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張玉娟
(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板城鎮中心幼兒園 河北 承德 067602)
幼兒園親子活動是指面向園區內3-6歲的兒童所展開的,由幼兒園提供場地與活動條件、由教師為組織者與主導者、由家長與幼兒為主要參與者,以親緣關系為基礎的教育活動。幼兒園、家長、教師在親子活動中都承擔著重要的角色與職責,只有充分發揮各個主體的功能與價值,實現“多維聯動”,才能夠切實提升幼兒園親子活動的質量和效率,達到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最終目的。
1.1 親子活動機制仍需完善。隨著“家園共育”理念的深度發展,越來越多的幼兒園以及幼兒教師開始重視親子活動的開展,但他們卻往往過于重視活動的形式與實施過程,忽視了活動機制的頂層設計,沒有形成與本園實際條件相匹配的,精準高效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模式體系,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與隨意性,活動內容上存在著單一與僵化現象,活動材料與場地還不夠豐富與完善,最終導致幼兒園親子互動的質量與效率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
1.2 家長參與程度有待提高。家長是幼兒園親子活動中的重要參與者,對于活動的最終成效有著關鍵性的影響,但縱觀當前親子活動的實施過程,不難發展家長的參與大部分時候還停留在表面。一方面,部分家長在觀念與意識上還存在著偏差,他們始終認為教育是教師的事情,沒有全身心的參與到親子活動的過程中去。另一方面,多數家長在參與親子活動的過程中完全按照教師的指示完成相關的任務,沒有真正地與孩子展開深度的互動,參與過程流于形式。
1.3 教師指導策略有待優化。從當前親子活動的實施情況來看,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指導與干預還缺乏一定的有效性。部分教師還沒有樹立正確的指導意識,沒有找準自己在親子活動中的角色定位。或是過多的干預,導致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空間受到擠壓,或是過于放松,導致親子活動的實施過程缺乏應有的秩序。此外,大部分教師的指導內容局限在對互動規則的提示與指引上,指導形式單一,缺乏系統性與有效性。
2.1 幼兒園層面。幼兒園是實施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安排和體系設置在宏觀層面上決定了親子活動的實施方向《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因此,針對現階段親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幼兒園要及時采取對應的措施。一是要與時俱進地更新教育理念,將“家園共育”納入幼兒園工作的整體觀念與體系中,突出親子活動的價值與意義。二是要針對親子活動的實施,積極組織本園教師開展主題培訓研修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與素養。三是要樹立“大課程”的觀念,結合本園的教育資源和實際條件,構建具有本園特色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體系,從多方面推動家庭教育和園區教育的有效銜接。
2.2 教師層面。教師在幼兒園親子活動中承擔著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職責。對于教師而言,首先要做地就是要與時俱進的更新自身教育觀念,自覺加強理論素養與優秀活動案例的學習,不斷反思與總結自身的問題,從而明確自身在親子活動中的角色定位,做好推動家長與幼兒親密度提升的“助燃劑”。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引導能力,在親子活動的過程中,要將家長視為教育合作伙伴,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和正確的技巧尋求家長的配合,要善于發現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溝通策略和活動方案,不斷優化活動的細節,保證活動的順利實施。再者,教師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指導內容與形式,有目的、有意識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以飽滿的情緒、適當的行為營造積極活躍的親子活動氛圍,引導家長深度參與到親子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在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是課堂中的主體,更是游戲活動的主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和自身的指導作用。
2.3 家長層面。家長的教育觀念與行為不僅對幼兒園親子活動的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同時也關系到幼兒的終身成長與發展過程。作為家長,首先要樹立自身在幼兒教育中的責任意識,要從根本上摒棄“教育是教師的事情”這一落后觀念,增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要樹立家園共育的觀念,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之中,題號參與親子活動的頻率和程度,共同完成教育的任務和責任。與此同時,家長在親子活動中應當擺正自己的位置,既要共同參與其中,也要杜絕大包大攬的現象,留給孩子更多自主探究、思考與發展的空間,增強親子活動的質量。充分注重和幼兒的生活實際充分結合,使得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也可以使幼兒將生活中的感知更好的應用于游戲中,促進幼兒的學習。
總而言之,幼兒園親子活動的實施與開展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只有在幼兒園的大力支持、教師的正確引導、家長的積極配合之下,親子活動才能夠得到真正地完善和優化,才能取得理想中的教育成效。在對幼兒的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幼兒的成長特點,充分發揮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改善自身教學理念、優化游戲組織和游戲的全面滲透等方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