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亮 成都市金牛區成都醫學院天回校區
公共體育場館的經營是一直存在的老大難的問題,如何能夠將公共體育場館的優勢發揮出來,進行更好的運營效果并為民眾服務,也是經管人員頭疼的問題。
在當下的全民健身的熱潮中,公共體育場館的存在相比過去承辦體育賽事更是生活化了許多。公共體育場館的存在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給民眾提供更舒適的環境,專業的訓練場地以及更多元化的娛樂方式。所以公共體育場館的存在對于當下社會發展及城市建設甚至于民眾的身體素質建設都是尤為重要的。
現有的公共體育場館大多是針對部分體育賽事而存在的,所以公共場館建設也基本是按照該競賽項目的特點、對抗的要求進行建造的。[1]因為前期投入建設成本較大,且賽事并不是天天都會有,所以公共體育場館的經營成本高,短期無法回收成本。又因為其使用率較低,不便進行分區域管理。所以對外開放的成本略高,導致公共體育場館在運營中常年屬于只能維持基本收支持平甚至處于虧損狀態。且部分公共體育場館因為有占地面積的要求,為了不破壞當前城市建設,只能將地址設置在郊區,這樣一來,遠離市區,無法滿足城市內居民的使用需求。造成了當下的專業性場地并不缺,但是民眾平時用不到的尷尬局面。
無論哪一行,有專業人員的加入對于這個行業的蓬勃發展都是尤為重要的。但是通過調查走訪發現,現階段大部分公共體育場館的運維人員和管理人員并非是具備運營維護、管理公共體育場館的專業性人員,更多是由于體育系統內部的人員分配或退役運動員,相關部門退休返聘的職工等。這樣的人員構成導致相關專業人才缺乏,運維管理團隊老齡化較為嚴重,雖然可以維護公共體育場館的運營現狀,卻不利于運維管理工作以及服務性,無法使其變得更好。
各地的公共體育場館大多是由政府進行出資建造的。而政府有關部門對于公共體育場館的管理程度卻更多停留在微觀管理范圍之內,管理范圍過寬,導致經營權與所有權并未做到分離,而是都掌握在同一批人的手中,這樣除了容易造成“外行人管內行”的不利于當前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發展的局面外,還容易因為權責不明而造成職能不清的情況。因為對資源利用率的低下長此以往便會造成運營成本高,運營負擔重的局面。
盡管現下部分公共體育場館也有進行健身活動、體育培訓、文藝演出等項目的經營,但是大多數公共體育場館的經營重心還是放在體育競賽和專業運動隊的訓練上,
專業性人才對于行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是巨大的。要使公共體育場館進行良性運營,就更需要專業人才的加入[2]。與此同時還要對現有員工進行專業化培訓,使其專業素養與服務意識都與當下需求進行接軌,讓運營管理團隊的固有人員充分發揮作用。
對于公共體育場館經營,更應該從內部管理的體質出發進行改革,需要一改之前過多將經營重點放在體育賽事的經營模式。要擴大公共體育場館自身資源的利用率。靠近居民區,在市區內的公共體育場館要發揮位置這個天然優勢,與周邊小區、街道進行合作管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當下“全民健身的熱潮”將更多民眾吸引到場館中,在更舒適更專業的環境之中進行體育鍛煉。如距離市內較遠但是周邊年輕人居多的公共體育場館可以將其推向市場,利用年輕化的優勢對周邊進行合作改造,在場館周圍開設餐廳、酒吧等設施,與周邊環境相結合,打造成以時尚潮流為主題的年輕人聚集地。這不僅可以為公共體育場館本身增加收入,更可以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形成產業鏈,打造新時代的城市名片。
近些年由于大眾對于文化意識形態層面的要求逐漸變高,舞臺劇、演唱會、小劇場、見面會等的數量也在激增。公共體育場館對這類活動具有場地、可容納人口多等天然優勢,所以公共體育場館也應該借著這陣東風,接納新鮮文化,積極承辦活動并在此之中對自身運營現狀進行改變。北京工體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已經不僅僅是大型賽事,鳥巢、水立方更不用多講,這就是積極承辦活動進行商業化的很好的例子。除此之外還有在2020 年8 月交付使用的上海浦東足球場。這個并非處在市區繁華地段且有已經打出名聲的上海體育場在前,浦東足球場的經營環境應該不會太過于順利,但是恰恰相反,由于浦東足球場承辦了英雄聯盟s10 全球總決賽,使得其名聲大噪。盡管僅僅在幾年前,這種電子競技類的比賽還做不到能夠振興一個地區的經濟,但是由于國家對于新興產業的扶持與發展,使得原本小眾的賽事活動在國內備受關注。這也可以在無形之中在全國甚至世界層面提升體育場館的知名度。
目前國內公共體育場館的經營發展依舊存在許多陳舊的問題。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的飛速進步,公共體育場館經營想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態勢,不僅需要整理現下的人力、環境等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更要從根源出發,變換經營思路,與市場接軌,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