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東璽 菏澤市民政局
自2019年起,《政府會計制度》將全面執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將舊的會計核算模式分為了兩部分,即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這充分體現了“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新模式,這種模式下具備了政府財務報告與決算報告兩種功能,這樣既能提供資金使用效率的預算執行信息,又能給政府提供財務報告數據,這大大加強了事業單位開展績效考核監督、信用評級等等的信息掌握程度,促進了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的工作進行。因此,事業單位要全力進行推進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提高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墩畷嬛贫取返膶嵤┛梢蕴岣邥媽嵺`操作水平,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能夠有效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推動會計信息走向真實性,在政府會計業務工作中,通過詳細的規定會計工作的范圍和限度,能夠給會計人員的實務操作提供準確的方向指引,進而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另外,《政府會計制度》的制定,也能幫助我國各項經濟活動順利實施和開展。
在財務會計中,有一個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去確認的費用的一級會計科目,單位中發生了財務的費用,這些費用在進行歸類時就需要財務人員去判斷屬于上述兩個中的哪一個。
對單位的性質進行確定,對于行政單位而言,業務活動費用基本都囊括了發生的費用,而對于事業單位發生的費用而言,屬于單位管理費用科目。
單位管理費用囊括的費用較為復雜,對于事業單位而言更是如此,較為常見的費用包括離職人員與退休人員經費、訴訟經費、中介經費、工會經費。對于費用究竟屬于哪一類確定起來是有些困難的,比如在職職工的工資、公共采用費用等?!墩畷嬛贫取穼τ凇皢挝还芾碣M用科目”的闡述是“核算事業單位本級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門開展管理活動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單位行政以及后勤管理部門發生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資產折舊(攤銷)”根據這一規定,對于規模比較大的事業單位如醫院、學校等而言,人員多、分類明確,不同的部門產生的費用有一個明顯的界定,并且進行管理歸類時也較為明確,但是對于地方鄉鎮、街道辦事處等規模較小、人員較少的事業單位而言,發生費用所屬的部門甚至崗位會有不明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街道辦等單位由于事務繁雜人員較少,很多屬于不同崗位的工作都由一個人來完成,這里面發生的費用就十分難以界定,并且由于人員較少,輪崗也是較為常見的調休辦法,所以在職人員的工資發放也很難做到分類明確,所以越小的事業單位在進行財務管理時越復雜。
對于固定資產如房屋等進行維護也需要費用,新發布的《政府會計制度》中并沒有進行較為明確的界定,但是如果根據《政府會計準則 3 號——固定資產》這一文件中的相關制度規定為“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后續支出,符合本準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投入費用能夠有較大的經濟效益收入或者有很好的回報預期,并且可能進入政府會計之中,那么這種費用的投入就可以予以資本化。
當然,上文的分析只是對于政策規定的解讀,當單位真的發生相關的費用時,需要相關的財務人員進行靈活的判斷。財務人員在進行判斷時,這種費用支出應該進行資本化,其他方面的費用則應該進行費用化。并且,如果要做到更加的精確或者有一個硬性的規定,可以將固定資產相關的費用,如房屋的改造、翻修、擴建等等費用,與固定資產的費用進行比值的計算,規定一個數值,將超過規定的費用進行資本化,在比值范圍內的費用進行費用化,這是一個較為有效并且比較好管理的做法。
① 首先要做的就是將舊賬進行結賬等工作,將新制度運行之前的所有賬目進行總結歸納,并且進行不同的歸類劃分,第一類可以根據核算的內容進行劃分,制作一張余額明細;第二類可以根據資金的性質進行劃分,并且制作一張余額明細,兩者進行綜合比對后進行銷賬工作。② 根據新行的《政府會計制度》制作新的賬目表單。③ 根據新行的《政府會計制度》,在原有賬目的記錄中通過編制轉接、補充、追溯等進行記賬的憑證調整,并且對新的預算結余科目余額以及財務會計余額進行登記確定。④根據調整之后的新的賬目進行各個科目的總結歸納,編制新的科目余額表單。⑤ 盡快建立好信息系統,做好賬目的電子化總結工作。
財務會計科目在進行新舊銜接時可以分三個部分完成:首先是舊賬科目的余額轉入新賬科目余額中;其次要進行舊賬的未入賬的數目的規整,并且加入新的賬目中;最后要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規則追溯相關的新賬目的余額。
第一部分:一是資產類的轉接:①直接轉接,這種是最快捷的方式,新舊賬目的名稱等相同,可以直接進行賬目的轉接工作。②對應轉接,這種轉接方式是為名稱不同但是性質相同的賬目提供的轉接方式。③分拆后轉接,這種轉接方式是為了舊賬目中的數據在新的規定下已經分散成不同的賬目所準備的,將舊賬目進行分拆后分別計入新的賬目當中。二是負債類的轉接:①直接轉接,這種是最快捷的方式,新舊賬目的名稱等相同,可以直接進行賬目的轉接工作。②分拆后轉接,這種轉接方式是為了舊賬目中的數據在新的規定下已經分散成不同的賬目所準備的,將舊賬目進行分拆后分別計入新的賬目當中。③合并后轉接,這種轉接方式是因為部分舊賬在新規定的框架下進行了規整總和,這樣就可以在舊賬的基礎上進行數據總結后規整入新賬。
第二部分:由于舊制度的會計事項的制度為收付實現制作為財務計量的準則,而新的《政府會計制度》是以權責發生制為計量的準則,所以新舊賬交替時會產生依據原賬結轉過來的會計科目余額存在應計未記事項,所以需要進行賬目的規整工作。
第三部分:新賬會計科目余額的調整是需要按照權責發生制進行的,依據權責發生制的確認與計量原則,將舊賬目需要進行規整的進行追溯調整,是在新賬基礎上的追溯調整。其中包括以下五個項目:計提壞賬準備;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確認長期債券投資期末應收利息;折舊、攤銷的計提與調整;長期借款期末應付利息的確認。
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主要是根據收付實現制的原則,對于新制度實施前的舊賬進行調整,所以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工作在進行工作的計劃時,要根據新賬的收付實現制原則進行展開:第一步驟是確定“財政撥款結轉”和“財政撥款結余”的科目余額。第二步驟是“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的進行。第三步驟是“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包括借方余額的確定和貸方余額的確定。第四步驟是“專用結余”科目余額的計算規整。第五步驟是“經營結余”科目余額的確定。第六步驟是“資金結存”科目期初余額的確定。第七步驟是“其他結余”的計算。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政府會計正度實務操作正處在變革的關鍵時期,完目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實務操作還面臨著些許問題,一是是否區分業務活動費用和單位管理費用的問題,二是關于發生的費用進行確定等,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是否資本化的問題,在解決過程中,要對單位的性質進行確定。新的《政府會計制度》的推行是與時代發展相吻合的,因此,相關的單位一定要做好新政策的推行以及新舊制度的銜接,按照新舊銜接的處理規定與原則進行好交接的工作,為新會計制度的實行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