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華
(寧夏誠通景觀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寧夏 銀川 750000)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過程中,常由于各種原因而出現裂縫,當裂縫的寬度小于2mm時,基本不會對混凝土造成影響,或者影響很小,其危害可以忽略不計;當裂縫寬度大于2mm時,且由于人工操作或外部環境造成的裂縫往往危害性較大,會大大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甚至會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且在建筑的使用過程中,這些裂縫處會出現嚴重的滲漏現象,從而進一步影響建筑的使用安全和質量。
很多建筑之所以會發生安全事故,主要就是因為受到了裂縫的影響,且裂縫會使結構承載壓力逐漸降低,導致鋼筋發生銹蝕現象,或者表面的保護層脫離鋼筋。針對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裂縫可以分成多種不同的形式:第一,溫度裂縫,此種裂縫的產生主要就是因為受到了環境因素的影響,當改變環境溫度時,混凝土出現形狀變化,并引發裂縫。第二,干縮裂縫,此種裂縫主要就是沒有合理選擇混凝土材料導致的。第三,塑性收縮裂縫,這種裂縫普遍在混凝土的結構表面出現。第四,負載裂縫,混凝土結構長時間承受過重的壓力產生了負載裂縫。第五,沉降裂縫,當建筑工程基礎發生變化時,強迫結構構件而引發變形問題。
如果在混凝土結構的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出現了計算錯誤,會使建筑物的實際受力與設計受力產生偏差,導致混凝土出現配筋結構剛度不符、配筋數量不符等差錯,從而使得在工程施工時混凝土產生裂縫。
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質量不過關。在建筑工程施工時,應避免使用質量不過關的混凝土材料,并且不同的施工部位及施工環境,應采用不同強度的混凝土材料。另外,施工人員在選擇砂石集料的時候,應注意砂石粒徑、級配等因素的影響,并注意砂石集料的含泥量是否合理。如果材料質量不過關,混凝土很容易出現裂縫。
在現場施工中混凝土材料會隨著外界因素變化而產生水分蒸發、干縮的現象,進而出現裂紋。另外,工作人員在攪拌、運輸、澆筑及振搗混凝土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失誤就會使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問題,繼而出現裂縫。具體來說,工作人員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如果模板支持的剛度不夠、模板的構造不正確、拆模的時機不對等,都會使得施工中混凝土產生裂縫;如果沒有充分振搗,會使得混凝土產生漏振的情況,最終導致混凝土的密實度不夠而產生裂縫。
如果施工場地存在地基不均勻沉降現象,會使得混凝土拉應力過大而出現裂縫,并且施工場地的地基沉降程度和沉降范圍會使裂縫的長短和深度產生明顯的變化。另外,如果地基沉降過于不均勻,會使得拉應力過大,進而導致混凝土產生嚴重的質量問題,如建筑物出現貫穿性裂縫。
混凝土結構還會受到結構受荷因素影響而產生質量問題,進而造成裂紋,如混凝土施工中的不當行為、超載施工等。受荷性裂縫產生的原因大多都是梁板結構所受荷載超過了規定范圍。
徐變變形指的是在瞬時彈性變化之外,隨著時間變化變形值也增大的一種情形。例如,徐變會讓受彎構件的變形值擴大3倍,而過大的變形值會使混凝土產生裂縫。除此之外,不合理地設置施工縫、較大的混凝土水灰比、后期施工的干擾都會使得混凝土更加容易產生裂縫。
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會因為體積的收縮而使相應構件內產生拉應力,拉應力會導致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收縮力,如果工作人員在這時沒有進行合理的養護工作,會讓混凝土出現質量問題進而出現收縮裂縫。另外,大量的水化熱會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被大量釋放,而大量釋放水化熱會產生較大的內外溫差,導致混凝土因不夠穩定而出現裂紋。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正處于高效發展時期,已經可以自主解決出現的裂縫問題,然而裂縫問題并沒有徹底規避,針對裂縫的形成必須全面分析形成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建筑工程的發展,使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得到良好的養護,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方便,保證使用者的安全性。
針對于干縮裂縫來說,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強預防:第一,在實際鋼筋混凝土建筑施工過程中,所選擇的水泥必須具有低熱性,該水泥只會產生較小的收縮量,可以使水泥用料得到有效的節約;第二,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水灰比進行嚴格的掌握,同時所選擇的堿水劑必須具有良好的性能,以預防干縮裂縫的產生;第三,在混凝土施工過程必須設置收縮縫;第四,混凝土后期的養護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做好養護工作,才能有效提升混凝土質量。在有需要時,混凝土養護時間可以適當延長。針對于當地氣候的變化性,相關人員制定多種不同的養護模式,保證雨季和旱季都可以進行全方位的養護,避免養護不到位引發更為嚴重的質量問題。
在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選擇低熱水泥,這種水泥可以使水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水化熱現象降到最低。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盡量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同時將外加劑與混凝土相融合,使水化熱可以逐漸降低,延遲熱峰出現的時間。通過合理改進混凝土攪拌工藝,為了使混凝土充分融合,有效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
為了有效預防沉降裂縫,布點下料需要選擇合理的位置,并對其數量進行過合理的控制。骨料顆粒大量下沉是引發沉降裂縫的主要原因,因此為了預防蓋裂縫的產生,需要對混凝土的振搗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充分振搗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需要潤濕鋼筋和模板,從而使鋼筋和模板的溫度可以逐漸下降。
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為了預防應力裂縫,需要做好鋼筋與模板檢查工作,避免其存在質量問題。同時,結構構件與支撐需要設置在而合理的位置,以全面提高鋼筋混凝土工程建設強度。在張拉預應力構件的過程中,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工程設計要求。
1)環境處理措施
為了更好的防控混凝土裂縫問題,必須從環境角度出發,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控制裂縫,以降低裂縫發生的幾率,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針對于受到環境因素影響所產生的混凝土結構裂縫,需要結合具體實際選擇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第一,針對于多次凍融所造成的裂縫,需要對成型的缺陷及損壞部分加固處理,同時受凍混凝土構必須做好保溫。第二,針對損傷,不僅需要剔除損部位,同時還需要加固處理缺陷損傷。第三,可參考建筑修復加固的辦法,解決地震等地質災害所造成的混凝土結構損傷。
2)結構加固法
有些裂縫會對建筑結構產生嚴重的影響,針對這樣的裂縫,需要處理鋼筋,這樣才能將裂縫對鋼筋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在修補裂縫的過程中,結構加固法最為適用,其在應用過程中需要適當增加鋼筋混凝土結構截面。
3)粘貼碳纖維
此方法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將樹脂刷在構件表面,然后在構件表面粘貼剪好的纖維片,繼續刷下一層樹脂,注意涂刷好的表面應該光滑、平整,不能有氣泡存在,涂刷半個小時后,需要在碳纖維片再刷一層樹脂,并做好構件保護,避免外界因素影響構件質量。碳纖維粘貼好后,就需要進行養護工作,養護對環境溫度和養護時間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養護溫度以55℃為宜,養護時間不能少于24小時,同時需要注意養護過程中不宜與電器、電源密切接觸,保證構件的平整性,絕對不能有任何的彎曲。
針對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裂縫,需要機會做好封堵,如果裂縫比較小,不需要進行特殊性的處理,只需要合理處理其表面即可。如果裂縫已經對結構整體性造成了影響,可以應用化學處理法進行處理,而對防滲有著嚴格要求的裂縫也可以運用化學法,在處理這一類裂縫時,需要在混凝土裂縫內注入膠結材料,當膠結材料逐漸凝固后,材料會與混凝土混合,以達到封堵和加固裂縫的目的。在建筑工程中經常會出現裂縫,如果裂縫范圍比較大,就會嚴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處理裂縫的過程中可以將化學灌注與封閉裂縫相結合,以更好地修復裂縫。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工程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體產業,并相繼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時會應用大量的混凝土,不僅因為其可以從多種原材料中取材,同時其在價格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性。建筑行業會普遍應用混凝土開展施工,不僅是因為其具有極強的抗壓性,同時其也可以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進行現場澆筑,只需要投入較少的資金就可以完成養護。然而,雖然混凝土具有諸多的優勢,但是其在使用過程中也相繼暴露出了混凝土裂縫問題,直接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針對這一問題,施工單位必須引起重視,全面分析裂縫產生的原因,并加強防治,以促進建筑施工綜合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