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我們常常把別人的期望當成了自己的目標,在孩童的時候,這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你會漸漸地長大,無論別人的期望怎樣美好,它都不屬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這個期望,這個期望生根發芽,長成了你的目標。那時,盡管所有的枝葉都和原本的母本一脈相承,但其實它已面目全非,它的靈魂完完全全只屬于你,它被你的血脈滋養。
我們常常把世俗的流轉當成自己的目標。這一陣子崇尚錢,你就把掙錢當成了自己的目標。殊不知有了錢之后,事情遠遠沒有結束。把錢當成目標,就是把葉子當成了根。目標是終極的代名詞,它懸掛在人生的瀚海之上,你向它航行,卻永遠不會抵達。你的快樂就在這跋涉的過程中流淌,而并非把目標攫為己有。從這個意義上說,錢不具備成為終極目標的資格。過一陣子流行美麗,你就把制造美麗、保存美麗當成了目標。殊不知美麗的標準有所不同,美麗是可以變化的,目標卻是相當恒定的。美麗之后你還要做什么?美麗會褪色,目標卻永遠鮮艷。
有人把快樂和幸福當成了終極目標,這也值得推敲。快樂并不只是單純的快感。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最長遠最持久的快樂,來自你的自我價值的體現。而毫無疑問,自我價值從屬于你的目標感,一個連目標都沒有的人,何談價值呢!
一棵樹的目標也許是長成大廈的棟梁,也許是撐一把綠傘送人陰涼,也許是化作無數張白紙傳遞知識……還有數不清的可能性,我們不是樹,我們不可能窮盡,也不可能明白樹的心思。我們是人,我們可以為自己確立一個目標,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