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雅 陽煤集團老干部處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方面不斷提升,經濟建設不斷加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近年,我國實現階段性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些豐功偉績都離不開老一輩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辛勤付出。現在企業退休老干部,失去了勞動能力,身體健康狀況逐漸下降,收入不高,甚至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的現象,這就需要國家或者企業采取措施提升企業退休老干部管理服務水平,使退休老干部頤養天年。
自古以來,尊老敬老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升老干部管理服務水平適應這一道德要求,體現中華民族的美德品質。美德的傳承并不是只停留在口號的階段會更需要采取具體措施,針對老干部之一群體采取的措施就是國家改善養老條件的政策與措施的一部分。提升企業退休老干部管理服務水平,能夠在企業中形成尊老敬老的氛圍,能夠使老干部感受到社會以及企業的溫暖。同時也能夠激發新一代年輕人員的工作干勁,打消養老問題的顧慮,全心全意為企業作出貢獻。
企業退休老干部,在退休之后具有很多的閑暇時間,與工作期間緊張忙碌的狀態截然相反,因此在退休之后會出現無所適從的現象,心理和身體上不適應現有的生活狀態。企業提升退休老干部的管理服務水平,合理安排老干部的退休生活,使其充實,身體和心理得到適宜的調整。企業通過采取措施,活躍退休老干部的生活,使退休老干部之間加強交流,建立友誼與和諧的關系,滿足情感的需求;同時企業利用老干部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使得老干部能夠為企業的進步做出更多的貢獻,還有助于鍛煉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退休老干部具有多年的工作經歷,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對企業的發展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企業可以聘請退休老干部,對于新人培訓進行教授,可以培養更多對企業有利的工作人員。同時,對于新人更加容易接受年長者的經驗傳授,更加虛心的接受,有助于自身的成長。企業充分挖掘退休老干部人力資源,符合我國的人口形勢以及國家養老政策的實行,有助于更高標準的養老服務的踐行。
目前,企業對于退休老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意識上不重視,消極應對養老服務制度及體制的建立實行。一些企業在面對退休老干部工作時,采取避諱的方式,不采取任何措施,甚至在出現問題的時候都不愿出面解決,認為會增加企業的成本,破壞企業的形象。同時,一些企業在進行退休老干部服務管理過程中,采取消極態度或者大肆宣揚的方式,這樣反而不利于保障服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些企業不能夠引起對于退休老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因此在資源投資上也就不充足,大大削減服務的水平。一方面,老年人活動或者場所的建設需要資金的投入,一些企業出于成本的考慮會減少或者沒有預算的支出;另一方面,組織活動或者建設場所都需要人員的參與,人力資源的投入也是一項重要的需求,有些企業沒有人員安排,會增加老年人的負擔。這些都導致退休老干部不能夠充分的享受服務,削減了服務管理的標準以及水平。
退休老干部在退休之后,從緊張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解脫出來,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會出現一些需要疏導的心理現象,并且對于新的生活的狀態也需要適應的轉變,適當的人文關懷有助于幫助退休老干部順利進入晚年生活。但是,一些企業在老干部退休之后不聞不問,缺乏人文關懷,使得老年人覺得自己失去價值,迷失生活的方向,不能夠適應生活,陷入深刻的自卑沮喪的情緒狀態,甚至會出現一些危險的狀態,威脅到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生存與發展是人最起碼的需求,老干部退休之后,其收入水平下降,生活質量是否能夠保障,成為老干部關注的重要的問題。國家和企業采取措施提升退休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使其免去為生活擔憂的顧慮能夠更好的參與企業或者社會組織的各項活動,提升幸福感及安全感。
老干部,一生將精力與健康奉獻給國家,為國家建設作出巨大犧牲,在晚年,其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容易出現常見的疾病,如果及時進行體檢,可以減少病痛的折磨,減少大病發生的可能性。國家或者企業組織退休老干部定期的進行體檢,可以增強退休老干部的安全感,更好的進行晚年規劃,提升享受晚年幸福感。
退休老干部容易產生孤獨感,容易覺得自己被遺忘,需要被認可以表現自己的價值。國家或者企業定期組織慰問活動,能夠加強與退休老干部的交流,提升老年人的價值感,同時也會對企業的發展給予有效的建議,促進企業的發展。
企業采取措施充實退休老干部的生活,是提升服務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組織文娛活動是重要的途徑之一。企業可以根據一定的主題,組織開展文娛活動,加強老年人之間的交流,滿足老年人情感表達的需求。同時,定期的文娛活動還可以有助于鍛煉老年人的身體,提升身體素質,愉悅心情。
總而言之,提升企業退休老干部服務管理水平,對于解決老干部養老問題以及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國家以及企業采取多種措施,落實政策,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以及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