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供圖 河南省交通事業發展中心

近年來,河南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國推動完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現場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眼于完善“八個體系”,著力在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制度上下功夫,著力提高農村公路的服務能力、服務品質和服務效率,加快推動全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好交通強國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河南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公路交通支撐。
河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通過“五個堅持”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公路交通保障。
“十三五”時期,河南相繼出臺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方案、示范縣創建實施方案、建設驗收考評方案等一系列指導文件,在全國率先明確了示范縣創建標準并創新性引入第三方獨立考評機制,為“四好農村路”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2019年,河南把推進“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列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全省上下聯動落實事項,2019年至2021年又連續3年把“四好農村路”納入全省重點民生實事和政府目標考核評價體系。河南省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曾多次組織召開全省現場會,階段性總結和動員部署“四好農村路”工作,不斷掀起取長補短、進位爭先的建設熱潮。同時,河南還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河南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2021年6月,河南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后,河南省交通運輸廳隨即配套出臺了建設、養護、日常養護巡查制度辦法。
系列配套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河南“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做好了頂層設計。
河南積極構建“政府主導、行業指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足額列支了國家級示范縣1000萬元的配套獎勵資金和省級示范縣300萬元的獎補資金。2017年至2020年,河南累計下達43個省級示范縣和10個國家級示范縣補助資金2.29億元。河南各市縣政府主動作為,強化組織保障,加大資金投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呈現出各地齊努力、同心創,群眾得實惠、共參與的良好農村交通發展氛圍。
以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鄉村通暢工程為抓手,河南累計完成投資約620.4億元,改造農村公路約6.2萬公里,全面解決了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問題。在提前完成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的交通脫貧兜底性任務基礎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建設項目要盡量向進村入戶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南于2019年啟動實施了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計劃通過3年努力,基本實現全省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河南省焦作市獲孟線史家溝段
針對地形地貌多樣,經濟水平、交通基礎、發展需求等差異較大的特殊省情,河南積極鼓勵和支持各市縣因地制宜探索推進農村公路與各類現代產業形態深度融合的“路衍經濟”發展新路徑,積極推行“交旅融合”“交郵融合”“運郵融合”等模式,累計打造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等“特色致富路”3000余公里,有效帶動了“四好農村路+”特色產業、現代農業、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特色小鎮、電商物流等新業態發展。
河南在足額列支“四好農村路”示范縣、萬村通客車提質示范縣等獎勵資金基礎上,積極籌措省、市兩級一般債資金用于支持農村公路項目,利用“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模式推進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建設。2019年至2020年累計投入省級補助資金18億元用于“四好農村路”建設,同時爭取省財政對各市縣農村公路加大一般債的支持力度,緩解市縣兩級的籌資壓力。各市、縣公路交通主管部門不等不靠,積極協調當地政府,加大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投入,并多渠道籌措資金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為居民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
河南建成了“綜合調度一張圖、行業監管一體化、運行監測一張網、數據應用一中心”的河南省普通公路和水路管理平臺,橫向實現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營協同管理,縱向實現省、市、縣各級公路管理部門線上聯動作業,將以信息化手段促進農村公路管理流程變革和管理機制建設。計劃利用三維激光移動測量技術,對路網實施實景影像采集,依托GIS地圖,全景式、多維度、直觀性展示公路全要素、數字化資產,實現三維可視化管理和實時動態化調度。深度應用道路快速檢測技術,提取、分析和評定路面技術狀況,即時準確掌握安全風險路段、超標準路段的分布情況,依托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對隱患路段從發現到處置,再到整改銷號的閉環管理。推廣應用App手持終端,一線養護人員在道路巡查中,實時上傳各類路況信息,實現管理平臺與外場人員的實時對話、實時調度,有效提升外場養護巡查水平和效率。
近年來,河南農村公路事業發展成效顯著,建設、管理、養護、運營全面開花,帶動農村產業取得累累碩果。
“十三五”期間,河南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3.2萬公里,其中縣道2.7萬公里,鄉道5.9萬公里,村道14.6萬公里。等級公路占比達到93%,88%的鄉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98%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4.609萬個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總計約17.9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96%,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村組為網點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初步形成,農民群眾“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逐漸成為現實,極大改善了廣大農村地區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和居住環境,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來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河南省林州市農村公路蜿蜒于山間
河南先后創建了省級示范縣5批55個,其中新安等10個縣(市、區)成功創建全國示范縣,數量與四川、山東并列全國第一,在6次“四好農村路”全國現場會中河南作了5次經驗交流發言。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實際和“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河南下發了《河南省“四好農村路”示范市創建工作指導意見》,正式啟動河南“四好農村路”示范市創建工作,2021年6月考評命名了焦作、濮陽、洛陽3個省級示范市,“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十三五”以來,河南累計完成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投資約390.9億元,新改建里程4.08萬公里,分別占全省總量的62.5%和66%;實施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安防工程3.1萬公里,改造危橋13.26萬延米,分別占全省總量的69%和69.2%;新建農村客運站亭站牌1.7萬余個,實現了建制村2公里范圍內候車設施全覆蓋。全省交通運輸脫貧攻堅“兩通”兜底性任務提前一年半完成,為所有貧困縣和貧困村順利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強助力,有效滿足了群眾“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美好愿景,切實履行了“小康路上決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的莊嚴承諾。
河南出臺了《河南省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強化縣級政府責任,促進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健全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體系,強化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從2021年起,省、市、縣三級公共財政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總額,按照2∶2∶6比例承擔,其中省直管縣按省、縣4∶6分擔。2022年起,燃油稅轉移支付資金將不再列支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等其他支出,必須專項用于農村公路養護工程。省、市、縣三級聯動,著力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累計建成農村公路標準化中心養護站96個,2068個鄉鎮建立管養站,村級成立管護室、養護協會或管養隊,實現了管養機構和人員的全覆蓋。全省創建農村公路文明示范路7200公里、美麗農村路12條215公里,林州市林石公路獲評2019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
河南累計創建了1個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試點、49個省級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試點,101個縣(市、區)達到“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標準,全省農村客運線路達到7401條,運營總里程29.4萬公里,城鄉客運覆蓋100%的鄉鎮和建制村,市到縣、縣到鄉、鄉到村和縣城公交的四級客運網絡基本建成,農村客運發展長效機制基本建立、服務品質明顯提升。全省縣級郵件處理中心106個,已投入運營的農村物流中心中縣級物流中心92個,已運營的鄉鎮綜合服務平臺有153個,建制村村級郵政網點4.1806萬個,農村物流建制村覆蓋率達100%。全省累計開通農村物流貨運班車線路1294條,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基本形成,“縣縣有分撥、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的目標基本實現。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業興”。未來,河南省委、省政府將從五個方向,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工作,瞄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加快實現中原崛起。
河南將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及新型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需要,根據國家和河南“十四五”時期農村公路重點建設任務,推動縣鄉公路提檔升級,鞏固提升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建設成果,加快推進通村入組道路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路網及通行能力。加強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危橋改造建設,加快農村公路縣鄉道安全隱患路段的治理。健全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監管機制,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信用評價機制,不斷提升建設質量。
河南將改變以往以建設為主的規模速度型發展模式,按照“因地制宜、經濟適用、綠色生態”的原則,全面提升建設品質。到2025年計劃建設農村公路4萬公里,基本實現縣(市)到鄉鎮通二級公路、鄉鎮到建制村通路面寬4.5米以上公路、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河南將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以加快補齊農村公路管養短板為重要內容,夯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責任,建立規范化可持續管護機制,加快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各市、縣交公路通主管部門將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全面做好路長制工作,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有力支撐。到2022年底,將全面建立覆蓋縣、鄉、村三級的農村公路“路長”組織管理體系,全面建立農村公路“路長制”管理模式,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農村公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河南省焦作市尚伏線大董莊節點游園

公路隧道干凈整潔
河南將緊緊圍繞示范創建這個突出亮點,按照“高標準、嚴要求、優中選優”的原則,在扎實做好省級和國家級示范創建的同時,積極貫徹“全域創建”“全域達標”工作導向,加快推動示范創建提質擴面,為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省、扎實做好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打牢基礎;將持續完善科學規范、長效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模式,加強縣、鄉、村三級養護機構設置和養護能力建設,提升養護專業化、機械化、規模化水平,通過“早養護、早投入”實現“壽命長、通行暢”;將加快推進美麗農村路建設,依托旅游景區、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資源,積極構建“一路一風景、一村一幅畫、一縣一特色”農村交通新面貌;將加強路域環境綜合治理,推進“路田分家”“路宅分家”,依法加大對各類涉路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持續鞏固提升“暢、潔、綠、美、安”的通行條件。
河南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產業轉型升級,深入謀劃農村公路與各類現代產業深度融合的“路衍經濟”發展新路徑,積極推行“交旅融合”“交郵融合”等模式;統籌各類資源和發展規劃,推動串聯鄉村主要旅游景點、主要產業和資源節點、中小城鎮和特色村莊的農村公路建設,打造一批高效連通集聚區、產業區、物流園的經濟產業路和精品旅游示范路、綠色廊道、景觀大道,積極推進公路驛站、觀景平臺、房車營地等服務設施的建設;鼓勵農村公路和鄉村旅游、產業園區等經營性項目一體化開發,拓展農村公路服務附加值,構建資源共享、要素互補、互促共進的多元融合發展體系,推動廣大農村地區實現“因路而興”“因路而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