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恒量汽車檢測站 張郁森
中山市道路運輸車輛綜合性能小欖檢測站 吳 明
《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GB 38900—2020,以下簡稱“新國標”)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檢測站需要對原計算機程序和檢驗表進行升級,為了便于設備廠家、檢測站及管理部門有效地執行新國標,本文結合新國標的汽車儀器設備檢驗表和檢驗報告,探討汽車儀器設備檢驗程序的升級。
(1)新國標是按照兩軸車、多軸車、掛車分別出具儀器設備檢驗表,登錄信息界面應增加兩軸車、多軸車、掛車3種車輛類別選項,根據汽車類別來自動確定檢驗程序并打印對應的檢驗表。
(2)新國標規定,對駐車制動使用電子控制裝置的汽車無需檢測駐車制動,所以登錄信息界面應增加駐車制動是否使用電子控制裝置,若登錄為“是”,則在程序上不檢測駐車制動;若登錄為“否”,除初次登記未滿10年的非營運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和掛車外,其他汽車均要檢測駐車制動。
(3)增加前軸數量、轉向軸、空氣懸架軸等登錄信息。結合前軸數量和駐車軸數量可以判斷所檢車輛是否為多軸車。如果前軸數量登錄為2,則是雙轉向軸的多軸車。如果前軸數量登錄為1,駐車軸數量登錄超過1,則為多軸車。登錄空氣懸架軸的軸排列數,對采用空氣懸架的車輛、總質量為整備質量1.2倍以下的車輛不進行加載制動檢測。如果前軸是非獨立懸架的雙轉向軸,應檢測雙轉向軸的側滑量。
(1)兩軸車的靜態輪重應在短板輪重儀上檢測,不宜在4 m的長板輪重儀上檢測,由于長板輪重儀的力傳感器量程大于短板輪重儀的力傳感器量程,容易產生“大稱稱小件”的較大誤差。另外,多軸車和并裝軸車的靜態輪重應在4 m的長板輪重儀上檢測。
(2)如果在平板制動臺上檢測乘用車和輕型車,建議仍需在輪重儀上稱重并獲得靜態輪重。由于在平板制動臺上檢測的動態輪重誤差較大,加上前、后軸動態輪重檢測取樣時刻的差異,可能會造成動態輪質量和動態整車質量誤差極大。為了避免錯檢錯判,整備質量(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或空車質量(在用機動車安全檢驗時)應以輪重儀檢測的靜態質量來作為評價??梢杂嬎闫桨逯苿优_檢測的動態整車質量與輪重儀檢測的靜態整車質量之間的相對誤差,若兩者之間的誤差超出±10%,則說明設備、程序或操作可能有問題。因為不管前、后軸質量如何水平動態轉移,同一車輛在垂直方向上的動態整車質量和靜態整車質量應基本相同。雖然新國標沒有限制動態質量的誤差范圍,但是動態質量的誤差會直接導致動態軸制動率和整車制動率的誤差,授權簽字人應把關。
(3)多軸車儀器設備檢驗表中包含了靜態軸荷、空載軸荷、加載軸荷。所謂的靜態軸荷是指在輪重儀上所測得的左右輪質量;空載軸荷是指將滾筒制動臺舉升至40 mm~45 mm時制動臺所測得的軸質量;加載軸荷是指將滾筒制動臺升高至100 mm或軸荷達到11 500 kg時制動臺所測得的軸質量。
(4)在兩軸車儀器設備檢驗表中,整車和駐車欄應填寫輪重儀測得的一軸、二軸靜態軸荷之和。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等于檢測的整車質量減去引車員質量(按75 kg計)。在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欄記錄測量值、測量值與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記載的整備質量。
(5)在多軸車儀器設備檢驗表中,整車和駐車欄應填寫輪重儀測得的全部車軸靜態軸荷之和。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等于在4 m的長板輪重儀上檢測的整車質量減去引車員質量(按75 kg計),在程序上要注意所測并裝軸的軸荷是多個軸的軸荷,可以增加登錄參數稱重軸數,從車輛照片上看,將雙轉向軸、并裝軸、雙聯驅動軸登錄為一個稱重軸數,在4 m的長板輪重儀上按稱重軸數進行檢測。同樣也要記錄測量值、測量值與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記載的整備質量(在用機動車安全檢驗時為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記載的整備質量)的差值(kg)及增減比例(%)。
(6)掛車的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等于列車整車質量與牽引車整車質量之差,可以先檢測列車的牽引車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掛車檢測要登錄牽引車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要檢測帶上掛車后牽引車的整車質量(包含掛車附加質量),該整車質量與牽引車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之差即為掛車附加質量,在掛車儀器設備檢驗表中,可以把掛車附加質量記錄在靜態輪荷的一軸欄中。
(7)多軸車整車質量數據的比較。多軸車需要在滾筒制動臺上檢測每一個軸的空載質量,同時需要在4 m的長板輪重儀上檢測整車質量,比較各軸空載質量之和與檢測的整車質量之間的大小。由于在滾筒制動臺上稱重的車輪高于地面上其他車輪約10 mm,所以各軸空載質量之和應略大于靜態整車質量,由此可以判斷質量檢測數據是否異常,授權簽字人應把關。
加載制動性能檢測主要適用于滿載整車質量和空載整車質量相差較大的車型,通過舉升滾筒制動臺增大受檢軸對滾筒的附著重量,以提高制動臺的檢測能力。掛車的空載軸荷遠小于滿載軸荷,空載檢測駐車制動率的意義不大,故新國標已刪除掛車的駐車制動檢測。檢測程序的升級主要是加載制動檢測適用車型的變化,按照登錄信息,程序對以下車型不進行加載制動檢測,具體包括:總質量不大于3 500 kg的并裝雙軸、并裝三軸掛車;采用空氣懸架的車輛、總質量為整備質量1.2倍以下的車輛。
(1)由于手機導航的普及,手機導航具有超速警示功能,且導航顯示的數字車速的準確性遠高于車速表的指針車速。再者,雙軸驅動橋在帶自由滾筒的車速臺上檢測,兩軸驅動車輪的阻力不同,橋間差速器起作用,兩軸車輪的速度不相等,用一個車輪的轉速來作為車速,誤差較大,所以新國標取消了車速表檢測程序。
(2)檢測近光燈光束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不合格的近光燈光束會給對方來車駕駛人造成不舒適的眩光,這主要是受左近光燈光束水平偏移影響。而在檢測近光燈時由于檢驗人員無法保證車輛相對燈光檢測儀完全擺正,假設車輛位置水平誤差1°,在10 m距離水平誤差為175 mm,所以檢測近光燈光束水平偏移意義不大。另外,雖然近光燈光束垂直偏移不受車輛是否擺正的影響,但燈光檢測儀對標準光源的角度允許誤差較大,從而導致燈光檢測儀檢測的數據出現誤差。綜合在用車近光燈光束照射位置不規范、燈光檢測儀垂直方向行程的限制及很小的垂直偏移量限值范圍等原因,使得檢測綜合誤差很大,進而造成檢測的準確性、重復性及合格率很難提高。新國標無需儀器定量檢測近光燈光束水平和垂直偏移,應取消該程序以提高前照燈檢測效率。
檢驗報告程序的升級主要是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的限值和外廓尺寸的限值,許多開發商在原國標報告單上的這兩項限值欄中分別簡單地列出相對誤差和絕對誤差。正如程序對軸制動不平衡率的限值應根據軸制動率來確定,不宜同時列出兩種限值,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的限值和外廓尺寸的限值也應根據登錄的基準值來記錄誤差范圍。
(1)在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的標準限值欄,應根據新國標規定的相對誤差和絕對誤差兩者中較大的允許誤差,填寫計算得出的該車檢測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限值范圍。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機動車的整備質量應與機動車產品公告、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相符,且誤差應滿足:重中型貨車、重中型專項作業車、重中型掛車不超過±3%或500 kg,輕微型貨車、輕微型專項作業車、輕微型掛車不超過±3%或100 kg。
在用機動車安全檢驗時,2015年3月1日起注冊登記的貨車、重中型掛車,檢測的空車質量與機動車注冊登記時記載的整備質量技術參數相比,誤差應滿足:重中型貨車、重中型掛車不超過±10%或500 kg,輕微型貨車不超過±10%或200 kg,且輕微型貨車的空車質量應小于4 500 kg。
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假設重中型車輛的公告整備質量臨界值為Mkg,0.03×M≥500 kg,M≥50 000/3。當M≥50 000/3時,應采用相對誤差,記錄限值為0.97×M~1.03×M;當M<50 000/3時,應采用絕對誤差,記錄限值為Mkg±500 kg。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假設輕微型車輛的公告整備質量臨界值為mkg,0.03×m≥100 kg,m≥10 000/3。當m≥10 000/3時,應采用相對誤差,記錄限值為0.97×m~1.03×m;當m<10 000/3時,應采用絕對誤差,記錄限值為mkg±100 kg。
在用機動車安全檢驗時,假設重中型貨車、重中型掛車注冊登記整備質量臨界值為Wkg,0.1×W≥500 kg,W≥5 000 kg。當W≥5 000 kg時,應采用相對誤差,記錄限值為0.9×W~1.1×W;當W<5 000 kg時,應采用絕對誤差,記錄限值為Wkg±500 kg。假設輕微型貨車的注冊登記整備質量臨界值為wkg,0.1×w≥200 kg,w≥2 000 kg。當w≥2 000 kg時,應采用相對誤差,記錄限值為0.9×w~1.1×w;當w<2 000 kg時,應采用絕對誤差,記錄限值為wkg±200 kg。
值得注意的是,在儀器設備檢驗表中記錄有整備質量或空車質量的相對誤差值,若整備質量小于臨界質量,應采用絕對誤差評價,合格檢測值的相對誤差可能會超過標準的限值。例如,在用貨車整備質量為4 000 kg(小于整備質量臨界值5 000 kg),檢測的空車質量為4 495 kg,滿足絕對誤差要求(3 500 kg~4 500 kg),合格;檢驗表中記錄的相對誤差為(4 495 kg-4 000 kg)/4 000 kg=12.4%,此時不能用相對誤差限值判定為不合格。反之,若所檢車輛整備質量大于整備質量臨界值,檢測質量與基準整備質量之差大于絕對誤差,其相對誤差可能合格,也不能用絕對誤差限值判定為不合格。
(2)外廓尺寸的標準限值欄,應根據新國標規定的相對誤差和絕對誤差兩者中較大的允許誤差,記錄計算得出的該車檢測外廓尺寸的標準限值范圍。當使用自動外廓儀測量的車輛外廓尺寸不合格,且誤差在新國標規定的范圍內時,允許采用人工檢驗方法進行復測,并且以人工復測數據為準。
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機動車外廓尺寸實測值不應超出GB 7258、GB 1589規定的限值,且與機動車產品公告、機動車出廠合格證記載的數值相比,誤差應滿足:汽車(三輪汽車除外)、掛車不超過±1%或±50 mm。對于測量結果不合格但誤差在±2%或±100 mm以內的,需要進行人工復測。
在用機動車安全檢驗時,重中型貨車(半掛牽引車除外)、重中型載貨專項作業車、重中型掛車外廓尺寸實測值不應超出GB 7258、GB 1589規定的限值,且與機動車行駛證記載的數值相比誤差不超過±3%或±150 mm。對于測量結果不合格但誤差在±4%或±200 mm以內的,需要進行人工復測。
注冊登記安全檢驗時,假設機動車出廠合格證記載尺寸的臨界尺寸為Lmm,0.01×L≥50 mm,L≥5 000 mm。當L≥5 000 mm時,應采用相對誤差;當L<5 000 mm時,應采用絕對誤差。所有車型的車高和車寬都小于5 000 mm,車高和車寬的標準限值范圍可固定采用絕對誤差,程序只需根據登錄的車長記錄長度標準限值范圍,要注意限值范圍的偏大值應不大于GB 7258、GB 1589規定的限值,同理計算人工復測的誤差范圍。
GB 38900—2020對檢測硬件設備的要求變化不大,但對檢測內容、檢驗表的計算機程序升級要求相對較多,尤其是針對當前“大噸小標”車輛存在的安全隱患,在防止超限超載方面對車輛檢測進行了重點改進和完善。隨著市場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檢測站可能面臨著行政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但是檢測站對計算機程序是否完全符合新國標要求難以驗證,資質認定評審組在試驗車型有限的條件下,現場短時間也難以全面驗證。按照“放管服”要求,對檢測站資質認定的標準變更可以采用承諾備案制,為了避免由于計算機程序失誤造成錯檢錯判,導致檢測站被追責,建議管理部門組織專家組對各個開發商的計算機程序進行技術核查、承諾和備案,從源頭上提高程序升級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