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承德市婦幼保健院 河北承德 067000
統計工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工作,統計數據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的重要依據。數字很重要,體現的是方針,反映的是政策,承載的是責任,影響的是決策[1]。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統計工作,接連出臺措施健全統計管理體制,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把好統計工作生命線關口。通過完善相關統計法律制度,防范和嚴懲統計工作中出現的弄虛作假不當行為,進一步加強對統計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引導企業單位轉變思想,積極適應新形勢下的統計管理新模式,充分發揮統計基礎性綜合作用。在信息化的不斷推動下,統計工作實現了由數據加工報送的內涵型向服務管理的外延型轉變,統計工作者由原來相對封閉的單一崗位工作向技能融合增值服務轉變,統計方法、統計手段等統計工作的不斷革新,促使統計工作質量獲得了明顯提升,統計數據對社會發展的數據支撐意義更加突顯。
隨著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技術進步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著企業的未來發展。統計工作不再是簡單的自下而上的數據匯總,統計過程也不再是手工整理錄入,統計數據的同比、環比等指標的指向意義相對淡化,但統計工作仍然是經濟動態的“風向標”。一方面,統計數據作為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容易被法律意識淡漠的官員利用權力這只“無形的手”擾亂數據質量,統計工作真實性受限,影響了統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另一方面,統計數據因其樣本量大、數據處理繁雜等特點,往往使統計工作者陷入應付日常工作,忽略對新形勢下統計信息技術的學習和統計創新的思考,忽視了信息化對統計工作變革帶來的巨大影響,統計工作轉型速度過慢,導致統計工作為企業發展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遠遠不夠。
統計數據既是醫院報送的法定義務,又是醫院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統計數據的質量關乎政策利導,但在醫院匯總數據的過程中發現,部分醫院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較低,統計工作無統一標準,統計手段科學性較差,統計崗位工作人員專業素養不高,醫院ERP系統中未涵蓋統計工作職能,統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不能兼顧,無問題反饋機制,數據安全漏洞等問題,都嚴重影響著統計數據的質量。
標準化是信息系統搭建的重要原則,在推進系統集成過程中,頂層設計嚴密周全,注意考慮醫院的特殊環節,將醫院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增強其適用性,通過細分統計口徑、統計范圍、采集周期、計算方法等,增強統計指標的規范性、合理性和科學性,提高統計人員系統使用的可操作性,給統計工作人員“減負”。
在以往醫院信息管理期間,一般是以紙質檔案為主,對各項檔案進行分類型保存和管理,放置于各項的檔案袋內,儲存于醫院檔案庫內。在需要找尋相關檔案的過程中,是依照存放的時間和名字進行查找的,這是以往的信息管理工作。而在科學技術不斷改進和創新的背景下,電腦和計算機網絡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應用,醫院工作內也添加了較多的高科技設備,現有的醫院統計工作是以電腦匯總為主,并且各項軟件系統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這就要求醫院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健全醫院統計體系,將信息統計系統的優勢體現出來[2]。
在規模較大的醫院中,每日門診及其住院患者數量可達千余人,為提升患者信息錄入以及病例統計工作的效率,醫院可引入信息化數據統計系統,包括門診與住院病案管理系統,能夠準確收集到就診患者的各項數據信息,進而為后期的診療服務統計、財務績效核算等提供重要依據。在引入信息化數據統計系統后,醫院便可對各科室的整體工作流程進行系統性監控,利用系統中的自動化數據分析功能,自動生成各科室的績效數據及其他必要數據,大大降低人工統計所耗費的勞動成本。
信息化數據統計系統在醫院財務科的應用可體現在:①費用收繳。完善并利用門診自動繳費功能,患者可實現自行繳費,以縮短窗口排隊等候時間;可將生成的財務數據直接遞送至財務科,便于患者辦理住院手續與出院費用結算,降低出入院窗口人員工作量。②藥品耗材等日常管理,規范藥品耗材采購入庫、調撥領用、庫存盤結等流程。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包括醫療業務收入歸集、成本占比統計、收支結余概算、績效核算發放等。
在推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程中,國家層面通過權衡醫保患三方利益,實現費用和質量的均衡。對醫保局而言,實現基金不超支、使用更高效、管理更精準;對醫院而言,達到診療更規范、支出得到補償、技術得到發展;對患者而言,得到高質量的醫療付費,負擔減輕,結算更為便捷[3]。要求各級公立醫院及其醫保部門,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建立完善以醫療機構病案首頁、疾病診斷編碼等為基礎的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信息化管理與結算模式。
總之,在信息化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背景下,醫院領導應正確地認識到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提升醫院診療效率中的作用,明確信息化數據統計系統在醫院病患數據、藥品統計、數據分析中的重要性,將實現醫院全面信息化建設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斷增強醫院的信息化技術實力,以此提升醫院的整體診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