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澤宇
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指明了檔案工作的價值、意義以及新時代的奮斗方向。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重要批示,作為從事偽滿時期檔案研究的青年一代,必須對新時代工作路徑認真思考,創造性地發揮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承擔起保管好、利用好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的崇高職責,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
1 旗幟鮮明——致力資政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批示中指出:檔案工作存史資政育人,是一項利國利民、惠及千秋萬代的崇高事業。希望你們以此為新起點,加強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貫徹實施好新修訂的檔案法,推動檔案事業創新發展,特別是要把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史記錄號、留存好,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檔案工作是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的重要事業,基本性質就是服務性與政治性,作為檔案工作者的青年一代,最為基礎之要務就是深刻體悟信仰意蘊,旗幟鮮明地談政治,讓信仰跨越時空不會褪色,以此讓檔案工作發揮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1.1 體悟信仰意蘊
想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讓檔案工作發揮資政育人作用,青年檔案工作者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深刻體悟信仰意蘊。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盵1 ]誠然,在中國共產黨走過的一百年的歲月長河中,引領、鼓舞我們中華民族兒女干革命、搞建設的內在動力就是信仰,是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歷史向我們證實它值得我們仰視、信賴。然而,對于青年一代來說,沒有經過干革命、搞建設的時代,賡續紅色血脈,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了解血脈流淌的經路,安下心來學黨史、讀原著,了解信仰、走進信仰,才能深刻體悟這種強大的力量,鑄就信仰之魂、挺立信念脊梁,獲取精神上之“鈣”,不斷培植、時常滋養。
1.2 實現信仰的時空跨越
旗幟鮮明講政治,致力資政育人,對于青年檔案工作者提出的現實挑戰是創造性地實現信仰的時空跨越。在信仰產生的年代,一批批知識分子在時代的大變革下不斷比照推求,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做相應的分析,然后引領中華兒女一步步書寫百年黨史。對于青年一代的檔案工作者,做好信仰的傳承者,就必須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即讓信仰跨越時空,永不褪色。為此,最為迫切的要求就是將開發紅色資源,豐富精神譜系與不同受眾需求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在不同受眾體中都有具象化的指導性意義,以此使信仰更具現實性,思想體系更整體化、統一化。
1.3 發揮偽滿時期檔案資政育人的作用
以偽滿時期檔案為例,在研究過程中,首先以人物為切入點,關注楊靖宇精神、魏拯民精神、陳翰章精神等重要抗聯戰士的精神體系,讓信仰“落地開花”,具體且深刻地體悟東北抗聯精神的每一項構成因素,并將之具象、豐富,與不同受眾需求相結合,以史實對其加以深入解讀,才能讓廣大黨員、人民群眾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從檔案工作角度發揮信仰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的作用,資政育人,讓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與精神支柱惠及每一位中華兒女。
2 鑒貌辨色——著眼存史價值
檔案工作的首要價值在于存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中再次強調了檔案工作的存史價值。對檔案鑒貌辨色是新時代提出的挑戰性議題。
2.1 認清檔案“真面目”
所謂認清檔案“真面目”,就是指盡可能地了解每一份檔案的全部,并為其做“履歷表”。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檔案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經驗得以總結、規律得以認識、歷史得以延續、各項事業得以發展,都離不開檔案。而所有檔案能夠發揮其存史價值的最根本需求就是檔案工作者要認清檔案“真面目”。當然,隨著新時代檔案工作呈現出來源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載體更加多樣等諸多新特征,想要認清檔案的“真面目”絕非易事。為此,至少需要從兩方面作路徑上的轉變。一是“術業有專攻”。檔案工作不能一味希冀“全才”,需要“專才”作苦行僧般的專攻,切莫陷入“不識檔案真面目,只緣身在檔案中”的局面。二是深入全面了解檔案工作流程??嘈猩愕摹皵凳昴ヒ粍Α北仨毚蜷_眼界,了解檔案工作從接收、整理、開發至利用的整個流程,如此才能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賦予每一份檔案以“生命”的因素。
2.2 讓檔案研究工作成功“跨界”
檔案研究工作具有“跨界”的本質特點,絕非僅與歷史學、檔案學關系密切,可以說是交叉性學科。在為檔案史料做鑒貌辨色之時,要界定好它的“地理位置”,創造性地發掘與其他領域的關聯性因素,找到“契合點”,讓檔案研究工作成功“跨界”。
2.3 強化偽滿時期檔案的存史價值
以偽滿時期檔案研究工作為例,為能做到鑒貌辨色,著眼存史價值,首先主攻“是什么”。檔案蘊含大量史料,檔案工作者若能對其做認真梳理,便能夠提供系統性、權威性的史料支撐,厘清抗日戰爭史中的相關問題,為社會呈現出歷史原貌,檔案工作者有能力,也有責任還原“言必有出處”的抗日戰爭史。掌握“是什么”之后,創造性地將其與政治學、檔案學、歷史學、地理學、社會學、翻譯學等各學科結合,開展交叉學科的研究,使偽滿時期檔案真正發揮存史作用。
3 貴在知心——淬煉人文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在批示中再次強調了檔案工作的人民立場。每一個社會、每一個群體,都需要關于過去的知識來幫自己定位,形成共同體意識,也需要通過展望前景來確定生活的目標,激發奮斗的熱情。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文情懷是切實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靈魂性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2 ]同理,作為檔案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在檔案中解讀人心,讓人民情懷有“跨越時空”的能力,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關注檔案中的人間百態。
3.1 著意關注英雄人物
想要做到“知心”,不斷淬煉人文情懷,要著意關注英雄人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表達對英雄人物的崇尚之情,賡續紅色血脈必然要求我們深入認識英雄人物對歷史的前進進程的重要作用,為此要做到了解英雄人物的成長過程、情感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將心比心”地找差距,作分析,編輯出版高水準通俗讀物,讓當下人民群眾對英雄人物的精神體系產生情感共鳴。
3.2 放眼觀察“蕓蕓眾生”
想要做到“知心”,不斷淬煉人文情懷,要放眼觀察“蕓蕓眾生”。檔案“海納百川”,包羅萬象,不僅有英雄人物在引領時代,還有普通百姓參與其中,他們共同對整個時代發揮重要作用,蕓蕓眾生的思想同樣應該是我們關注的對象。因此,新時代的檔案工作要求我們將人民群眾立場貫徹到底,向每一位時代的參與者投去目光,更加全面地了解歷史。
3.3 加深了解偽滿時期檔案中的各類人物
以偽滿時期檔案工作為例,要做到“知心”,淬煉人文情懷,必須要將自己放入歷史之中,以歷史人物的思想分析其情感變化。比如,對反映楊靖宇事跡相關檔案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除了史實上的考證,更為重要的是分析他的性格養成過程,以及楊靖宇精神產生的必然性,以及當時他對人民群眾情感變化的影響程度,找到其對現實人物奮進新時代的指導性意義,做到情懷上的傳承。再如,偽滿時期檔案在記錄抗聯戰士戰死沙場的同時,同樣有“蕓蕓眾生”生活實態方面的點點滴滴。據此,我們必須能夠放眼觀察到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是如何從懵懵懂懂,到民族意識勃發,繼而與英雄人物“呼應”,共同創造歷史的過程??傊?,在檔案工作中不能僅有片段的記錄和干巴巴的數字,要理解歷史人物的處境,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切忌疏遠感與冷漠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一代代中國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作為青年檔案工作者,新時代檔案工作大有可為,每一位青年都應該放眼新時代,深入學習體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批示精神,承擔新時代的檔案工作的新使命,以史為鑒,遠觀未來,積極作為,創造性地實現檔案工作的政治屬性、社會屬性與文化屬性,譜寫最美的奮斗姿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1日).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347.
[2]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二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8年5月4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2018:17.
(作者單位:吉林省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