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芝
(福建省邵武市東關小學,福建南平 354000)
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而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因而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因此,如何利用應用題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思考和研究。在小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并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小學數學應用題往往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很大的關聯,因而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找到很多教學素材,拉近應用題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并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確保應用題的形象性與生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2]。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應用題主要是為了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但其內容往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所偏離。因此,教師可以對應用題的題目進行適當的改編,使題目的形式更加豐富,更加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飽含興趣地解決問題[3]。比如,有這樣一道題目:“五年級三班的學生秋游去爬山,登山的時候用了2小時,下山時候的速度與上山時候的速度比為3∶2。那么,學生下山的時候用了多長時間?”由于學生基本都爬過山,這樣的應用題會促使他們積極地進行思考,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數學知識對生活的指導作用,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數學核心素養。
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必須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有能夠靈活地運用數學思維,才能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然而,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并非朝夕之間就可以實現的。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地設計數學習題,引導學生細致、認真地分析和思考習題,從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系統化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4]。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能夠發散學生思維、具有探究性和趣味性的課后習題作業,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進而優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比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甲、乙兩輛汽車分別同時從A、B兩地開出,相向而行。4小時之后,兩車相遇。甲車每小時可行駛50千米,乙車每小時可行駛60千米,求A、B兩地之間的距離?!痹诮虒W這道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采取不同的解題方法求得答案。通過思考,有的學生直接列算式求解,有的學生列方程求解。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比較不同的解題方法,并根據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此外,為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化的數學習題,如要求學生測量自家客廳的長度和寬度,計算出客廳的面積,再計算出地板磚的面積,從而計算出客廳中的地板磚數量。這樣的作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不僅能夠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應明確認識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小學應用題教學中,為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采取“學生出題”的方式來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5]。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教師可為學生出示某一例題,讓學生根據這道題的思路對題目進行改編,也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小組中合作出題。作為出題人,學生自然會更加關注題目的分析方法、解題思路和考查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發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公園的道路長104米,現在要在道路的兩側栽樹,每兩棵樹之間的間距為8米,道路兩側一共需要載多少棵樹?”在學生完成了這道應用題的解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整個計算過程說出來,然后要求學生對這道應用題進行自主改編,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做出了如下題目改編:(1)如果道路的一端或兩端都不栽樹,那么一共需要載多少棵樹?(2)只在道路的一邊栽樹,一共需要載多少棵樹?(3)如果最少要栽12棵樹,那么這條道路至少要多長?通過對題目進行多元化的改編,學生不斷發散思維,逐步提升了分析能力和質疑能力,實現舉一反三,并學會在日后的應用題解題中對題目進行仔細的分析,從而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準確地解答題目。
小學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來調整教學進度,確保數學課程安排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教學應用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個體能力的差異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并為學生設置與其能力水平相適應的課后作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就更具有針對性,更加容易獲取成功,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并對未來的數學學習充滿期待。比如,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確定自己的競爭對手,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
總而言之,應用題是小學數學的重要教學內容,因此,教師應切實做好應用題教學,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