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當前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沖擊中,要注意由于不同居民群體的固有差距造成的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例如,富裕群體擁有的資產價格上漲,而低收入群體承受失業沖擊面臨財務困境。
處理居民收入差距問題實際上是效率和公平如何平衡、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如何平衡的問題,這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是我們完善收入分配工作的重要成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分配原則,把培育和擴大穩定的中等收入群體作為收入分配工作的一個重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部分中,明確了落實“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重大舉措。一是初次分配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資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二是按要素分配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三是財產性收入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四是再分配要“完善再分配機制,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合理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五是第三次分配要“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這些政策宣示充分顯示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的基本原則的堅定性和一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