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壽光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 董鵬飛


近年來,山東省壽光市干線公路蓬勃發展,形成以東西向文石線、壽濟線、田高線,南北向羊青線、大沂線“二縱三橫”的交通大格局。在不斷完善路網結構的基礎上,壽光市公路部門緊抓養護主業,進一步深耕細作養護管理工作,整體路況水平連年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公路保障。
實施精細化養護管理關鍵在人,壽光市公路部門通過學習培訓、參觀交流、技術練兵等手段,培養了一支專業豐富、技術過硬、嚴謹務實的養護管理隊伍。對一線養路工實行市場化管理,由具有資質的養護公司擇優錄用公路養護員,通過企業管理模式,提高養護人員自身競爭實力,以此提高干線公路養護質量。
突出抓好以路面病害為重點的日常養護,對路面坑槽、沉陷、擁包等病害較多的田高線岔河以西至東營界約40公里路段和服役時間長、路況質量差的部分路段,實行預防性養護,尤其是對于多發病害,盡快分析原因,找出根治辦法,做到“對癥下藥”和治早、治本,大大降低了安全隱患和施工成本。同時,將專業化程度不高的道路保潔全部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負責,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環衛一體化保潔模式。
嚴格落實橋梁管護的“四個一”責任人制度,對交通量大、超重車輛通行集中、服役年限長,以及二、三類橋梁和特殊結構橋梁為重點,認真做好所轄42座橋梁日常巡查和經常性檢查,及時掌握橋梁技術狀況,使在養橋梁全部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做好安全運營。
根據下達的養護目標,分路段制定養護措施,從前期路況調查、方案制定、施工組織、施工工藝等環節全過程參與,保障養護資金使用的科學性、合理性;施工過程中嚴把技術交底指導關、計劃執行進度關、施工過程規范關、試驗檢測質量關、現場安全管理關、生態環境保護關及計量支付驗收關,確保養護工程效率高、質量優。
組建成立了公路應急搶修隊伍,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并以惡劣天氣、突發事件應急保暢為重點,健全完善各類應急預案,隨時待命應對路上突發狀況。投資建設應急儲備庫1處,購置必備的防汛應急物資、除雪防滑材料,定期對現有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確保設備、物資隨調隨到,為公路安全暢通提供萬全的應急管理保障。
按照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和規范的要求細化各類資料,分門別類存放,科學合理地制定外觀展示及各類養護作業流程,形成統一規范和穩定的管理體系,為精細化養護管理科學開展提供保障。
公路養護工作貴在精細、重在品質,壽光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將繼續在“精度提升、細節突破”上下功夫,通過進一步加強精細化養護提升公路服務水平,實現養護工作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