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沈陽工程學院,沈陽110136)
2018 年6 月25 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從再貼現、再貸款、常備借貸便利、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證券化、增值稅優惠、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等方面解決小微企業貸款困難。
在政府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協作下,小微企業融資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根據銀監會的統計數據,2017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額度為1 168 151 億元,比2016 年增加151 272 億元。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 年6 月末,沈陽市小微企業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 886.2 億元,同比增加122.6 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占全部企業貸款的30%左右。但是,融資仍然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癥結。
相對于大型企業,小微企業受到資金規模、購銷渠道等限制,經營風險較高。商業銀行為了規避壞賬,不愿向小微企業放貸。
利率市場化在一定程度上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可能性。銀行權衡放貸風險和收益水平,以較高的利率向小微企業放貸。但是,這種較高利率的貸款增加了小微企業的還款壓力,使小微企業望而卻步。
欲使商業銀行承擔較高的小微企業放貸風險,只有給予商業銀行一系列金融、財政優惠政策,從而平衡放貸風險。
如果小微企業能夠提供貸款的抵押財產,那么可以直接打消商業銀行的放貸顧慮。單個小微企業的財產擔保實力較弱,可以考慮組建小微企業融資聯合體。
聯合融資的特點是“共同提供擔保、獨立使用資金、共同承擔責任”。聯合融資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獨立性,必須在保護企業經營行為獨立性的基礎上,發揮聯合體的“互助、互審、互監”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實質意義的融資聯合體,而非形式意義的融資聯合體。
單個小微企業受到經濟實力的限制,普遍不具備財產擔保的貸款條件。
信用擔保是小微企業貸款擔保的出路。信用擔保可以分為第三人信用擔保和債務人信用擔保。目前,商業銀行樂于接受政府擔保的小微企業貸款申請。然而,政府擔保既不符合財政的公共屬性,也容易造成融資風險向財政風險轉移,不是理想的融資擔保形式。鼓勵融資擔保公司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才是可持續的第三人信用擔保形式。
此外,還要探索小微企業自身信用擔保的方式。小微企業的信用并非僅僅來源于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圍繞小微企業的經營活動構建多方位的信用體系,可以為小微企業自身信用擔保創造條件。
小微企業的市場影響力較小,缺少向資金持有者展示自身信用和經營優勢的機會,造成了資金持有者和小微企業之間的嚴重信息不對稱。
目前,互聯網領域的眾籌平臺能夠向社會公眾推薦融資項目。但是,這種平臺容納的信息較少,尤其不能容納小微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的信用狀況信息,如投資者個人經歷、企業納稅信息、企業社保信息等。雖然這些信息不是與融資項目直接相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資金持有者的決策。
為了更加全面、及時地提供小微企業的相關信息,需要建設更加系統化的信息共享平臺,盡可能實現信息一站式獲取。
根據中央銀行確定的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投放資金指標(包括貸款規模、結構和質量),對商業銀行的業績進行量化考核。凡是完成上述指標的商業銀行,可以進一步享受定向貨幣政策和定向財政政策的支持。
1.定向再貸款、定向再貼現、定向常備借貸便利
商業銀行完成了年度內向小微企業資金投放的指標以后,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時,可以享受較寬松的條件和優惠利率,從而降低商業銀行向央行融資的成本。商業銀行從央行獲得優惠的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資金后,應當以該筆資金繼續向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持續發揮定向貨幣政策的效用。
2.定向存款準備金率
商業銀行完成了年度內向小微企業資金投放的指標以后,中央銀行可以適度降低其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而增強商業銀行的放貸能力。通過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增強了放貸能力,這部分資金應當定向用于向小微企業放貸。
3.定向金融債券
商業銀行完成了年度內向小微企業資金投放的指標以后,可以享受發行金融債券的優惠條件,從而便利商業銀行籌集資金。發行定向金融債券籌集的資金中,應有一定比例用于向小微企業放貸。
4.稅收優惠
目前,財政部已經放寬了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條件。除此以外,商業銀行完成了年度內向小微企業投放資金的指標,還應當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如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的利息收入可按一定比例減計收入,或者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放貸的利息收入免征或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因為小微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所以難以憑借經濟實力建立企業信用。尤其是創新創業小微企業,尚未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更加難以建立經濟實力的信用。對于小微企業而言,申請貸款的信用基礎可以突破盈利能力的限制,構建多方位的信用體系。
小微企業的投資者或主要經營者個人信用、小微企業納稅信用、小微企業社保信用、歷次貸款償還信用、業務合同履行信用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該企業的經營信用。商業銀行可以根據上述信用狀況向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的成功率,而且可以激勵小微企業守法、守信經營,形成良性的融資循環。
在聯合融資方式下,小微企業共同提供擔保財產;根據提供擔保財產的比例,分配各個小微企業獲得的融資份額;小微企業獨立使用資金;共同承擔擔保責任。
由于聯合體內的小微企業承擔共同擔保責任,所以彼此應當較為了解,從而判斷聯合融資的風險,互相監督資金使用,互相督促償付本息,或者通過企業間短期拆借保障每個企業的清償能力。研究建議產業集群內的小微企業組成融資聯合體。這些小微企業可以是處于同一產業鏈條的同一環節的經營者,也可以是上下游環節的經營者。它們地緣相近,經營范圍關聯度高,彼此了解經營模式、盈利水平、信用狀況、經營前景等,形成了一個聯合融資主體資格審查圈。
除了同一產業集群內的小微企業,其他小微企業也可以組建融資聯合體。如若干小微企業的主要投資者或經營者之間存在某種關聯性,彼此了解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即使經營范圍不同,也不存在上下游關系,也可以組建融資聯合體。
區分私募股權眾籌和非法集資,是發揮民間融資的作用、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的需要。區分私募股權眾籌與非法集資要從主觀要素和客觀要素兩個方面入手。
1.區分私募股權眾籌和非法集資的主觀要素
第一,發起人的目的。眾籌項目發起人為了實現創業計劃而籌集資金,有資金使用詳細規劃。非法集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沒有經營計劃。
第二,投資者的目的。眾籌項目的投資者一般對眾籌項目比較感興趣,希望通過參與項目實現夢想。非法集資項目的參與人不了解項目,對高額回報存在僥幸心理。
2.區分私募股權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客觀要素
第一,是否公開發行。融資者不得公開或采用變相公開方式發行證券,不得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融資完成后,融資者或融資者發起設立的融資企業的股東人數累計不得超過200 人。另外,眾籌平臺應當設有投資者資格審查制度。
第二,是否公開宣傳。在眾籌平臺發布融資項目是合法的公開信息行為。但是,利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互聯網等公共媒體,或者利用公開演講、公開研討會、公開座談會、信息發布會、傳單、手機信息等方式宣傳融資項目則屬于公開宣傳,已經超出了眾籌的合法限度。
第三,是否通過眾籌平臺融資。合法的眾籌,應當通過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的眾籌平臺進行。
第四,是否充分公開信息。眾籌項目的各階段信息均應通過平臺向投資者發布,而非法集資并無確切的經營項目,所以無法全面、及時地公開信息。
第五,是否設定“鎖定期”和退出機制。投資者通過眾籌平臺獲得的股權在一定時期內不得轉讓,這是為了保證投資者參與眾籌的正當目的。
第六,是否形成“資金池”。“資金池”切斷了投資者的資金與眾籌項目之間的直接聯系,金融風險極高。所以,眾籌平臺不能以“資金池”的方式利用資金。
第七,是否將資金用于資本業務。眾籌項目發起人應當將資金直接用于創業項目,而非利用資金從事貸款、信托等資本業務。
第八,是否在正常的回報率范圍內。眾籌的回報率應當在合理的投資回報率范圍內,非法集資的回報率遠高于銀行利息、信托基金收益率。
小微企業公共信息平臺既是一個融資項目推薦平臺,又是一個信用信息公示平臺。從融資項目推薦平臺的角度講,政府的平臺主管部門應當設置項目準入條件,并且對登陸平臺的項目進行初步審核,從而增強項目的可信度。
從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的角度講,政府的平臺主管部門應當整合小微企業的注冊資金、經營范圍、近年盈利或虧損情況、納稅信用信息、社保信用信息、參加公益活動信息、主要投資者或經營者個人經歷信息、成功經營案例、自有知識產權、貸款償還情況等方面的信息。上述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非公共信息。公共信息的發布不須征得小微企業的同意,非公共信息的發布應當征得小微企業的同意。對于信用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而言,全方位的公示信息,有利于獲得融資機會。
目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小微企業股權投資者可以享受諸多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如低稅率、加計扣除、減計收入、所得抵免等。
除此以外,商業銀行和融資擔保企業也應成為稅收優惠的對象。為了繁榮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市場,融資擔保企業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該筆經營應當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征或減計收入等優惠政策。
突破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政策應當具有專屬性,即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完善政策,使政策效果直接作用于小微企業融資。從貸款角度講,利率市場化并不能明顯增加小微企業的貸款機會。欲發揮銀行貸款的作用,關鍵是央行和財政部門給予商業銀行一定的優惠政策,開發小微企業專屬信用貸款品種,以及組建小微企業融資聯合體。從直接融資的角度講,“新三板”上市條件趨高,眾多小微企業難以企及。當前,亟需規范私募股權眾籌,使眾籌成為小微企業靈活、便利的融資渠道,實現“以靈散的小筆投資成就小規模創業”的愿望。從融資擔保的角度講,財政資金應當逐步退出融資擔保市場,轉而激發融資擔保企業為小微企業擔保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