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 帥
(安徽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91)
智慧醫院的設計要求對各種信息化系統進行合理布置,從而實現院內醫療資源的有機整合,形成全院上、下服務流程一體化,為患者統一提供就醫、診療、健康管理等各種智慧醫療服務。從結構上來看,可以劃分為硬件層、數據層、應用層和服務層。其中,硬件層需要完成各種基礎硬件設施布置,完成醫院基礎平臺建設,實現醫院信息的收集和管理,為醫院實現信息互通聯動提供支持。數據層可以實現各種信息分類存儲和交叉共享,能夠與應用層完成數據交換,為醫院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支持。應用層包含基礎應用和擴展應用兩部分,基礎應用包含門診結算、分診等應用系統,能夠為常規醫療服務開展提供支持,擴展應用包含智慧建筑管理、醫療質量管理等擴展功能,可以滿足醫院日常管理工作開展需要。服務層面向患者提供各種智慧服務,如線上診療、線下自助服務等項目。
在對智慧醫院基礎硬件進行布置時,應將醫院作為信息集成的平臺,通過完成整體智能化系統設計實現醫院辦公自動化管理,使各種通信網絡得到整合,保證醫院工作高效開展。從醫院整體智能化系統設計上來看,需要完成綜合布線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病房呼叫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等多種系統的布置[1]。綜合布線系統能夠為醫院各種系統和設備運行提供穩定網絡支持,需要結合醫院不同功能區完成多套網絡布置。如醫院工作區需完成內網布置,對接內部管理系統,為內部人員傳遞信息提供支持。保證各部分網絡獨立運行,使得相關工作有序開展。為實時監測醫院物理空間狀態,需要完成視頻監控系統布置,采取數字化形式進行現場視頻傳輸。布置監控中心,利用服務器對各監控點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可以使醫院整體運行狀況得到把控。結合醫院病床、患者管理需求,設計病房呼叫系統,并引入對講管理系統,通過在各護士站布置IP網絡主機,并在各病房布置門口機實現信息交流,確保病人觸動緊急呼叫按鈕后護士可以立即接收到報警信息。設計計算機網絡系統用于滿足醫院人員辦公需求,需要在各樓層部署無線AP,分別在公共區域和病房區域布置網絡,為醫護人員查詢信息提供便利。完成各種基礎工程設計,能夠使醫院內部各種軟硬件設備得到連接,實現數據互通互聯。
對醫院各種信息數據進行管理,能夠為各種智慧應用實現提供支持。在數據管理設計上,需要從各種信息系統中抽取管理、臨床等數據,完成各自主題數據倉庫設計。結合醫院管理需求,可以劃分為運營、科研、臨床三大數據庫,體現醫院數據多個管理維度。運營數據庫用于對醫院建筑信息、各業務系統數據等進行集成,能夠為醫院業務管理、建筑管理等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支持。科研數據庫存儲醫院歷史病例資料信息,能夠提供數據分析模型,為醫護人員篩選和研究病例提供幫助。臨床數據庫存儲近期患者的臨床數據,為日常診療、康復護理等工作開展提供數據。為保證信息得到準確抽取,需要建設標準庫實現數據統一處理,通過對數據進行抽取、清洗等處理完成醫療術語集建立,形成患者、醫護、流程模板等不同信息庫[2]。為確保各類數據信息能夠得到有效調用,需要完成數據交換平臺建設,劃分為對內和對外兩個數據交換庫,能夠實現異構系統數據整合和應用集成。面向院內系統,可以實現業務數據交換。面向外部網絡,可以實現院內、外數據交換。采取多對多接口模式,能夠為數據交叉共享功能實現提供支持。用戶登錄系統時,需要完成身份認證,然后根據權限進行相應數據調取。
智慧應用設計主要面向醫院人員,能夠為醫院基礎業務、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支持。結合醫院核心業務開展需求,可以分別以患者和病例為中心完成智慧應用開發。從患者服務角度出發,需要對醫療活動產生數據信息進行抽取,實現人流、藥流等各方面管理。以診療業務開展為主線,設計的系統用于對患者門診掛號、檢查、診療、出入院管理等業務進行處理,并對業務開展需求的藥品數據、設備數據等進行管理,實現設備采購、藥房管理等各項工作的數字化管理。從病例管理角度設計智慧應用系統,需要實現患者檢查報告、影像、超聲等資料的匯總管理,為臨床診療、回訪等工作開展提供支持。醫院財務管理還要完成專門應用系統設計,能夠對門急診繳費、資金劃撥等信息進行采集和管理,包含預算、合同、采購、成本等多個內控管理功能,使醫院財務工作得以精細化開展。在醫院智能化發展過程中,需要開發智能建筑管理系統保證醫院安全,完成良好醫院環境營造。利用該系統,能夠實現醫院電子巡更、入侵檢測、車輛引導等各種應用功能,實現樓宇設備設施的自動化管理。為滿足醫院醫療質量管理需求,可以建設智慧決策平臺,設立醫療資源、醫保、業務量、投訴率、手術成功率等多個指標,通過綜合分析對比完成醫院醫療服務水平評價,為醫院發展指明方向。
面向患者提供智慧服務,還要完成智慧服務項目設計。為提供線上服務,需要打造線上診療平臺,能夠與醫院微信公眾號對接,提供在線診療、病情管理、就醫服務等多種聯網服務。患者登錄平臺后,通過注冊可以進行預約掛號、住院繳費、智能導診等操作,獲取線上問診服務[3]。根據患者填寫相關信息,平臺能夠根據就診規則引導患者進入不同就診流程。此外,患者也可以選擇直接與醫生交流,將各類檢查結果發送給醫生。對于院內患者來講,可以通過平臺查詢報告,平臺也可以通過分析完成異常指標判斷,及時向患者推送預警和科室醫生,為患者就診提供便利,使醫療服務獲取周期得到縮短。對于想要辦理出入院等手續的患者來講,平臺可以提供統一支付、人臉支付、健康卡接口等各種繳費途徑。患者通過平臺繳納住院預交金,平臺能夠自動生成住院號,避免患者為辦理入院手續;來回奔走。余額不足時,平臺也將自動發送繳費提醒,患者也可以通過輸入住院號或掃描腕帶二維碼查看費用清單。在線下自助服務項目設計上,主要通過各樓宇部署智能一體機設備實現繳費、醫保報銷、發票查詢等各種功能。患者在完成建檔辦卡操作后,可以憑借二代身份證、醫保卡或就診卡等在設備上操作,獲取自助打印、住院業務辦理、繳費等服務,也可以通過導診導航查詢就醫路線,獲取科室、醫生等信息,達到人群分流和減少患者等待時間的目標,繼而使醫院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智慧醫院設計,需要完成大量信息系統布置,加強醫院環境、人流、物流等各種信息流感知,為醫院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支持的同時,為患者就醫提供便利。結合設計要求,還要合理進行醫院基礎硬件布局,保證醫院數據信息能夠得到全面采集和系統處理,為信息有效流通提供技術支撐。在此基礎上,結合醫院管理需求和患者就醫需求完成醫院應用系統和服務項目開發,能夠使醫院智慧化程度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