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甘肅省和政縣城關鎮中心幼兒園 甘肅 和政 731200)
繪本是主題和故事情節簡單,圖文并茂的文本讀物,相對于其他只含文字的書本,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情感色彩,因此比較適合處于知識啟蒙時期的幼兒。所以,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融入繪本元素,不僅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時刻保持熱情和好奇心,緩解心情,端正態度,還可以讓幼兒充分融入幼兒園生活,促使幼兒形成正確、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情商和智商,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為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我們不難發現,繪本具有重大的教育價值。第一,語言價值。繪本上不僅有文字,還有相應的圖片供幼兒參考。于是,在幼兒閱讀繪本的時候,一邊看圖一邊看文字解釋,不僅可以鍛煉幼兒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看圖說話能力,還可以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為幼兒的空間想象提供基礎素材。第二,審美價值。繪本中的圖片可以幫助幼兒體會到自然景物或人物等帶來的美感,讓幼兒對美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所以,繪本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還具有審美價值。第三,社會價值。繪本中的故事簡單易懂,富有哲理,具有社會意義,能向幼兒傳遞出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幼兒積極的人生態度。
2.1 利用繪本教學,培養幼兒科學精神。我們都知道,幼兒時期的孩子年齡尚小,學校經驗和社會經驗都不足,對學習這件事情缺乏耐性和意志力,很容易產生厭煩、逆反情緒,同時,也缺乏科學探索精神。因此,幼兒園的幼師應當善于利用多元的形式進行教學,來提高幼兒對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自發思考和探究一些簡單的問題,從小培養科學探索精神,諸如幼師可以查找與當天講課內容有關的繪本,并在課堂上抽出一小部分時間讓幼兒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師在一旁用有感情的語調、語言加以引導,偶爾發問,之后讓幼兒自行尋找答案,最后再公布正確答案。
例如,本節課幼師帶領幼兒閱讀的是小兔子和雪人的繪本小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冬天,兔媽媽出去了,小兔子在雪地堆了個雪人,之后就在生著火盆的屋里睡覺了。后來,屋里起火,雪人為救小兔子融化成了水,再也站不起來了。這個繪本故事中涉及到了雪遇熱融化的自然想象,以及封閉空間里不能生火盆的生活常識。幼師可以向幼兒提出問題,比如,為什么雪人消失了,為什么屋子會起火,然后給幼兒提供資料,讓其尋找答案,鼓勵其積極思考和探索生活現象背后的科學知識,培養科學精神。
2.2 適當利用繪本教學,培養幼兒科學的情感態度。幼師可以在課外組織一些有關繪本的活動,增加師生間、同學間的互動,加強師生間和同學間的交流與學習,增進友誼,同時,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在互動中體會到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加情感經歷和經驗,從而促進幼兒科學情感態度的形成。
例如,幼師可以組織繪本一角活動,讓幼兒把自己閱讀過的繪本或者想讀的繪本放在教室的一角,并教會幼兒如何科學管理和整理繪本,如何站在科學的角度對繪本的內容進行分析,以便于課下幼兒自主閱讀和互相討論,增加幼兒間的情感交流,促使幼兒正確對待同學間的情感關系以及繪本中人物間的情感體驗。另外,幼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分組閱讀繪本的活動,班內同學五人分一組,讓幼兒自行閱讀,然后幼師提問幾個問題,每組挑一個小朋友回答問題。不管小朋友回答的怎么樣,幼師都應當尊重幼兒的想法,委婉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免傷害到小朋友的自尊心。總之,幼師要時刻注意幼兒的身心狀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定期組織有關繪本的實踐活動或趣味性活動,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科學的情感態度和人生態度。
2.3 融入繪本因素,增長幼兒科學知識。根據大量數據顯示,處在幼兒時期的孩子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也容易受到經常接觸的書本知識的影響,因此,幼師應當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增加有關閱讀繪本的內容,正確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身心發育,增長幼兒科學文化知識,確保幼兒接受到正確、積極的觀念和思想,從而促進幼兒園科學教育教學的有效、順利進行。
例如,本節課所講內容是有關瓶中能裝多少水和石頭的問題。幼師可以選擇繪本中“烏鴉喝水”這一故事,首先帶領幼兒理解故事大意,然后讓幼兒觀察圖片中瓶子里能裝多少水和石頭。之后,幼師還可以準備瓶子、石頭和水,在課堂上進行演示,讓幼兒觀察自然現象,弄懂原理,領悟其中奧秘,從而增長科學知識,豐富眼界,培養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創造力和想象力,為幼兒未來學業的發展提供重要條件。
總而言之,繪本在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價值和應用是幼兒園全體工作人員需要時刻關注和不斷考慮、探討的話題。幼兒園的幼師要適當利用繪本進行教學,合理安排繪本教學時間,妥善組織繪本學習交流活動,以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發育為中心,將幼兒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幼兒的特長和優勢,調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幼兒自主學習和探索的精神,促使幼兒形成正確、積極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為幼兒未來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