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婧艷 徐瑋玲
他是村民口中的“赤腳書記”,憑著苦干實干的精神,帶領村民蹚出了一條脫困轉化的新路子,村級排位從全市180名躍升至第10名。
20年前,蔣仲良撇下自家經營紅火的家具店,一門心思當頭雁、謀發展。到任后,他帶領村干部奔波在田間地頭,2009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村辦合作社,帶動近400戶農戶將2780畝土地以承包權入股,首創由合作社統一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經營的“金蘭模式”。
這些年,金蘭村通過土地年租金、廠房車間租賃、固定資產增值、銀行利息收益、土地流轉等多渠道創收,村級可支配年收入從不到2000元提升到千萬元。乘著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東風,蔣仲良一手對接電商平臺,一手用好鄉賢資源,“訂單農業”暢銷上海,合作社效益芝麻花開節節高。
同時,金蘭村先后投入2350余萬元用于村莊環境整治、生態駁岸清淤改造,全村道路全部實現硬質化,村級綠化率達80%,60周歲以上老年人繳納意外保險實現全覆蓋,真正實現讓村民得實惠、困難群體得關愛,廣大村民共享村級發展成果。金蘭村先后獲得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金蘭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用衷心、熱心、癡心守初心,用定力、毅力、魄力擔使命。金蘭村將在省委‘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中,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蔣仲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