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江蘇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釋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強烈信號。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是決定因素。對組織部門而言,就要創新思路、改進方法、健全機制,用好政績考核“指揮棒”,使政績考核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導向明確、尺度精準、運用充分,更好地提振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立起政治標準“硬杠杠”。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來說,能不能堅持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講不講政治、能不能把準政治方向的重要體現。當前,面對“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的時代使命,必須堅持把政治標準作為“硬杠杠”,深入考核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表現和工作實績,引導各級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讓旗幟鮮明講政治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最顯著的標識。
校準群眾感受“晴雨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績。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其最終目的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要引導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所思所盼所憂的實際問題,將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到生態環境改善、群眾滿意度提升、社會和諧進步等方面,增強政績考核的群眾參與度,少做讓群眾“撇嘴”的事,多做讓群眾“咧嘴”的好事,切實推動政績考核更多體現民意、融合群眾評價,成為反映民聲、體現民意的“晴雨表”。
樹立獎優罰劣“風向標”。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的強動力和路徑圖,也是衡量干部政績的“賽馬場”和“試金石”。對組織部門來說,要在健全政績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標準的基礎上,強化考核結果的綜合研判分析,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既看速度又看質量,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現狀又看后勁,把政績考核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等結合起來,樹立能上能下、治庸治懶的考核“風向標”,激活干事創業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