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洪斌,肖傳文
(濟南廣播電視臺,山東 濟南 250014)
隨著電視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虛擬演播室場景設計的技術性和藝術性都有所提高。由于電視節目具有時效性特點,設計人員要在高制作量的前提下保證作品的高質、高效,這就需要一套規范的設計流程作為保障[1-2]。本文以《濟南故事》的虛擬演播室場景設計為例,闡述了虛擬演播室場景的設計流程及相關審美原則。
演播室場景設計和傳統的舞美設計類似,都需要為節目服務。為了避免設計師想當然的“閉門造車”,前期溝通尤為重要。設計師需要充分了解節目的形式和內容兩方面的制作需求,以確定演播室設計的風格走向[3]。形式方面包括節目的類別、節目的語言風格,設計師應盡可能地了解節目方心儀的設計風格。對于節目內容,設計師需要了解節目對于景區和景別的需求、節目的播報形式(單人或多人、站立或訪談)、節目中有無特殊圖表或虛擬植入需求、有無視頻開窗和連線需求等。
《濟南故事》是民生新聞節目其中的一個板塊,節目方要求演播室設計具有單人站播新聞區和實景再現兩大功能區。在前期溝通階段,設計師首先建議節目方找一些和節目風格類似的圖片作為參考,以便設計師能從節目方提供的參考圖片和語言表述中獲取有效信息,將信息整合,融入到自己的設計理念中,使最終設計能夠和節目需求更加契合,后期進入制作階段就會更順暢、少走彎路。
接到節目方的制作要求和參考圖后,設計師不能“依葫蘆畫瓢”、直接進入設計階段。和美術作品一樣,設計開始前需要根據要求制定配色方案。根據《濟南故事》節目的本土定位,結合城市和頻道特色,設計師選擇了泉水藍、荷花粉、柳葉綠三種顏色作為配色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濟南故事》節目的配色方案
對場景的設計風格和意境進行定位,決定著演播室設計風格的視覺走向。設計風格是時尚簡約還是穩重端莊,中式、古風還是現代、科幻,需要根據節目定位具體把握。
根據節目要求,結合樣片文稿,設計師將場景分為室內、室外兩個實景重建景區,室內為綜合演播室景區,室外為趵突泉及夕陽下的大明湖。室內演播室設計風格要求時尚大氣并帶有濟南元素,室外設計要求盡量還原真實場景并帶有詩詞意境。參考圖片及效果圖如圖2所示。

圖2 參考圖片及效果圖
設計元素是一個場景貫穿始終的旋律和靈魂,支撐著整個場景的構建。構思巧妙的設計元素更可以成為整個場景的點睛之筆。反之,設計元素的缺失也會導致場景看上去平平無奇、空無一物。
《濟南故事》的場景設計中,室內場景從泉水、荷花(濟南電視臺logo)、柳葉中提煉出曲線的圖形元素,結合黃金分割圖,得到一條完美的曲線。貼圖的設計也采用相似的手法,將圖形元素打碎重組,融合貫穿于最終的場景設計中。曲線元素和圖形元素的設計分別如圖3、圖4所示。

圖3 曲線元素

圖4 圖形元素
室外場景設計主要運用了能夠體現詩詞意境的設計元素。趵突泉部分在橋上展現了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趵突泉的汩汩泉水也貫穿始終。大明湖畔場景主要運用了鷗鷺、荷花及蜻蜓等設計元素,展現如夢令中令人沉醉的夕陽美景,如圖5 所示。

圖5 如夢令場景
確定了配色方案、風格意境及主要設計元素后,在正式進入建模階段之前,設計師需要將設計理念整理成一張創意草圖,以便向節目方闡述設計思路。由于三維設計軟件和虛擬演播室系統的技術特性,場景的制作過程相對復雜煩瑣,設計草圖便成為行之有效的溝通工具,避免了進入制作階段后大量修改和重復勞動造成的時間和資源的浪費。草圖可以是手繪,也可以用Photoshop軟件進行素材堆疊。形成的創意草圖如圖6所示。

圖6 創意草圖
規范的設計流程能夠使設計更加嚴謹,也能為后期制作環節打好基礎,使設計工作更為高效。
一套完整的演播室設計作品不但要符合規范的設計流程,更要遵循一定的審美原則。電視觀眾因年齡、性別、身份的差別,審美標準各有不同,但是在個性中必然蘊含著一些共性。基于這些共性,總結形成了場景設計的“審美原則”,主要包含以下三大視覺要素:黑白灰、近中遠、主色和配色[4-5]。
同其他視覺藝術一樣,黑、白、灰是決定畫面效果的三大要素。在黑白電視和默片電影時代,只要黑白灰的比例適當,就會得到相對理想的畫面效果。黑色調使用得當,會烘托出沉穩端莊的畫面氣氛,否則畫面會顯得昏暗壓抑。白色調使用得當,會給人高級簡約的清新感受,反之則顯得輕飄、空洞、不沉穩。灰色作為中間色,如果使用得當,有調節畫面、豐富細節的作用,反之則顯得畫面含糊雜亂,分不清主次。以《濟南故事》的設計過程為例,在進入貼圖烘焙之前,設計師首先渲染一張單色效果圖,在三維軟件中反復地調整燈光的照度等參數,使畫面的黑白關系更和諧。單色效果圖如圖7所示。

圖7 單色效果圖
一套完整的虛擬演播室場景應該包括近景(前景)、中景、遠景(背景)。合理地搭配近、中、遠三者的關系,能使畫面更真實生動且富有層次。
(1)近景(前景)。由于虛擬演播室可以實現虛擬前景的遮罩功能,因此在場景設計中,前景一般作為“遮擋物”遮擋在主持人前面,以豐富畫面的層次,增加設計趣味,如圖8所示。

圖8 近景示意圖
(2)中景。中景一般在畫面中與主持人平行的位置,多用于出視窗或者虛擬植入,如圖9所示。

圖9 中景示意圖
(3)遠景(背景)。遠景是指主持人身后的部分,作用是烘托氣氛、渲染場景。由于其在畫面中一般占用面積較大,所以顏色不宜過多,內容也不能過于雜亂。如《濟南故事》的設計選用大明湖的夜景以及含有柳葉、荷花、泉水為設計元素的幾何圖形作為背景,如圖10所示。

圖10 背景示意圖
對于定制場景的配色方案,設計師精心挑選的幾種顏色并不是隨意使用的,而要遵循主色和配色的原則。主色就是決定畫面色調冷暖的顏色,在畫面中的比例一般在70%~80%。主色可以是單一的某種顏色,也可以是相近的兩種顏色。配色是輔助、點綴畫面的顏色,一般為主色的補色或對比色,在畫面中的比例一般為20%左右。設計師在主色和配色的選擇中,要注意調整顏色的明度、飽和度及比例關系,使畫面在視覺審美方面更加得體。《濟南故事》的設計使用藍和粉兩種顏色組成畫面的主色調,使用柳葉的綠色作為配色,如圖11所示。

圖11 主色與配色
虛擬場景設計的審美原則是具有共性的設計理念。具體設計中,設計師需要根據節目的不同需求靈活使用。
虛擬演播室系統因其靈活高效、成本低廉的技術特點,如今正廣泛應用在電視節目制作中。規范的設計流程和審美原則可以使演播室場景設計工作有序開展、事半功倍。本文總結的設計流程和審美原則也同樣適用于在線包裝圖文制作,為濟南電視臺今后的設計制作提供了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