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茵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寫記敘文時,必須把握好敘述進程的節奏。有時要其疾如風,有時要其徐如林。唯有這樣才能像高明的騎手,自由操縱馬轡,有時緩行,有時疾馳,緩急相間,各逞氣勢,使作文既有波峰又有浪谷,使讀者見波峰而振奮,見浪谷而怡情,獲得最佳欣賞效果。
簡單地說,敘寫緊張時刻時,要采用短句,使敘述速度其疾如風,渲染緊張氣氛,使場面逼真。如描寫場面緊張,競爭激烈的球賽,人物多,動作多,氣氛熱烈,就要多用簡短句式,可以達到加快節奏,渲染氣氛的敘述效果。球賽結束了,大家的心情松弛下來,敘述速度就要放緩。
敘寫沉痛悲涼的場面,敘述速度要慢。具體地說,就是要少寫人物動作,少用短句,多寫人物心理活動,多用長句,或者以環境描寫來烘托沉痛氣氛。世界上所有的哀樂都是慢節奏的,因為節奏緩慢給人的感受就是沉重壓抑。你把“5——6——5——4——5”“6——5——4——2——1”改成快節奏“56545”“65421”,雖然音符相同,只因節奏加快,表達出來的氣氛就完全不一樣,一點都不沉痛悲涼,反而有輕松喜悅的樂感了。這對我們寫作時把握敘述速度,應該有很好的啟發。
總之,一篇優秀的記敘文,其敘述速度不能一成不變,而應當隨著情節的發展變化而變化。有張有弛,有緊有松,才能取得跌宕多姿、錯落有致的良好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