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鵬
(淮南市建發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淮南 232007)
BIM技術興起是建筑領域的技術革命,隨著該項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其對于建筑工程的作用與意義是顯著的,主要表現為4個方面:第一,優化工程設計。BIM技術具有可視化的特點,經對建筑物物理結構信息的數字化處理,形成條線與空間的立體多維呈現更加直觀。在復雜建筑工程設計中,其作用尤為凸顯。此外,可視化功能更利于工程設計之初的研究探討,實現首端設計最優;更利于前推項目建造等相關管理環節,實現多方廣泛參與互動;更利于對構件參數計算與信息上的把控,實現精準設計,進而為高效與高質量施工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精確功能預判。BIM技術的模擬性特征其可通過4D、5D技術,對建筑主要環節功能進行模擬,如節能模擬、緊急疏散模擬、日照模擬、熱能傳導模擬等,突出了建筑功能核心,從而能夠預先明確今后施工與改進計劃。可見,BIM技術的功能預判中蘊含著全方位管理理念,其透視性特點能夠將建筑工程中的各環節進行集成整合,由傳統模式下的概率銜接與應然應對,轉向精確把握與預先管理。第三,容錯性較強。該項技術具有不斷完善和優化的強大能力。完全可在原有設計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參數控制,進而改變、完善原有設計。在此基礎上,工程設計與建設才敢改、能改、善改,從而實現最優的建筑工程效果。第四,一體化程度較高。不僅預先設計了建筑的條、線空間,規定了建筑所有實現的各種功能,且其設計貫穿于始終,包括工程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通過三維模型數據庫,容納了從設計到建成使用的全周期全過程信息。
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要點包括技術策劃、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預制構件設計、構件加工圖設計、構件構造節點設計等內容。首先,從設計的整體性上看,既要明確建筑類型、構件種類、構件標準、節點設計等多方面要素,又要格外注重砌塊、板材、盒式、骨架板材等不同建筑類型在設計標準與技術標準等方面的差異。其次,在具體設計環節上,每一個設計環節均有各自較為完整的標準體系,如技術策劃中會涉及成本管理、規模及項目定位等,方案設計中要平衡性能與組合要素,實現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的系統化和標準化;再如,構件加工圖設計中,不僅要加強與工廠等各方的交流,還需結合生產運輸以及一般和特殊項目需求,充分考慮預制裝配式建筑構件的臨時設施安裝問題、管線預埋問題等。構造節點設計不僅關系構件自身質量,同時是整體工程質量的保證。故在實踐中反復考量并實現最優化設計,以滿足建筑的裝飾、耐久與物理性能。最后,從施工管理角度看,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具有較強的流程管理特點,其基于裝配式建筑標準規范的限定,推進集成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和一體化裝修。強化技術策劃首端預設與控制功能,并能在技術操作之余,很好地實現價值層面的意涵,如生產效率、節能環保、符合綠色建筑理念等。如今,社會對裝配式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強,要求不斷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相比以往對構件精確性、便于施工管理、利用建筑物后期維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結構設計已經難以對此做出合理應對。通過比較可知,BIM技術與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不僅在理念、功能、價值方面具有共通性,同時在技術操作實踐層面亦具有較為完整的契合度。因此,BIM技術應用在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大有可為。其具體應用必然會在較大程度上促進裝配式建筑設計不斷完善。
基于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流程要點和BIM技術的信息集成特點,首先界定應用范圍,明確應用范圍和應用程度。筆者認為,應從對建筑工程的整體管理入手,立足對整體工程的全面管理,重新打造設計流程,以最大化發揮BIM技術的優化工程設計、精確功能預判、多元信息交互等功能,確保二者在互促互進中實現優勢互補。首先,要引入數字化設計理念,實現各設計環節的智能化;其次,要實現各設計流程的一體化管理,從設計策劃到施工建設完成,要在初始設計中給予通盤考慮,協調各環節不同專業技術特點,做好協同設計,確保各環節施工均在設計中有序開展;最后,要突出發揮信息交互、反饋及多方參與功能,確保設計內容為多方接受、構件設計符合標準、節點設計精準無誤等。
在BIM技術應用中,要著眼于解決現在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問題和發展為導向,增強短板意識,提高BIM技術應用的針對性。因我國裝配式建筑技術起步較晚,現還面臨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具體包括:1)關鍵環節質量控制問題。如鋼筋、套筒、漿錨搭接孔預埋位置角度不精準,遺漏節點與節點堵塞問題,夾心保溫板拉結件錨不牢固問題,等等。2)一刀切問題。如超出裝配式建筑技術能力范圍,所有類型建筑都搞裝配式,徒增了費用和成本。3)自身特點與規律特點突顯不明。如在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中,僵化照搬規范作業圖或節點圖,沒有形成科學的設計規范體系,同時,在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效率等方面的作用發揮也不明顯。因此,BIM技術應用于裝配式建筑設計中時,必須首先直面短板,解決其發展中的不足問題,進一步深化設計方案,嚴格關鍵環節質量技術控制,強化對成本、效率、綠色建筑理念在裝配式建筑設計中的價值體現。
應明確二者手段與目的的關系,既要明確BIM技術的手段工具價值,不應在應用中對其過分依賴,甚至將BIM技術等同于工程設計本身。同時要警惕BIM技術在建筑施工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立足裝配式建筑設計本身發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具體而言,BIM技術有其自身的發展路徑,其應用范圍的廣度與應用程度的深度,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裝配式建筑設計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
綜上所述,關于裝配式建筑,其通過集中生產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浪費程度,提高機械化水平,不僅可以做到環保節能而且能夠提高施工進度,更有助于我國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升級。因此,本文也將以BIM為著眼點,對其在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中的相關應用進行簡要分析通過本文對BIM技術的詳細介紹,該技術能夠實現對整個裝配式建筑物施工的監督和管理,能夠大大提高整個項目的施工質量,所以BIM技術的應用在未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當中將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