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峰 商丘師范學院審計處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招生人數逐漸增多,為了容納更多的學生,提升教學質量,高校需要不斷進行配套建設工程的開展,工程管理是高校進行相應建設工程開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運行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多的問題及風險。為了提升高校工程管理的效果,高校可以基于工程審計視角,進行工程管理工作的完善,從而提升高校工程管理水平。
高校工程招投標管理問題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環節:一是工程預算控制價環節。一些高校的建設工程在預算控制價編制的過程中,只是管理部門草草地做了預算,沒有審計部門的參與,尤其是金額較大的工程項目投資預算,沒有通過審計部門和基建管理部門進行全方位的分析核算和預算核對工作,就會導致預算控制價格與實際成本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增加了工程成本。因此預算控制審核過程中,需要不同部門相互配合,認真分析工程預算的實際性和可實施性,防止預算造價不準或審核周期過長,降低了工程招標和工程建設的效率。二是招標環節。有的高校的建設工程沒有按照國家規定,通過招標來確定工程施工企業,這不僅違反了國家的有關規定,還存在廉政風險,反映了相關部門對于高校工程的重視程度不足,也暴露出了高校工程管理問題[1]。
高校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問題主要存在于對專用條款的約定上,尤其是關鍵問題和關鍵節點的約定更為突出。主要體現在施工進度、主要材料、暫估價確認、驗收、工程進度款支付等方面。在進度款支付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多數合同沒有考慮工程進度和工程款支付節點的合理匹配,有時會存在支付進度大大晚于工程建設的進度,造成支付不及時從而影響施工方的積極性或造成工期拖延;有時會存在提前多付工程款的現象,給校方造成被動局面,也會導致施工結算時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利于對高校的利益進行保障。
高校工程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設的核心環節,也是出現問題較多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高校工程管理方沒有為施工單位提供完善的施工圖紙或方案,導致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出現施工效果與需求不符的情況,不僅會導致變更和簽證頻次的增多,還增加了高校工程的成本,拖延了工程施工時間,影響了高校教學與管理的效率。二是施工單位簽證單管理問題。部分施工單位由于不具備專業的素質,在進行簽證單簽證和保管的過程中,會出現審批手續不全、簽證內容不完整、時間錯誤、數字錯誤或者簽證單丟失等問題,增加了高校與施工單位核實的風險,不利于高校利益的保護。三是工程資料問題。部分施工單位日常工作中對工程資料沒有足夠重視,施工過程中不注重施工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增加了工程結算的風險性。四是施工管理問題。高校負責工程管理的部門和人員業務素質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關鍵,工程管理也是工程建設中出現問題較多的環節。施工單位為了提高施工效率,有時不會按照規范的施工要求和程序,進行施工工作的合理化安排,導致施工效果與圖紙要求不符,還會存在質量隱患和施工周期延長、材料管理不善等問題,增加了高校工程建設完成度的風險性,對高校利益造成損害。五是管理脫節問題。脫節問題是工程施工過程中日常管理和規范管理中經常遇見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工程資料完整性缺失、合同條款或補充合同條款前后矛盾、民工工資發放不及時、施工糾紛等問題,增加了高校工程的風險。
高校工程竣工結算和財務決算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工程超預算或待攤費用較高的問題,部分高校建設工程由于前期勘察、設計和預算工作不到位,導致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出現大量增加工程投入的現象,不僅增加了高校工程的實際成本,還不利于結算工作的順利開展。二是結算文件編制周期長,高校工程在結算過程中,存在編制周期和審核周期較長的問題。工程項目從竣工驗收結束,到結算文件編撰所用時間較長,把編制結果遞交到相關審核審計部門,在工程量核對或現場核查時,由于周期較長且有些施工細節資料不全,從而導致工程結算糾紛增加的風險。三是補充資料繁多。部分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及時進行工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導致工程竣工后,需要根據審核需求,進行相關資料的補充,不僅增加了結算審核的工作量,還延長了審核的時間[2]。
為了保證高校建設工程順利施工和按時交付使用,提高高校工程管理的水平,高校應從工程審計視角,完善工程前期準備工作。
首先,高校應基于發展需求,做好工程項目的年度規劃工作,并對施工項目進行全面的論證,及時考慮工程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缺陷和問題,不斷進行工程施工各環節節點的設置,保證施工方案的科學性、可實施性。其次,為了保證建設工程設計圖紙與實際施工情況相符,高校應與施工單位共同做好施工前各項工作的完善,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條件,認真細化施工方案,為施工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降低高校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最后,為了防止高校工程在施工中甲乙雙方出現較大爭議,應當在施工前做好預算、合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規范工作。做好高校工程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不僅可以保證高校建設工程順利施工,還為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在審計視角下,高校在工程項目中應加強招標和合同管理工作。高校在進行招標工作時,應不斷分析招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一方面認真做好招標文件的編制,就工程項目的建設要求、規范控制、工程造價、施工工期、預付款支付等關鍵問題進行明確,確保招標工作順利進行。另一方面高校在與中標單位進行合同簽訂時,應充分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重要環節和主要權利義務進行規范明確。尤其應當在合同中對暫估價使用、工程款支付和工程項目結算等條款進行明確約定,不僅可以對甲乙雙方的利益進行保護,還可以根據合同要求進行工程施工質量的檢測,有助于對高校工程質量進行保障[3]。
在施工過程中,首先,高校要加強工程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不斷進行管理人員專業素質和責任意識的提升,使工程管理人員能夠勝任本職工作。管理人員的基本素養是工程施工中規范管理和順利施工的重要保障。其次,要注重建設工程的過程管理,有條件的高校應引入第三方工程咨詢機構進行建設工程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在過程跟蹤管理中,要規范進行工程簽證工作,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及時準確做好簽證,明確簽證單的內容、數量、金額,為后期結算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審計視角下的工程管理,還應注重工程質量的把關,要加強隱蔽工程的驗收質量,規范驗收程序,做好驗收記錄。要對鋼材等主要材料進場進行把關審核,防止小廠生產的或者低質劣質鋼材進入施工現場。同時要做好暫估價材料采購和暫估價工程的招標工作,以保證暫估價材料的質量和暫估價工程的規范施工。高校應當根據工程管理需求,加強竣工工程的驗收工作,要求施工單位在工程驗收前,做好施工資料的整理工作,一般不得在工程驗收后補辦工程施工資料,以保證工程項目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對于驗收時發現的問題,應督促施工單位及時規范整改,保證工程按時交付使用。高校要重視建設工程的結算工作,認真審核施工方提交的結算報告,對施工過程中增減變化的工程量要進行準確核對,對價格變化的部分要科學組價,保證工程結算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經審計部門全程跟蹤的建設工程項目,會保存有完整的施工過程資料,這些資料有利于高校工程管理部門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同時結合階段性審計報告和審計建議,及時總結工程管理工程中出現的問題、教訓和好的經驗,對高校今后的工程管理意義重大。一方面審計結果應用機制的完善,是高校工程質量保證的重要依據。建立工程管理質量負責制和工程審計跟蹤制,能夠提高相關負責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履職能力,及時發現和糾正高校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偏差。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審計結果在一定范圍內的公開制度,讓單位主要領導或更多的工程關注者對工程審計的內容和工程建設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吸引更多的人對工程建設和管理提出優質的建議,促使管理者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好工程施工全過程的管理工作,有助于高校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4]。
高校建設工程在審計視角下,進行工程項目科學的規劃和管理,并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工程管理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能有效提高高校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高校應積極探索審計視角下的建設工程全過程跟蹤,促進工程項目在論證、施工準備、招標、合同簽訂、施工管理、竣工驗收、工程決算等各個環節的規范性和準確性。高校應注重工程審計模式的轉變,提升高校工程管理的綜合水平,防范工程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