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 溫 雨
2020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正式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發展進行了規劃設計,通過解讀路線圖可以看出,未來15年是智能網聯汽車飛速發展的一個黃金時期,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前景明朗,值得持續關注。
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結合,其定義是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X(車、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并最終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智能網聯汽車集合了現階段汽車發展的3大趨勢: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競爭焦點。我國正在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恰恰是中國“智”造的一大體現。智能網聯汽車將汽車行業與信息技術行業緊密結合,融合了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先進技術,其發展不僅關乎掌握先進技術,推動汽車行業變革重構,更關乎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進程。
智能網聯汽車的推廣普及有諸多好處,它可以有效減輕駕駛負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駕駛人的門檻,方便出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到高度自動駕駛級別時,駕駛操作和周邊監控均由系統進行控制,遇到緊急情況駕駛人可以選擇性地響應系統請求,駕駛人的雙手和眼睛都得到了解放,駕駛負擔大大減輕。
智能網聯汽車投入使用可以提高出行效率,緩解城市擁堵,減輕環境污染,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通過網聯技術實現車、人、路、云互聯,并及時分析路況,通過計算自動選擇到達目的地最有效的路線,節省駕駛出行時間,進而降低整個城市的擁堵時間,降低了能源消耗,起到節能降耗的作用。
智能網聯汽車的廣泛應用可以助力安全行駛,保障交通安全。智能網聯汽車可以通過雷達、視覺機器等,提前預知交通控制信號、車流匯入信息,探測周圍的道路使用者,甚至可以通過信息交換獲取駛近車輛的位置信息和運動軌跡,從而合理控制車速,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道路安全。
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有助于推動我國先進技術的發展,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創新突破關鍵技術,不再受制于人,推動我國汽車行業不斷向前發展。此外,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可以帶動機械、電子、通信、互聯網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推動這些相關行業先進技術的持續創新與突破。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相關產業,其持續不斷的進步發展都產生了一定體量的經濟效益,有力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信息浪潮席卷了各行業各領域,汽車行業也不例外,相關技術也得以快速發展,因此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踏上了“快車道”,其發展過程取得了累累碩果。但是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智能汽車發展相關的體系標準、產業政策不夠健全;核心技術的研發有待加強,專利布局落后,不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尚有空白,數據安全有待進一步加強等。面對機遇與挑戰,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完善體系標準,優化產業政策。智能網聯汽車的順利發展依賴于科學合理、架構完整、符合國情的體系標準。相關體系標準的建設要兼顧智能化與網聯化,不能厚此薄彼,要考慮現實需要又要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要適合當下我國國情,同時又要對接國際標準,要促進汽車行業的發展也要兼容其他行業發展。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并完善相關體系標準,規范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科學有效的產業政策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保駕護航,因此既要制定產業政策,又要優化產業政策。通過產業政策的優化可以達到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技術的突破創新,使新技術快速產業化的目的。科學有效的產業政策還可以促進汽車及相關產業間深度交叉融合和價值鏈體系的重塑,從而形成全新的、經濟體量龐大的、影響深遠的產業生態體系。優化產業政策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的共同付出,各方應協同配合、目的一致、深入合作。
(2)研發核心技術,改進專利布局。為了解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空心化,核心技術自主研發不足的問題,企業、高校、研究所等各方應通力合作,協同創新,促進資源的有效整合,保證實踐理論相結合,從而推動產業核心技術快速突破,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自主研發體系。智能網聯汽車本身的發展就需要汽車與機械、通信、信息技術、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合作,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更離不開相關行業間合作,加強合作聯系推動交叉創新。在加強核心技術研發的過程中也不應忽視基礎技術的研究、高新技術人才的培養、技術平臺建設等問題。
要打破國內企業專利布局落后、重視程度不足、專利布局難以與外國競爭對手抗衡的情況,可以從自主研發、購買兼并2方面著手。具備條件的企業和研發機構組織專業人才開展關鍵技術的研發和專利申報工作,及早進行專利布局,預判未來專利布局的方向和技術要點,提前布局以掌握先機,不再受制于人。同時,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企業可以采用購買兼并的方式獲取自己所需的專利,如果可以“為我所用”,獲得專利積累,完善專利布局,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3)健全法律法規,關注數據安全。智能網聯汽車帶給汽車行業的顛覆性變化,對人們的觀念產生巨大沖擊的同時,也給相關法律法規帶來了挑戰,由于智能網聯汽車的迅猛發展,當前已有的法律法規無法跟隨其發展快速迭代,因此產生了法律或監管上的空白。這就要求政府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監督管理,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用立法來約束、完善相關管理條例及管理標準,保證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另一方面,積極扶持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在不違背原則和人民利益的情況下,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持開放積極的態度,為新技術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智能網聯汽車的社會屬性使其在發展過程中可以采集到車、人、路、云等組合而成的綜合數據,從而組成一個龐大的數據庫。一方面我們要建立基礎數據交互平臺,實現各級數據互通互聯,大數據共享,從而更高效的利用數據;另一方面,數據在開發使用過程中要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確保用戶隱私不被泄漏,要保障平臺的數據安全,確保平臺數據不會被不法分子盜取利用,要保障國家的數據安全,確保國家底層數據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