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福特在電動汽車電池設計和生產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該公司宣布將在密歇根州東南部建立一個研發中心,用于研究和制造鋰離子和固態電池原型。
福特表示,計劃在電池開發和原型制造方面投資1.85億美元,該業務將擁有150名員工。新的研發中心名為Ford Ion Park,其占地面積約1.85萬 m2,將在明年年底開放。福特稱,這個世界級實驗室將裝備一系列用于電極、電池單體和電池陣列設計與制造的實驗設備,并將使用世界領先的設備工藝來探索創新電池制造技術,這將使福特能夠對采用新材料的突破性電池單體設計進行快速規模化,助力電池單體和電池組量產垂直整合。
去年11月,福特首席執行官Jim Farley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跟隨特斯拉和通用汽車等競爭對手的腳步,自己設計和生產電池。
福特官方并未證實其電池生產計劃,但是也并未排除此舉的可能性。福特首席產品平臺和運營官唐浩泰(Hau-Thai Tang)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現在看到,市場將會快速發展,我們將會有足夠的規模來證明自己可以實現更高水平的整合。”他還表示,疫情和芯片短缺對供應鏈造成的影響“提升了自主控制供應鏈的重要性。”
唐浩泰稱,福特希望繼續與電池制造商合作,包括韓國企業SK Innovation,后者是福特電動版F-150(配置|詢價)皮卡和其他車型的電池供應商。但是福特也希望自己“具有靈活性和可選擇性,從而實現最終的垂直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