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河北秦皇島 066102)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構建是一項規模宏大且艱巨的系統化工程,想要建立科學化、完整化、系統化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就需要做好群眾體育系統的構建,對當前秦皇島市的體育資源進行整合,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完善,能夠加強對區域內群眾體育的管理,提高群眾的健身積極性,營造全民健身的優秀服務環境,助力秦皇島市公共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構建,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根本需求,該文通過對秦皇島市全民健身服務體系諸多因素的現狀調查分析,總結出了現階段秦皇島市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發展方向。
想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就需要對公共服務有一定了解,公共服務指的是政府通過多元化的公共資源,為相關組織和我國公民提供社會服務,為公民的生存與發展建立基本條件,公共服務能夠更好地保障社會和諧穩定,公共服務的主體是政府,服務對象是社會組織和公民,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中公共文化體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務院提出的全民健身計劃,主要目標是增強城鄉居民體育意識,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通過政府獲取公共資源,滿足公民的體育活動需求[1]。國內學者高培勇提出了基于我國國情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理念,他認為公共服務的主要提供者為政府,因此公共服務要提供給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充分保證供給行為的規范性,這一理念是國內對公共服務理念的普遍認知,體現出了社會均等原則[2]。國內針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研究,起源于公共文化認識,潘雪梅學者認為,我國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需要堅持以人為本、誠信正義的發展原則,以滿足國民基本需求為公共服務的主要核心,堅持體育強國的發展方向,為社會成員健康生活提供基礎服務。
根據對秦皇島市體育局的調查研究表明,當前秦皇島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主要分為組織管理體系、健身宣傳體系、基礎設施體系、群眾服務體系、體質監測體系。為了全面推動秦皇島市全民健身事業的有效開展,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市委書記任組長的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并制定了多部地方性體育行政法規,提出了“大力發展體育事業,打造體育名城”的戰略政策。秦皇島市已經基本完成了政府辦向社會辦的轉變,政府只需要承擔公共服務體系監督管理職能,根據秦皇島市的發展現狀,建立了以青少年為主的多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充分利用網絡、公益廣告等多元化的宣傳形式,做好對體育價值觀、體育理念的傳播[3]。
秦皇島市每年都需要投入資金進行體育場地設施構建,截至目前,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奧體中心工程、森林體育公園、人民公園、人民廣場、地下娛樂健身中心、金原綜合健身俱樂部、秦皇島發電有限公司羽毛球、游泳健身中心等,目前秦皇島擁有體育活動場地2000多個,其中滿足群眾活動的非標準場地有800個以上,大多數的健身場所都對外開放[4]。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開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活動,每年都會制訂出專業化的活動計劃,在一些國慶、春節等大型節日內還會舉辦大型全民健身活動,參與活動的群眾人數破百萬,雖然秦皇島市已經基本實現了全民健身場地基礎設施建設體系的構建,并經常舉辦全民健身活動推動生活化體育社區建設,但在享受優秀發展成果的同時,大多的服務體系建設范圍,仍然停留在場館、活動和組織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結合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工作關系和家庭關系等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仍然有一部分人不能按時參與到體育健身活動中,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和各方面條件允許的狀態下,才能夠參與健身活動,大多數居民因為工作的繁忙,影響了自身的身體健康,一部分居民由于家庭原因,無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根據秦皇島市的區域化發展特點,大部分的居民都需要承擔較高的社會壓力和工作壓力,缺少運動時間,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在家,家庭方面的因素讓他們無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許多居民既要承擔社會壓力,又要兼顧家庭生活的責任,一部分家庭主婦不需要上班工作,但更多的時間被用在了照顧親人、服務家庭中[5]。
根據秦皇島市居民參與體育活動次數調查,可以看出秦皇島市居民參與全民健身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較高,這一調查結果也充分反映出了秦皇島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只有極少數居民由于生活經濟壓力過大,無法參與到全民健身運動中,這說明秦皇島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經足夠承擔居民日常的生活開銷,為今后的體育健身活動項目的制定提供了基礎保障。通過對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區域化特點和制約其高質量發展的因素進行研究,想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就需要合理利用資源,配置資源,降低由自然、空間、社會和經濟等因素對公共體育服務質量的影響,探求加強區域間合作發展的新途徑。
關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可以借鑒常州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主要思路,秦皇島市需要整合社區社會力量參與到公共服務管理中,通過改建和擴建的方式,對秦皇島市老舊社區、破舊體育場所進行修繕,提高健身場地的利用率,積極引導社區開辦街道公園,為社區中老年人提供健身場所。市中心的占地空間有限,沒有辦法擴展體育場地,因此,需要利用社區周邊公園為市民提供健身場所,盡可能地擴大秦皇島市公共全民健身運動的影響范圍,加大公共體育場、學校體育場的開放力度,實現全民健身資源共享。
鼓勵私人營業體育場所,開展全民健身體育活動,時代的發展讓全民健身活動項目變得更加多元化,因此,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場地建設和設施改造,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滿足秦皇島市居民的健身需求,強化全民健身組織部門,建立優秀的服務理念,提高組織部門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培養具有專業能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負責人,確立服務監督機制,及時找出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不足之處,制訂出合理的方案進行解決。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屬于服務類行業,想要保障公共服務的穩定運行,秦皇島市政府需要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完善的行政體制,政府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不能過度管理,要整合多元化的地方資源,貫徹落實秦皇島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發展政策,建立地方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法規,結合秦皇島市的地方市場發展規則,鼓勵社會力量的不斷進入,逐步形成由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新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因此,政府部門需要結合地方性發展特點,加強秦皇島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全民健身活動的有效開展,號召秦皇島市當地居民積極地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讓個體活動得到法律保護,對現有的公共服務資源進行整合,做好組織管理人才的安排,尋求適合秦皇島市全民健身的發展方向,滿足居民的健身活動需求。
結合秦皇島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資源特征、市場情況和供給側結構優勢,利用SWOT分析,以產業經濟學和先導產業理論對秦皇島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發展路徑進行研究,尋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由自然發展型向外力推動型轉變的具體對策。
秦皇島市中青年中能夠堅持健身的人群較少,因此需要結合現代化傳播媒介,提高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宣傳力度,讓秦皇島市居民形成健康運動意識,引導中青年人群主動到健身房和運動場所中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對當前秦皇島市的體育俱樂部和體育協會等眾多運動場所,通過電視、電臺、公益廣告等多元化的宣傳模式,展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的視線中[6]。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要符合秦皇島市居民的興趣愛好,調動全民健身的積極性,當前秦皇島市體育俱樂部和體育協會正處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在數量和規模上仍然不能滿足全民健身的發展條件,因此,秦皇島市為了有效加強宣傳力度,要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比賽活動的開展中,體育比賽本身就有一定的宣傳作用,要合理利用秦皇島市標準化體育場所。
秦皇島市政府投入了許多資金進行體育設施的修建,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需要轉移投資重點,加強相關軟件和活件建設,例如:健身方法、組織形式、游戲競賽、社會體育指導員等,要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從根本上提高體育組織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結合秦皇島市現有的設施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競賽活動。體育管理部門要把體育建設資金轉移到全民健身工程建設中,多配備一些利于群眾鍛煉使用的靈活性健身器材,健身場地的修建要盡量靠近社區和人員聚集地,為居民健身提供便利。
綜上所述,想要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就需要明確公共服務體系的內涵,整合秦皇島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資源特征,以現有的空間布局為基礎,明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結合秦皇島市區域化發展特點,從經濟、政治、市場、設施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建立具有時代性、地方性、創新性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模塊,為秦皇島市公共服務未來的發展提出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