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秋
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我的心兒怦怦跳”。
看懷化市會同縣林城鎮第一完全小學的師生們如何記錄自己的心動時刻——
生活中有些事或讓人激動,或使人緊張,或令人擔憂……每當經歷這樣的事情,我們的心兒就會怦怦跳。但要怎樣才能寫好“我的心兒怦怦跳”呢?
首先要把這件讓你心兒怦怦跳的事情寫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都要交代明白。不過,“講清楚事”只是基礎,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寫出“情”,也就是要寫出“感受”,這樣才能讓敘事更加精彩。當我們確定要寫某件事,就應該回憶讓自己心跳加速的時刻,并將“心跳感受”具體描繪出來。
人們在緊張、害怕、擔心、激動的心理狀態下,心跳就會加速,身體的某些部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我們在寫“心跳感受”時,可以將內心活動、動作、神態、語言等系列反應寫出來。
不同的事情,或同一件事的不同階段,人物的心理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把各種感受具體描繪出來。比如第一次當眾講故事時,你的心中像是在打鼓,心直蹦到嗓子眼兒;可能像是有一只小倉鼠在不停地竄來竄去;又可能像有個小鬧鐘,一直“嗒、嗒、嗒”地走……
人物的心理是無聲的,如果文中只有直白的心理描寫,也會讓人覺得蒼白。我們可以通過巧妙地抓住人物的動作來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動作抓得巧,抓得準,就能充分清晰地表現人物的內心感受。比如當你見到啄人的鵝時,你也許會貼著墻壁悄悄地走;當你面對鵝的追趕時,你也許會嚇得腿都軟了;當鵝咬住你的褲腿時,你也許會嚇得尖叫起來,書包也掉了,鞋子也脫落了……
就算是面對同一環境,當你的心境不同時,你或許會看到不同的景象。比如你一個人走夜路,內心非常緊張、害怕,一陣風刮過,路旁的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就像有人躲在樹上隨時準備襲擊你;農家的燈光星星點點,遠遠望去,就像“鬼火”一樣……但如果父母與你同行,一路上歡聲笑語,那你便會覺得周遭一切都是溫暖的、愉悅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景隨情遷”。
事實上,當你心兒怦怦跳的時候,你的神態、語言等都會變化。當你第一次上臺演講出了差錯時,你是否會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眼神變得迷離,呼吸也變得急促?當心跳劇烈時,也許你說話會變得語無倫次,吞吞吐吐……
在寫作中,如果能夠將上述一種或多種反應寫出來,你心兒怦怦跳的感受一定能讓大家感同身受。不如我們都來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