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聶武生
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和球公開賽西寧站(西部)于2019年10月開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首次參與此項目并派3支農民和球運動隊參加比賽。為助力文化潤疆,增強各民族對祖國認同、對中華文化認同,自治區(qū)體育局黨組決定在自治區(qū)體育局對口的南疆伽師縣、巴楚縣 “ 訪惠聚 ” 工作隊和深度貧困村 “ 第一書記 ” 所在的17個村普及推廣和球運動。2019年8月至9月底,筆者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體育局群體處委派,在伽師縣江巴孜鄉(xiāng)和巴楚縣紅海鄉(xiāng)、阿拉格爾鄉(xiāng)開展和球項目推廣工作。
和球運動,是一項兩男兩女混合組隊,隔網對抗,手腳并用的安全時尚、觀賞性強、簡單易學的球類項目,它由中國體育工作者姜世才創(chuàng)新發(fā)明,該項目傳承了中國唐代隔網蹴鞠游戲,又融合了西方現(xiàn)代競技體育規(guī)則,是具有中華文化內涵的現(xiàn)代民族體育運動。
和球運動,承襲東方自然、和諧的文化理念,兼容并蓄了世界多種多樣的文明,集多種運動項目優(yōu)點于一體,追求 “ 和于身、和于人、和于自然 ” 最終達到 “ 和而樂 ” 的境界。2015年7月,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將和球列為中國企業(yè)體協(xié)全民健身推薦項目,2019年7月,第一屆中國和球公開賽正式啟動,成為 “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 ,推進落實《 “ 健康中國2030 ” 規(guī)劃綱要》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球運動,是擊球時可用手或腳,好看、好玩、易學的新興民族體育項目,和球項目在新疆全民健身活動中的開展,符合邊疆地區(qū)民眾擅長排球運動和喜愛足球運動的區(qū)情,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各民族群體中開展此項目,不僅體現(xiàn)了全民健身運動的廣泛性、男女隊員運動參與的平等性,還可以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使用,又能在可發(fā)揮自己特長的技術動作中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同時,在競賽中,不僅培養(yǎng)了團結協(xié)作、勇于拼搏的精神,還促進了各族群眾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感情,達到了民族團結教育的目的,不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筑牢基層村民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和球運動作為一項全民健身運動項目,與其他項目一樣,對人體的呼吸、運動、內分泌、神經等系統(tǒng)都起到了積極的調節(jié)作用,不僅強健了骨骼,還提高了身體的運動協(xié)調能力,尤其是靈敏性,在擊球時要做到眼、手、腳的協(xié)調配合,參與和球運動的村民普遍反映:這項新興的運動項目令人耳目一新,好玩易學,而且比較時尚;不想當觀眾,想積極參與其中;老少皆宜,手腳并用,難度不大;提高了應變能力,干農活效率更高了;這項運動的開展提升了村民建設新農村文體活動的活躍氛圍。
村民在農閑時參與和球運動,吸引了不少觀眾,由于和球運動的規(guī)則可以手腳并用,參與者大都注意力集中,認真對待每一次擊球,也有因初次接觸該項目而手忙腳亂,做出滑稽動作的;也有興趣盎然,躍躍欲試的;也有不服輸,克服困難,相約再戰(zhàn)的;運動場上有歡聲笑語也有吶喊助威,村民在一天的勞作后也得到了放松,緩解了生活壓力,通過三五好友相約或附近鄉(xiāng)村的比賽,和球運動進一步促進了人際交往,提高了團隊凝聚力。閑暇時,約打球約健身,已逐漸變?yōu)檗r村文體活動的新風尚。
和球運動的規(guī)則規(guī)定:每隊最多四次擊球(攔網除外),其中上肢(肩部以下至手的肢體,不含肩部)擊球最多二次。這就使得腳也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最多四次用腳踢球,在球隊成員團結協(xié)作下,還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各自隊員的優(yōu)勢:有的隊員擅長網上手部進攻,有的隊員擅長在風流眼的腳部進攻。同時,四次擊球規(guī)則也使得隊員們在發(fā)揮自己優(yōu)勢的同時講究團隊戰(zhàn)術,果斷把進攻機會留給時機及位置最佳的隊員。
球隊運動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它追求 “ 和于身、和于人、和于自然 ” 最終達到 “ 和而樂 ” 的境界。和球之道的思想根基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和合文化,中國和合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xié)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和球以 “ 禮 ” 為先, “ 抱拳禮 ” 是和球禮儀的代表,蘊含著競爭與尊敬相和諧。村民們每次在比賽前后都遵循比賽規(guī)則,嚴格履行比賽禮儀,以禮始以禮終,和球比賽不僅是時尚的運動、增進身體健康的運動,也是自我修養(yǎng)的提高以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自身不斷達到平衡,相互協(xié)調統(tǒng)一的過程。村民們在禮儀中也互相學習到了做人的道理,處世的胸懷,也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只有相互學習,相互溝通才能共同進步,共同創(chuàng)造未來的美好生活。
和球比賽,四對四,每隊上場隊員為四人,兩男兩女,和球運動追求 “ 男女平等,陰陽和合 ” 。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社會和諧離不開廣闊農村的社會和諧。在新疆偏遠農村仍然殘留一些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和球運動打破了性別界限,促使男女隊員同場競技,他們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發(fā)揮著各自的優(yōu)勢,女性的柔美細心,男性的剛強果敢,都在和球運動中顯露出來,大家集思廣益,運用戰(zhàn)術,相互配合,不斷優(yōu)化技術組合,將本方隊伍的長處不斷發(fā)揮出來,在比賽過程的斗智斗勇中,和球運動增進了男女友誼,促進了男女平等互助,同時也是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
語言表達不清,溝通不暢,不利于當?shù)亟洕陌l(fā)展、科技的進步、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繁榮,不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新疆農村開展的和球運動不僅男女搭配,而且民漢組合同場競技,不僅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的文化溝通交流,同時還進一步促進了各族村民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性。在比賽中除了默契的眼神和手勢,還有隊友之前相互的鼓勵和提示,不斷在語言溝通中信任彼此,激勵彼此,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隊員提高國家通用語言的能力提升較快,一場比賽下來,又強化了一些常用口語,使大家的溝通越來越順暢,效果越來越好,比賽打得越來越起勁。
當前,社會競爭激烈而復雜,若沒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tài),沒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沒有敢于拼搏勇于競爭的意識,沒有融入團隊,引領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是很難在全面競爭的現(xiàn)實社會中,去修于心,善于身,立于業(yè),樂于身的。而和球就是一個極好的模擬平臺,可以演練、體會、積累、提高那些在現(xiàn)代社會競爭所必需的心理、身體、意識、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加速自己的社會化進程。和球運動的開展,使廣大村民不僅增強了體質,培養(yǎng)了運動愛好,還鍛煉了意志,教會人們如何面對困境、面對不利局面,甚至直面失敗,唯有堅定信心,敢于拼搶,勇于擔當,不斷超越自我,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面對新農村建設,面對脫貧攻堅戰(zhàn),和球運動促使廣大村民凝心聚力、克服困難,不等不靠,積極動手創(chuàng)建自己幸福家園。
當前,隨著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不斷深刻解讀,促使新疆農村民族團結教育的途徑也需要結合當?shù)鼐唧w實際情況和村民特點進一步豐富、完善,在邊疆貧困村鎮(zhèn)中開展此項運動,對各族村民文化交流是有益的補充,也是在推進落實《 “ 健康中國2030 ” 規(guī)劃綱要》中,創(chuàng)新性運動項目的實踐研究,在維護民族團結、助力體育扶貧、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必將發(fā)揮重要作用。
以國家體育總局大力推廣的新興民族體育項目——和球運動為契機,通過在新疆農村全民健身中的開展,探究新疆民族團結進步的創(chuàng)建載體和開展方式,使和球項目發(fā)揮其獨特魅力。通過和球運動,促進各族村民間的運動技能交流、情感交流和文化交流,在充實基層文體活動載體中,提高村民體育素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團隊意識,走出封建思想束縛,積極參與有意義的文體活動,使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結合,不斷筑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