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風
(安徽省腫瘤醫院,安徽 合肥 230009)
針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上的難題,導致工程變亂的荊棘叢生,可見加強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第一,加強施工安全管理,是保證施工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基礎;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就是安全管理缺失,使公司利益遭受損失,因此,建設企業的經濟利益與安全管理緊密相關,涉及工程建設。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搞好施工安全管理,確保施工穩步進行,能夠切實地保障施工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提高工程質量,進而推動社會經濟平穩發展,保證了各種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使施工雙方都可以獲得最大利益。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促進建設和諧社會的一個必然原因。保證施工安全對維護施工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都有利,對維護社會穩定,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有重大意義。
對于施工項目來說,現場安全管理可以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由于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必然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連鎖效應,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所以要提高施工進度,降低工程質量,降低成本。為此,施工企業要重視安全管理,將安全思想滲透到建筑工程的各方面,從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建筑工程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實現建筑工程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就是多數建筑施工單位施工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忽視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指導。而且有些施工單位對法律法規的執行不到位,這些規定在施工中未能得到相關人員的執行,久而久之,使施工人員也越來越不被重視,導致施工中出現技術操作不當的現象。若施工人員不按有關規定操作,造成腳手板未鋪好、橫向掃地桿未架好等錯誤發生,使施工安全存在隱患。而且施工人員的不規范操作也會使模板支撐系統出現失穩現象。此外還有一些施工現場常常將木材與鋼混在一起,造成縱橫支撐不均勻,從而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的安全與質量。
從管理體制表面看,科學、合理的體制和機制是有效管理的前提,在安全管理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雖然大多數施工單位在項目初期并未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追查制度,但在建設過程中,對各安全管理控制環節內容均作了具體的規定,但在建設過程中,在施工中,卻會因趕進度或降低成本等原因而逐漸忽視以前建立的制度,而由于責任制度制定得不夠詳細,責任追究不夠徹底,若發現安全隱患或出現一些安全問題后難以處理。
此外,一些企業雖然制定了相應的安全管理機制,但只是將其擺在一邊,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企業對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力度不夠。而且有的監理人員素質不高,對自己的工作敷衍應付,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最終導致事故發生。
建設工程安全管理中,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在目前的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相對薄弱。而且施工單位為了節省成本,往往會選擇技術水平較低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這樣不僅會影響工程質量,而且會使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操作失誤,造成安全事故。此外,有些人安全意識不強,沒有嚴格按照施工單位的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僅憑自己的施工經驗進行操作,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機率。
企業要正常經營,必須有一套規章制度,那就是生產責任制,以后企業全面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進行。企業安全責任機制的建立需要權利、力量和責任三個層面的協同配合。建設工程中,首先要挑選合適的項目經理,由經理全權負責。公司與項目中的所有人員簽訂相應的責任合同,在合同上詳細而精確地寫出事故發生后的相應處罰或貢獻后的獎勵。制定考核制度時,要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考核,提高相關人員的積極性,使全體員工都參與到安全管理中來。并在具體施工中,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理由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如果企業有安全隱患,則立即停工整改,直至整改合格,方可重新開工。
施工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員工手工操作直接影響整個施工過程的細節安全。施工作業較繁瑣、復雜,成為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施工前,公司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的專業培訓,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同時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技能。訓練過程中,首先通過實際案例,讓員工認識到施工事故的嚴重性,使他們具備相應的安全意識,從而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更加注重每個細節的完善,避免出現安全隱患。第二,就是要確保每個員工都有合格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培訓人員可以定期對員工進行簡單的考核,在考核過程中指出自己的專業問題并加以糾正,讓未來的施工能夠保證更高的準確度,從而提高施工的質量。唯有通過專業的培訓分析和強化,才能避免施工過程中工人機械操作上的誤操作,同時又能使他們對突發情況有更直接、快速的反應,在第一時間冷靜的應對。三是在培訓過程中要多次提到施工中嚴格的規章制度,確保每個員工都能以規范的要求和專業的態度來工作,自覺實踐,關注施工風險,避免事故發生。
建設過程中,應注重改善現場施工環境,為施工作業的開展創造安全的施工環境。一是加強對建筑材料的安全檢驗。建筑材料的采購、進場和實際施工中,要加強對建筑材料各環節的安全檢查,對建筑材料的質量進行把控,防止施工中出現安全問題。與此同時,使用后的建筑材料要做好剩余材料的管理,防止材料浪費,消除不安全因素。二是做好施工設備器材的管理,在施工開始前,對施工設備和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更換和處理陳舊損壞的施工設備,確保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建筑業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作,做好這項工作,對于保證建筑業的效率,保證建筑業單位的經濟、社會利益,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貫徹“安全第一”的方針,是十分必要的,及時發現現存工程存在的問題,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安全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