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邯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維明南大街支行 河北石家莊 050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開始在我國出現并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我國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此時代背景下,各各行各業都開始積極進行產業轉型,城市的商業銀行也不例外。現就詳細探究互聯網北極光下城市商業銀行如何進行轉型與營銷。
城市商業銀行是我國銀行金融體系中的一部分,其前身為20世紀80年代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而成立的城市信用社。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信用社開始自我變革,逐步轉變為城市商業銀行,為城市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保障[1]。
作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城市商業銀行有以下三個特點:
1.2.1 城市商業銀行的總體規模較小
城市商業銀行絕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扶持的,受地域條件限制,總體規模并不大,屬于地方銀行,在我國銀行業中屬于中小銀行的范圍之中。
1.2.2 城市商業銀行發展依賴性大
城市商業銀行受地方經濟的影響較大,在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集中程度和經營績效均高于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東部地區中小民營企業數量多、盈利水平高,地方財政收入高,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迅速。
1.2.3 城市商業銀行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
城市商業銀行成立初期主要是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扶持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和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服務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商業銀行對自己的市場定位開始模糊,開始跟大銀行搶客戶、搶資源、搶項目,對自己的市場定位搖擺不定,城市商業銀行自身治理體系不完善,嚴重阻礙了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2]。
在銀行金融業中,城市銀行又被稱為“第三梯隊”,是繼國有和股份制兩類商業銀行之后又一銀行隊伍。城市商業銀行的主要目的是為地方經濟的發展籌集和分配資金,以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現階段我國銀行業的發展仍然是以四大國有支柱性銀行為主導,但是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為我國銀行業注入進了新鮮血液,為銀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局面,有利于銀行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為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打破了原有在計劃經濟下國有銀行的壟斷局面,促進銀行業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產品的不斷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銀行業之間的競爭,但同時為商業銀行更好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更新換代的進程不斷加快,互聯網也不斷地與金融體系相融合,產生了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影響,競爭主體更加多元化,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不斷加劇,這些競爭主體大致分為兩個部分:金融機構的競爭和非金融機構的競爭。一方面,城市商業銀行主要服務于地方經濟和小微企業,它整體規模較小,既受國內四大銀行的制約,又受國際銀行的影響,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目前進展緩慢,處境并不樂觀。另一方面,互聯網經濟催生了第三方支付的興起。微信、支付寶支付已日漸成為人們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移動支付憑借其方便、快速的支付方式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而作為城市商業銀行而言,由于創新能力有限,創新產品不足等原因,想要跟上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節奏還有一定的難度,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時代下非金融主體的興起對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具體表現如下:
2.1.1 來自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主要來源于商業銀行之間競爭。商業銀行,始終是我國銀行業的生力軍,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崛起和手機銀行、網銀的普及,商業銀行的線上業務迅猛發展。而城市商業銀行雖作為我國商業銀行中的后起之秀,它整體規模仍然較小、發展動力不足,在互聯網經濟體系下受到的競爭壓力相對較大。
2.1.2 來自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有一部分來自于小額貸款公司。通過小額貸款公司申請貸款可以避免各項復雜的手續,甚至不需要抵押任何資產憑證。因此,小額貸款公司憑借其門檻低、貸款程序簡捷、放款快等特點在小微企業的貸款業務中迅速占領市場,進一步擠壓了城市商業銀行的利潤點。
2.1.3 來自非金融機構的競爭
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非金融機構的競爭主要來源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現如今,人們出行常用的支付方式往往以便捷快速的移動支付為主,使用銀行卡支付或者現金支付的人越來越少,而城市商業銀行受第三方非金融機構的影響,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2.1 顧客消費行為發生變化
伴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背景下的城市商業銀行的客戶消費行為也隨之發生變化,智能設備的廣泛普及推動著人們的消費模式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網上購物,線上消費甚至成為中國大部分地區人們消費的主要方式,網上消費有利于突破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提高消費的便利性,進一步刺激人們的消費需求。通過線上消費的人數逐日劇增,顧客消費行為發生改變,使實體銀行業受到一定的沖擊。
2.2.2 客戶對支付方式的要求更高
過去,人們的支付方式主要以現金支付和刷卡為主,支付程序復雜、時間長,出現錯誤糾紛的可能性大,客戶對銀行工作服務的評價較低。伴隨著移動支付方式的蓬勃發展,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不斷興起,人們支付更加方便快捷,科技的進步正在逐步改變人們的支付方式,人們對銀行的依賴度有所降低,無卡消費逐漸成為消費主流,第三方移動支付方式成為更受人們喜愛的消費方式,客戶與銀行之間的聯系發生了巨大變化,使得城市商業銀行進行網點撤并,實體網點數量呈現收縮態勢,造成這種形式的原因一方面離不開傳統銀行業自身缺陷,另一方面是受互聯網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新型支付方式的沖擊。
因此,各大商業銀行爭相推出“掌上銀行”業務,優化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的用戶體驗,為的是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體驗感。
雖然第三方支付是為補充銀行結算業務而產生的,但是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移動支付交易場景大范圍的出現,很多客戶為了交易的方便快捷轉而采用第三方支付方式,移動支付也可以幫助客戶更方便地查詢交易信息。與此同時,互聯網信息技術形式之下,移動支付更趨于人性設計,支付流程更加方便、快捷,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可以采用移動支付方式,移動支付所具有的這些優勢使得它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交易行為場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直以來,城市商業銀行的業務較為單一、客戶群體較為固定,面臨著其他銀行業的競爭壓力較大。受互聯網金融經濟的影響,城市商業銀行為謀求更好的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逐步開始走自我完善創新轉型發展之路,推出各種各樣的客戶定制服務,多方面考慮客戶需求,拓展多樣化的業務產品。
傳統商業銀行在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時,一般遵循“二八定律”即在20%高質量客戶身上投入80%的金融資源。從金融產品的營銷方式上來看,金融產品主要是通過相關客戶經理向顧客推薦的,無法全面了解客戶需求,而且人工成本高、效率低。而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商業銀行將互聯網與金融產品有機結合,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深入挖掘客戶喜好,為客戶提供更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這些金融產品大多存取靈活,辦理手續簡單,流動性強。金融產品線上化、數字化極大地節省了客戶的時間,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現今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傳統城市商業銀行業務營銷人工成本高而工作效率較低,因此越來越多的線上營銷模式大規模展開,營銷渠道也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利用網絡媒介進行營銷服務,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的深度挖掘,使客戶能夠更快速清晰地對各方信息進行比較,選擇出最好的、最適合自己需要的金融產品,也讓客戶更能感受到信息產品的多元化。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城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制定差異化的發展戰略改善銀行發展中面臨的困境。結合大數據信息云計算的技術手段,快速便捷的收集相關市場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找準市場方向,利用簡單但又有差異的產品明確市場定位,塑造新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的客戶。要不斷完善銀行自身的缺陷,加大對銀行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把握好每一位客戶的需求,精準的解決銀行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有效地促進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3]。
城市商業銀行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必須對產品信息進行明確的定位,結合所處地區城市的發展水平和區域內客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產品,而在互聯網背景下,數字化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所關注。城市商業銀行要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對人們所感興趣的產品進行深入分析挖掘,同時利用好自身與地方政府密切聯系的競爭優勢,推出一系列符合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提高數字化產品的相關利率,簡化購買相關產品的手續,增強產品的流動性設計,為城市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市場獲得優勢地位。
互聯網背景下的城市商業銀行在鞏固線下渠道建設的同時,要積極利用運用先進的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手段強化線上渠道建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經營方式,加快強化線上渠道建設,以為客戶服務為主,建立相應客戶的數據庫,通過對客戶信息資料的分析,給予客戶最方便的服務體驗,不斷推陳出新,解決銀行發展中所面臨的困難。同時要立足本地城市商業銀行所覆蓋的客戶群,不斷突破視覺的限制,利用線上互聯網的優勢,建立以線上渠道為主線的渠道創新,拓寬和增加移動支付的方式,不斷提高城市商業銀行自身的工作效率,逐漸縮短業務辦理流程所耗費的時間,減少客戶的往來奔波,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加速城市商業銀行渠道的轉型發展。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各行各業都不能脫離這個大數據時代的浪潮,城市商業銀行當然也不例外。本文通過對互聯網背景下城市商業銀行的轉型與營銷策略研究,提出了在信息技術時代下,城市商業銀行需要把握住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促進城市商業銀行更好更快的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城市商業銀行高度重視互聯網技術的運用,采取正確的方針策略,城市商業銀行必將在新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