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機制建設探討——評《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研究》

《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研究》
作者:許桂紅、肖亮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ISBN:9787109138438
金融機構指的是一些從事金融行業相關事務的中介機構,包括銀行、信托、保險證券等,其職能主要是為客戶及經濟市場提供一種或多種金融服務。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過程中,農村信用社作為傳統的地方性金融機構,在為農村地方企業和農民提供資金和管理財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現代化經濟快速發展變化的推動下,傳統農村信用社經過制度改革轉變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了加強財務風險有效防控,農村金融機構更為注重財會內控建設。然而,雖然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體系的構建已初步完成,許多工作也已經取得成效,但是相較于一些構建全面、體系成熟的商業銀行而言,農村金融機構在財會內控機制建設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因此,解決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機制建設問題、加強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管理,對于保障農村金融機構財務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結合《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研究》一書,進一步探討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機制建設的現狀及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部分有關強化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機制建設的參考策略。
研究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機制相關問題,首先需要對農村金融體制具有一定了解,由許桂紅、肖亮編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出版發行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研究》,就是一部主要研究我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問題的優秀作品。全書運用經濟學、農村金融理論以及金融發展等專業知識對我國農村金融體制的變遷路徑及特征進行了詳細分析與闡述,并且通過內、外兩個不同角度對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績效展開深度剖析,進而針對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創新發展思路。總體來看,該書內容詳實、結構嚴謹,可供相關專業工作人員學習參考使用。
金融機構財會內部控制是防范與控制由金融機構內部因素所造成的管理風險和經營風險的有效舉措,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屬于地方性金融機構,整體資產規模較小,缺乏充足的風險防范能力,只有構建體系結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才能有效提高其風險防范能力,扼制金融隱患,最終保障農村金融機構能夠安全、穩定地發展。然而,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金融機構仍處于改革創新階段,內部業務繁多、復雜,相關工作人員的實踐和管理不到位,以至于內部控制機制建設工作難以全面落實。
一是對內控理念理解有偏差。農村金融機構部分管理人員缺乏對內控理念的深層次理解與全面認知,未能意識到內控機制在金融機構內部各項業務運行過程中的重要影響作用,從而難以對金融業務發展和內部機制建設之間的聯系性進行精準把握,過度重視工作業績和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有效落實,不利于金融機構財會的風險防范。
二是內控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大多數農村金融機構都缺乏一套內容全面、權責清晰、運行有序以及系統性強的內部控制機制,目前采用的一些內部控制相關制度時效短、適用范圍限制較多,無法對機構內部整體進行制約。除此之外,部分農村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執行力不強,在業務運行中存在信息傳遞不及時、工作落實不到位、應對措施不全面以及內控機制推進困難等諸多問題。
三是內控機制的監管不到位。由于農村金融機構考核制度不完善,工作考核以業務量考核為主,對內控機制管理制度的實行缺乏重視,導致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監管不力,監督檢查工作表面化和形式化,為金融機構的財政安全埋下了許多隱患。
面對當前現代經濟發展的全新形勢,農村金融機構有必要對財會內控機制建設工作進行全面加強,針對現階段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合理改進,以防范各種金融財務風險的發生。農村金融機構財會內控機制建設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探索與實踐。
第一,加強內控理念宣傳。農村金融機構應當全面開展財會內控機制建設宣傳工作,使全體工作人員都能夠理解內控機制的重要內涵和應用價值,在提高內控機制認知的基礎上,推動財會內部控制工作全面、有效、深入落實,這樣不僅可以養成農村金融機構良好的財會內控氛圍,而且有助于增強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帶動內控機制的長效發展。
第二,健全內控管理體系。農村金融機構應當結合自身的運營特點,在遵循動態內部控制理念的前提下不斷加強內部財務管理,構建出一個全面覆蓋、執行力強、監管到位的財會內控管理體系。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還需要根據業務發展、市場環境和經濟政策變化的實際需要,適時修訂和補充相關內控制度,促使內控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最終實現強化風險防范和提高財務保障安全的目的。
第三,提高內控監管力度。良好有效的監管舉措有助于維系金融機構財會內控機制長期、穩定運行,農村金融機構應當制定財會內控管理制度,采取不定期檢查的方式對內控機制運行情況進行監督管控,同時針對違規行為給予嚴肅處理與處罰,并實行嚴格追責制度,將問題明確到相關部門和個人,從而真正做到降低農村金融機構財會風險并促進其內控機制的長效運營與發展。
(李銳,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