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雷 鄲城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啦啦操作為一項民間體育運動,是從國外傳入我國的,社會各界對此眾說紛紜,國家體育總局對啦啦操競賽規則進行了明確規定,是至今比較有權威的一種說法,《啦啦操競賽評分規則第一稿》中明確了其內涵:手持輕器械或者徒手在音樂之下演奏出舞蹈動作,或者彰顯出技術類技巧動作等,稱之為啦啦操。一般情況下,啦啦操是以團隊的形式出現,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調節緊張的對抗賽場氣氛,或者為比賽加油。啦啦操能夠充分彰顯出團隊意識,能夠全面體現集體主義精神,能夠讓人感到潮氣蓬勃、耳目一新,并且具有觀賞性、表演性和競技性特征。本文就是依據此概念進行研究。
依據前述陽光體育運動方案內容,其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廣播操、課間操自由活動、游戲活動以及其他類型的自由體育活動等幾個主要方面。而啦啦操作為一種“手持輕器械或者徒手在音樂之下演奏出舞蹈動作,或者彰顯出技術類技巧動作”,其活動能夠充分彰顯出團隊意識,能夠全面體現集體主義精神,能夠讓人感到潮氣蓬勃、耳目一新,并且具有觀賞性、表演性和競技性特征。從這一方面來講,啦啦操運動符合陽光體育運動的標準,能夠成為青少年群體身體素質提高的一種基本技能。就此而言,啦啦操運動理論意義上的概念范疇小于陽光體育運動,應是陽光體育運動方案實施的一種活動內容和形式。
民族體育文化由于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習俗、歷史階段的不同而具有民族性、傳統性、時代性和地域性的顯著特點。然而,正是由于這一特點,一方面,使地方的體育項目彰顯的更有傳承性和厚重感,這種傳承和厚重使部分民眾心目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傳統體育文化思想和一成不變的傳統體育文化觀念;另一方面這種根深蒂固、一成不變的思想和觀念反過來影響著現代流行體育項目的開展,一些傳統體育課程項目再加上日常體育課程中一些必學的體育項目充占著體育課堂空間。從而進一步影響著校園啦啦操運動的開展。雖然目前有部分學校開設有啦啦操選修課,但參與人數卻少之又少,與日趨增加的校園學生數量以及我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日益大力普及推廣的倡導力度等無法形成正比。
從教育政策層面來看,既存在大力倡導啦啦操運動項目開展的積極方面,同時也存在推廣和普及力度不足的消極現狀。為推廣和普及啦啦操一體育運動項目,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自2012年其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各省市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和培訓。然而,值得深究的是,從歷年在全國范圍內所選取的宣傳和推廣區域來看,其重點大多放在江蘇、浙江、上海、廣州等經濟和文化發展較為發達的一線城市或對體育新項目接受能力較強的區域,對地勢較為偏遠地區的推廣開展力度較低,從而使得啦啦操這一運動項目在偏遠地區學校,尤其體育課不受重視的校園師生中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不高。
經濟的落后勢必影響學校基礎硬件設施、學校體育活動經費不足以及人才尤其體育師資人才流失問題,從而影響體育活動項目尤其流行體育項目在校園開展的推廣力度。正如前述,啦啦操運動作為最近流行項目,它在校園的普及推廣以及順利開展既需要大量道具、器材、場地等基礎設施,又要一定活動經費作保證,同時也需要專業啦啦操教師組織其活動和規范其技術動作。
1.加大啦啦操運動項目的宣傳力度
當前,我國教育相關部門雖然已開始在全國普及推廣啦啦操運動,但在我國很多尤其北方地區的校園推廣力度尚嫌不足,很多教師甚至體育教師對啦啦操運動項目的認識尚且不足,更不用說學生。而提升這認識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大啦啦操運動項目的宣傳力度,加強啦啦操運動在校園的普及,使廣大師生充分認識到啦啦操運動的身心健康促進的一系列積極功能和作用。
2.加大啦啦操運動“送培訓到基層”公益活動的宣傳與開展力度
盡管早在2014年我國教育及體育相關部門便開始著手準備將啦啦操運動對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公益培訓巡展活動,但真正將啦啦操運動公益培訓巡展活動“送培訓到基層”的在2019年初才真正開始,且多在處于全國一線的大中城市展開,對經濟不發達地區開展力度較小。因此,加強啦啦操運動在校園中的開展,提升廣大師生對該項運動的學習認知,應加強該項運動在校園的普及推廣力度。
3.加大對啦啦操運動的推廣政策力度
利好政策是引導社會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導向性力量,通過政府及相關教育部門重視,制定相關利好政策,廣大民眾尤其中小學師生才能更大程度的認識到啦啦操運動對于身心健康促進的重要性,也才能有助于加快啦啦操運動在校園中的開展步伐,提升廣大師生對啦啦操運動的重視度、認知度和參與度。
1.強化學生啦啦操參與的“達標爭優、強健體魄”意識
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以“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為終極目標,因此,陽光體育運動下的啦啦操運動開展應以實現這一目標作為活動開展目的。校園開展啦啦操運動,不僅要發揮寓教于樂的活動特性以及競技審美的項目特點,而且還始終應充分挖掘和發揮啦啦操運動強身健體的功能,不僅要使每一位學生達標,還要培養每位學生積極爭優的拼搏精神,使每位學生在啦啦操運動的參與和學習過程中每時每刻都將“達標爭優、強健體魄”作為活動中心思想。
2.確立啦啦操運動作為日常體育鍛煉必備技能的重要地位
啦啦操運動之所以風靡全球,在于其身心健康促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運動項目特點,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教育部之所以在全國極力普及與推廣這一運動項目,也正是因為其對于廣大兒童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促進的積極作用。因此,充分發揮啦啦操運動身心健康促進的積極作用,應重視啦啦操運動項目及活動開展,確立啦啦操運動作為日常體育鍛煉必備技能的重要地位。
1.依法確保開展啦啦操運動的學生參與機會
當前,仍有不少學校“冒天下之大不韙”地以各種理由擠占體育課時,而一些非體育教學大綱的體育項目活動更是毫無開展地位和實效性可言,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的鍛煉機會缺失。因此,應杜絕擠占體育課時現象,保證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對感興趣體育項目進行鍛煉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因此而言,首當其沖就是要依法確保啦啦操運動在學校開展中學生參與機會,確保學生在進行啦啦操運動鍛煉實效性。
2.積極推進啦啦操運動與體育課教學的有機結合
啦啦操運動作為促進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的重要手段內容,歸根結底是為了提升兒童青少年學生對其的學習認知和鍛煉參與,以促進其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應積極推進與體育課教學的有機結合,將啦啦操運動項目內涵、意義、動作要領、動作規范、鍛煉方法及要求、組織形式等事無巨細的融入到日常體育課教學中,才能更好實現啦啦操運動的開展和鍛煉效果。
3.加強對啦啦操教材的引進
啦啦操體育課堂教學離不開專業化教材的輔助,目前,雖然我國尚未有針對小學學生生理、心理活動能力變化規律的啦啦操國家教材,但在我國經濟較為發達的南方城市中,已有部分中小學在體育課堂中開展了啦啦操教學,且有相關教材作為輔助。而一些地區啦啦操運動的開展滯后于我國南方地區,筆者認為,可適時引進啦啦操運動教材,以促進校園啦啦操運動的開展進程。
1.完善課外活動開展相關管理制度,保障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順利進行
雖然各級政府及相關教育部門也在如《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辦法》等中規定了不得以任何理由剝奪和擠占學生課外活動的明確指示,但目前仍有不少學校以文化課學習、升學率提升等各種理由剝奪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和參與相關活動的問題現象發生,甚至部分學校在本校規章制度中沒有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相關制度性保障。因此,保障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順利和有序進行,就先要依照最新法律政策要求查漏補缺的完善本校學生課外活動相關管理制度,保障學生啦啦操運動的參與機會和時間。
2.加強校園體育社團建設,充分發揮啦啦操社團組織的積極作用
學校體育社團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系列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積極組織者、實施者和推動者。加強對校園啦啦操社團建設,鼓勵和充分發揮已參與啦啦操運動學生“傳、幫、帶”的積極作用,引導他們通過積極方式方法組織開展啦啦操運動,比如在校園操場設立啦啦操“學習角”組織學生參與啦啦操運動項目的學習等等。
3.加強課間和課后體育活動管理,豐富啦啦操開展內容和形式
首先,大課間活動時間是中小學尤其是小學集體活動最為集中和頻度最高的時間段,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時間開展啦啦操運動,不僅可以吸引更多學生參與進來,亦是豐富其開展形式的一種必要手段和方式;其次,下午課后通常也是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參與最好時段,應加強該時段的學生體育活動管理,引導并通過教師或高年級學生指導啦啦操運動的開展;再則,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組建自己的啦啦操訓練隊。以豐富啦啦操在校園中的開展形式,鼓勵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