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我國的審計工作從2017年開始有了關鍵審計事項段,最新的審計報告準則中對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做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質量要求也變得更加嚴格,為了滿足市場對審計報告的高質量要求,關鍵審計事項披露需要進一步完善。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多數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主要依靠注冊會計師提供的審計報告,因此,注冊會計師的專業水平在企業投資的過程中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關鍵審計事項在審計工作中被認為是最關鍵的工作內容,要確定關鍵審計事項需要具備很多條件,關鍵審計事項一般是注冊會計師根據其本身的職業來判斷企業財務報表中最重要的事項,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因此也暴露出以下現狀。
調查發現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各企業的注冊會計師在關鍵審計事項披露方面過于標準化,尤其是相同行業的關鍵審計事項的確定有著很高的相似性,這就導致企業關鍵審計事項認定缺乏企業的具體化特征,對報告使用者了解企業、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沒有太大幫助。因此,各企業對于審計內容中關鍵審計事項的具體化特征開始注重,但對于關鍵審計描述方面依舊極具規范性和標準性,使得關鍵審計事項的有效性有所下降。
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反映在公司業務的特殊性、公司財務會計處理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以及各項財務指標變動情況,一般情況下企業業務越是特殊、會計處理越復雜、財務指標變動越大,其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就越多,關鍵審計事項是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的標準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越多其審計報告的質量就越高,關鍵審計事項的列示數量應當合理,數量過多或數量過少都不利于提高審計報告質量。我國目前的各企業普遍存在關鍵審計事項列示數量過少的情況,無法完整體現企業業務特色。
關鍵審計事項披露是改革的新政策,部分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對于如何在審計報告中合理化描述關鍵審計事項沒有經驗。這不僅考驗注冊會計師的專業能力,也考驗注冊會計師對關鍵事項的描述能力。注冊會計師在編制審計報告的時候,不僅要保證符合企業實際情況,還要對關鍵審計事項能夠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解釋,若是關鍵審計事項的解釋不夠深刻、描述不夠到位,投資者可能就不會采用審計意見,就會使得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無法達到應有的作用。
關鍵審計事項作為財務報表審計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其將與治理層面相聯系的事項和重點關注的事項作為依據,制定出關鍵審計事項要素并對外披露。對于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兩者的綜合應用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決策,若關鍵審計事項所披露的信息對于投資者的決策沒有一定的幫助,就無法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也就無法帶來積極的市場反應。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還會受到管理層意愿的影響,需要注冊會計師與管理層進行溝通才能確定關鍵審計事項,但在新的準則執行以前,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與管理層的溝通往往不夠充分,導致披露的內容無法讓投資者信任,市場投資反應不佳,因而為了使市場反應有一個積極的效果,注冊會計師還應當積極與管理層進行溝通。新準則下的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市場投資者受到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影響更為明顯,投資者決策主要受到關鍵審計事項的數量以及內容分析結果的影響,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受到的關注度逐漸上升,間接影響著市場反應,投資者對于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依賴性越高,其市場反應就越積極。
審計報告是獨立于企業又服務于企業發展的一項產品,審計報告也影響著企業的聲譽,因此對于注冊會計師的水平要求較高。關鍵審計事項是審計報告的重點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應當通過不斷的溝通來進行完善,注冊會計師是審計報告的制作者,要保證執行足夠的審計程序,能夠及時溝通,具體也要從多個角度分析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1.對審計溝通的影響
關鍵審計事項的確定是由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共同溝通協商來進行制定的,因此,審計溝通工作十分重要。審計溝通貫穿整個審計工作當中,在各個工作環節和各個階段都需要進行審計溝通,審計溝通是審計工作必不可少的程序,其溝通的時間、溝通的方式以及溝通頻率等都會影響到關鍵審計事項的確認。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要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深度交流,只有提高溝通質量才能提高審計質量、提供溝通效率才能提高審計效率。因此,關鍵審計事項確認的過程中,審計溝通間接影響著審計質量[2]。
2.對審計透明度的影響
審計的透明度影響著關鍵審計事項的確認,進而影響著審計質量。審計工作都是由注冊會計師來進行,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企業一般只能夠通過證監會的處罰報告來了解注冊會計師的行為規范。而注冊會計師往往一個審計意見就可以左右投資者的意向,對企業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審計工作應當具備透明度來保障審計的質量。針對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要求來設置增加審計透明度的程序,程序內容應當包括檢查原始憑證、審查合同、審查發票以及函證等,增強審計透明性,進而保證審計質量。
3.審計訴訟風險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在以往的審計工作中因為其標準化、規范化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法律風險,但這種審計模式不具備企業的具體特征,在對關鍵審計事項具體化改革以后,因為缺乏了一定的規范束縛,也使得審計工作的訴訟風險大大增加,造成經濟損失,導致審計的質量下降。要想降低審計訴訟風險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審計人員要在審計的工作中多花費些時間和精力,提高職業懷疑,增加審計程序,收集足夠的審計證據來作為關鍵審計事項的依據,進而提升審計質量。
從需求維度來分析,也就是對投資者、企業股東、企業管理者以及相關監管機構進行分析。以前的審計工作導致與企業存在利益關系的人員無法及時獲取有效的審計證據,也無法根據審計報告做出有效的投資決策,而新標準要求對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解決了審計人員與需求人員信息不對等的現象,提高了審計的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有利的信息,同時也增加了信息含量和訴訟風險。對于需求者來說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還要從兩方面分析。
1.信息含量需求增加
以往的審計人員所提供的審計報告中,對于投資者只能夠關注到審計意見,很多投資者無法從審計報告中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所以對審計意見有著懷疑的態度,盡管審計意見是注冊會計師的全部成果,但依舊有投資者不會依據審計意見進行投資,審計報告也僅僅是作為一個投資參考,且參考意義不大。而關鍵審計事項披露以后使得審計報告的審計意見信息更加豐富,投資者對于審計意見的信任度也上大幅度上升,使用審計報告的投資人專業水平不斷上升,對于信息含量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注冊會計師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求也必須提高審計水平,進而促進審計質量的提升[3]。
2.審計聲譽影響著審計質量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聲譽是長久以來在公眾心中形成印象的具體表現。審計聲譽對企業的生存、投資以及決策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而影響審計聲譽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審計人員在確定關鍵審計事項的過程中存在著不恰當的行為,提出了不合理的審計意見,給企業或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二在確定審計事項時雖進行了正常充足的程序,但由于職業觀念差異最終還是提出了不合理的審計意見,這就導致審計工作失敗,影響審計聲譽。在實施了關鍵審計事項披露政策以后,關鍵審計事項的確定過程也會進行披露,影響著投資者的決策,進而影響著會計師事務所聲譽。對于原本高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其審計質量的影響不是很大,而對于原本低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就會對審計的質量造成較大影響。
綜上所述,關鍵審計事項的披露對市場反應和審計質量的影響較大,我國審計工作中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發展還存在不足。由本文分析可知,關鍵審計事項披露對市場反應的影響主要是關鍵審計事項披露的內容對投資者的決策產生影響,最終影響市場反應;對于審計質量的影響需要從供給維度以及需求維度兩方面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