。如果教師采用有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大幅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創業的魅力,為今后的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這門學科來說,課程理論知識相對枯燥。首先,教師可以分享有趣的大學生創業案例,不僅可以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創業的魅力,還使得他們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不同大學生創業的原因,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展示相關影視資料或者音樂、圖片等多樣化內容,讓學生感受創業的過程,清楚地了解到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挑戰。學生在了解到創業的意義以及目的之后,可能會提升大學生創業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保證自身以及家庭相關財產安全的前提下,自主進行一些簡單的大學生創業比賽,這樣做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業思維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解決問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部分學生對創業的積極性不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創業離學生的日常教學與生活較遠,使學生對創業這件事產生距離感,即便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對于他們來說也很難理解,造成學生對創業的興趣下降,甚至出現逃避困難等問題。要想改變這種困境,首先大學教師要把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案例與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案例結合起來,使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案例來理解大學生創業教育課本中出現的內容,讓他們明白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公司、名人以及案例都對他們有很大的幫助。教師也要對相關的教學資料進行整理,讓大學生明白創業來源于生活,這在教會學生創業教育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其次,教師把學生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與大學生創業相結合,鼓勵學生們自我探索,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勢,加強邏輯思維的培養。最后,教師要通過日常教學活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增加對學生的熟悉度,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還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從學生的愛好入手,針對他們感興趣的領域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對大學生創業的興趣。
綜上所述,目前大學生創業教育水平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部分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相關教師專業素養不足等等,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這是順應當下社會、經濟變化的重要課題。因此,針對大學生創業教育水平現存的問題,可以從學校、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及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設計大學生創業比賽等幾個方面來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和體系。
總之,通過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實踐研究,能夠在幫助學生了解創業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對于提高他們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有了這些積累和學習,在今后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他們或許會把在大學中學習到的創業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相關案例相聯系,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鍛煉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