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有僧,房中有磬①,日夜輒自鳴②。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終不能已。紹夔與僧善,來問疾,僧俱以告,俄,擊齋鐘③,磬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可設盛饌,當為除之④?!鄙m不信紹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饌以待之。夔食訖⑤,出懷中銼,銼磬數處⑥,其響遂絕。僧苦問其所以,紹夔云:“此磬與鐘律合⑦,擊彼此應。”僧大喜,其疾亦愈。
(摘自《唐 ·語林》)
注釋:①磬(qìng):一種打擊樂器。②輒:總是。③齋鐘:寺廟里開飯的鐘。④當為除之:“當為汝除之”的省略句,省略賓語。⑤訖:完畢。⑥處:地方。⑦律合:指頻率相同。合,應和。
點悟
對暫時不理解的事情不能盲目地以為是鬼神作怪,而要以科學的態度去探求其中的道理,如此才能釋去心中疑惑。
張君燕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的小說家。因為為人熱情、真誠、俠義,丁耀亢在創作之余,結交了很多朋友。
一次,一名友人夜間來訪。友人情緒低落,似有不快之事,而且喝了許多酒,嘴里不停地抱怨,訴說自己的煩惱。然而,丁耀亢并不多言,任友人在一旁自說自話,他則在案前坐下,拿起毛筆繼續寫字。偶爾,也會接上一兩句話,但明顯是敷衍之詞。
書童在為丁耀亢研墨時,忍不住問:“他是您的摯友,您的態度為何如此輕慢?”丁耀亢搖著頭,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我的‘待客之道’?!?/p>
第二天一早,友人酒醒了,他一臉輕松,完全沒有了昨日的落寞與憂傷,跟丁耀亢打了聲招呼就離開了。見此情景,書童更加疑惑。丁耀亢笑了笑,解釋道:“他不需要幫助,他需要的只是發泄和傾聽?!?/p>
點悟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微妙,很多時候,我們并不需要為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只要認真傾聽就夠了。
博·杰瑟普
老板給每個人發了一份實名調查問卷,問卷的內容是:工作場合穿高跟鞋是必需的嗎?
“當然,如果不穿高跟鞋,怎么能突出女士們在職場中干練的形象呢?”彼得用毋庸置疑的語氣說?!皼]錯?!蹦型录娂姼胶?。女同事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她們認為,穿不穿高跟鞋是個人自由,不應該與工作牽扯上關系。最終,彼得和大部分男同事在問卷上填寫了肯定的答案,而女同事則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周一上班,老板宣布新的著裝規則,并且貼心地為員工們提供了工作用鞋。當彼得和填肯定答案的男同事拿到分給自己的鞋子時,都大叫起來:“一定是搞錯了!為什么給我一雙高跟鞋?”老板說:“這難道不是你們選擇的嗎?我們是按照調查問卷上的答案分配的?!?/p>
彼得這才明白,問卷并沒有特指女性,他們卻自以為是,用刻板的印象給出了答案。穿上高跟鞋,別扭地走了幾步后,彼得深深地嘆了口氣。
(摘自《今日文摘》2020 年第19 期)
點悟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給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學會換位思考。一件事情,如果自己不愿接受,那就換位思考,不要強加于他人。
崔現玲
13 歲那年,斯蒂芬· 金在母親的鼓勵下,開始向雜志社投稿,但是都被退了回來。沒過多久,退稿條就在書桌上堆了厚厚的一摞。斯蒂芬·金就在房間的墻上釘了個釘子,專門用來掛那些退稿條。
一年以后,墻上的釘子已經掛不下了,他在墻上又釘了個大釘子,繼續寫,繼續投稿。
16 歲那年,他終于收到了一張讓他感到有希望的退稿條:“故事不錯,雖不適合我們,但確實不錯。你有天分。歡迎繼續來稿?!彼衷跁狼懊娴膲ι厢斄艘粋€小釘子,專門掛這張退稿條。每當想打退堂鼓的時候,他就抬頭看看這張退稿條,繼續寫。2004 年,斯蒂芬· 金獲得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
點悟
斯蒂芬·金能夠成為一個大作家,靠的不是靈光一現,而是堅持不懈的努力。生活就像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只有持續不斷地跑,才能擁有越過終點線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