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瑞軍
(太原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近年來,建筑行業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涌向城市,使得城市的住房需求量驟增,對建筑質量的要求也逐年提升。建筑主體結構作為整個建筑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工程質量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因此必須給予建筑主體施工足夠的重視,要對相關主體施工技術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建筑主體結構在施工過程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為隨著近些年來建筑規模越來越大,而且很多建筑與傳統建筑都有一定的差別,建筑的多樣性也越來越強。這也就使得在建筑建設的過程之中,對于整體的穩定性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不斷利用先進的技術融入到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的施工技術之中,為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性保駕護航。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性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就是地基方面。由于當下的建筑工程整體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所以地基的打造也變得尤為重要,地基的穩定性也直接影響了上層建筑的建設。所以在地基的建設過程之中一定要嚴格遵照原本的設計要求,另外還需要注意地基的施工質量。其次在上層建筑進行前期架構的過程之中也需要注意建筑整體的科學和合理性。
建筑物的主體結構在進行施工時難度較大,操作步驟較多,因此有其相應的施工特點。首先,施工所需工期較長,工程量相對較多。建筑物的主體結構最為建筑物最為主要的部分,在進行施工時,占據著最多的工程量,同時施工所需時間也相應增多。建筑物主體結構對于建筑物質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合理安排建筑物主體結構的施工工期,確保建筑物主體結構達到安全性要求。其次,建筑物主體結構在進行施工時危險系數較高。現今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在對建筑物的主體結構進行施工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高空作業等特種作業,同時會大量使用塔吊等高層設備,因此相對于其他一些工程,主體結構在進行施工時危險系數會更高。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相應設備平穩安全的運行,并要求施工人員配備必要的安全工具,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證施工的安全進行,排除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保證施工過程不會發生安全事故。
該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輸送方式為泵送。在澆筑開始前,應認真做好技術交底,并對機具設備和材料的實際準備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水電供應良好,并掌握天氣變化。澆筑時,不同專業都應安排專人做好質量檢查,經常對模板、鋼筋與預留預埋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現變形或移位,應立即暫停澆筑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修整。澆筑梁、板結構的混凝土時,不允許在相同的出料點連續布料;對柱結構的混凝土澆筑施工時,布料桿出口應始終居中,同時要用木擋板確保澆筑的混凝土順利進入柱模中。為防止混凝土離析,從高處向下傾落混凝土時,應將高度嚴格控制在2m以下,若達到2m以上,應采用串筒澆筑。
在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的施工過程之中,相應的防水工程施工技術貫穿始終。因為如果沒有做好相應的防水措施,則會使得建筑主體結構工程的整體質量下降。首先要針對建筑工程之中很容易遺漏的部分進行防水的專業設置。比如,工程的陰陽角區域則需要相應的施工人員進行專門的注意。另外針對于環境因素,比如空氣濕度較高的地區,則需要在施工開始之前就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再比如在建筑內側進行夾板,對于砂漿的防護層進行保護等等。另外對于建筑的各個角落,也需要對防水的接頭進行細致地維護。
在對建筑物的主體結構進行設計時,首先,應當要對建筑物的高度進行合理的控制,建筑物不能一味的尋求高度,合理控制建筑的高度不僅能夠保證建筑的安全性,還能夠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其次,要對嵌固端的位置進行合理的設計,當前建筑物一般會建設地下室和人防等,在設計嵌固端位置時,通常選擇在地下室或人防的頂板上,若嵌固端的位置不合理,很容易導致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因此必須要重視嵌固端的選擇,嚴格遵守嵌固端設計的技術要求,合理設計嵌固端的剛度,保證嵌固端上下層有著相同的技術標準。再者,要對平面和豎向布置進行合理的設計,在對平面進行設計時要避免扭矩的影響,在對豎向布置進行設計時要使建筑物規范合理。
模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對澆筑之后的混凝土起到有效的保護與支撐,從而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得到保障。在對澆筑后的混凝土安裝模板時,合理選擇模板材質非常重要。對柱體來說,可以采用鋼質的模板,構造柱則采用竹木模板,梁結構以及屋面可以使用竹膠板。在模板施工中,其技術要點主要體現在模板的支設和拆除上,模板的支設及拆除質量會給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帶來巨大影響。因此,對模板支設工程來說,保證模板底端的平齊以及模板支設的嚴密性是非常重要的,加強模板的嚴密性施工能夠防止在澆筑后期出現混凝土流漿問題。在拆除模板時,要保證拆除工序與混凝土澆筑工序之間的一致性,先澆筑的位置先拆模板,后澆筑的位置后拆模板。
鋼筋結構可以說是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主要承力結構,起到框架性的作用。鋼筋工程的施工技術,大致可以分成三個方面:第一,搭接技術。鋼筋結構的接頭部分都是由搭接技術進行施工形成的,只有搭接效果過硬,鋼筋結構穩定性才有保證。因此在施工中,同一斷面內焊接的鋼筋接頭不能大于整體鋼筋數的二分之一,綁扎搭接數量需要控制在24%以下。第二,墻柱結構的鋼筋綁扎技術,需要根據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放線對鋼筋結構進行校正,避免鋼筋發生移動,一般情況下該部位需要采用雙排鋼筋以保證穩定性,相鄰鋼筋需要以綁扎形式進行固定,使之間距與設計標準保持一致。第三,梁板結構鋼筋綁扎技術。需要根據鋼筋網結構進行綁扎,對鋼筋擺放位置進行確認以后,準確放置鋼筋并且進行綁扎,確保梁板結構的施工準確度。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的主體結構施工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特點,尤其是混凝土施工和鋼筋施工環節都有較多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方式,因此需要針對建筑主體結構施工開展動態質量控制工作,熟練的掌握建筑工程主體結構各個施工工序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提升技術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