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
(山東省肥城市畜牧獸醫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山東泰安 271600)
近年來,隨著我國養豬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豬氣喘病也呈現上升趨勢,引起該病發生原因主要受飼養管理和疾病因素的影響。
豬氣喘病在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較差的豬場發病較多,飼養管理因素主要體現在:①豬舍防寒差,尤其是春季和冬季天氣寒冷,未做保暖措施。或者為了保證豬舍的溫度適宜而忽略通風,通風條件差,空氣質量下降;②飼養密度大。部分養殖場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豬舍的飼養密度過大會導致潮濕擁擠;③天氣驟冷或者忽冷忽熱使豬群的呼吸道防御機能下降,容易誘發此病;④飼喂豬群霉變的飼料,導致霉菌毒素在體內積累,引發肺炎;⑤受到突然更換飼料、分群、分舍、長途運輸等產生的應激反應的影響,致使豬的抵抗力下降,容易發生該病;⑥異地引種或者運輸頻繁,加上檢疫不嚴格,容易將攜帶病原的隱性感染豬帶入本場。
豬氣喘病的發生也會受到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支氣管炎、豬曲霉菌性肺炎等疾病的影響,受到這些疾病的繼發感染會加重病情。
豬氣喘病的病原是豬肺炎支原體,屬于革蘭氏陰性菌,無細胞壁,具有桿狀、環狀、點狀和球狀等多種形態。該病原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常用的化學消毒液就能將其消滅。它對青霉素、磺胺類藥物和鏈霉素不敏感,但是對土霉素、壯觀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等敏感[1]。
豬氣喘病只感染豬,且不分品種、年齡和性別,但本地豬較外地豬易感;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易感程度最高,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較高,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母豬也易感;成年豬和公豬多呈慢性或隱性感染。
該病的傳染源是病豬和隱性感染豬,病豬會向周圍環境中不斷排毒,對同欄或同槽的健康豬造成威脅[2]。特別在通風不良和豬群擁擠的豬舍內最易流行。豬肺炎支原體排出體外后經由呼吸道傳染,健康豬吸入病原后就被感染發病。
新老疫區的流行方式不同,新疫區常呈暴發性流行,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呈現急性經過。老疫區常呈慢性經過或隱性感染,癥狀不明顯,病死率較低。該病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是在多雨、寒冷、潮濕及天氣驟變時發病率上升。
根據臨床癥狀的不同,此病可分為急性型、慢性型和隱性型。
此類型多發于新發病的豬群,以斷奶仔豬、妊娠后期母豬和哺乳母豬多發,病程為1~2 周。病豬表現為精神不振、頭下垂、伏臥在地,一般體溫正常,呼吸次數劇增(達60~120 次/min),并有明顯的腹式呼吸,呈犬坐姿勢,咳嗽次數少且低沉[3]。
如果病豬伴有繼發感染,那么會加重病情,病豬有嚴重的呼吸困難,體溫升高至40℃以上,張口伸舌喘氣,鼻部流出漿液性液體,不愿臥地,病豬常因窒息死亡。此類型的病死率很高,耐過后可轉變成慢性型。
此類型一般是由急性型轉化而來,常見于老疫區的育肥豬、架子豬和后備母豬,病程可達2~3 個月甚至半年。主要癥狀是咳嗽,初期是干咳,后變成連續痙攣性咳嗽,在進食后、氣溫驟變、運動時咳嗽較為明顯。隨著病情的發展,病豬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程度輕重與飼養條件和氣候變化相關,但食欲和體溫變化不大。感染時間長的仔豬會出現身體消瘦、背毛粗亂無光澤、仔豬生長停滯等癥狀。病死率不高,但容易發生繼發性感染。
此類型常見于老疫區,多見于成年豬和公豬,通常不表現任何臨床癥狀,身體狀況良好,生長發育也幾乎正常,偶爾出現咳嗽和氣喘,但是會長期帶毒并向周圍環境排毒,且通過X 線檢查時可以看出有肺炎病灶。隱性型可由急性或慢性型轉變而來,也可因飼養條件惡化和天氣驟變而暴發。
雖然現在的交通便利,但是豬場如果有自繁自養的條件,最好不從外地引種,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排除從外地購入帶毒豬的可能。如確實有要從外地引種豬種的需要,應該加強引進豬種的檢疫,并且隔離觀察3 個月,在觀察期間可以選擇3~4 頭健康仔豬進行混養,觀察癥狀。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利用X 線檢查,確定不患病。總之,一定要嚴格引種,確定所引進的豬種的健康安全。
對于從未發生過豬氣喘病的豬場來說,一定要加強飼養管理進行預防。平時要進行豬舍的清洗和消毒,以消滅病原。在消毒時要做到全面,除豬舍、活動場地、飼養用具等需要消毒外,外來車輛、進出生產區的人員等也需要嚴格消毒。消毒劑的選擇不可盲目,最好選擇刺激性小、高效、廣譜消毒劑,并兩種以上消毒劑交替使用,增強消毒效果,有效消滅豬肺炎支原體。控制飼養密度,如果豬舍內的飼養密度過大,不僅會造成豬群擁擠,增加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且還會降低舍內空氣質量。加強通風,適宜的通風可以改善舍內空氣質量,保持舍內的空氣新鮮。特別是天氣寒冷季節,如果忽視通風,無疑會造成空氣質量差,增加豬群感染疾病的幾率。改善豬舍內的衛生條件,及時清除豬舍內的糞便和雜物,包括墻壁等角落,一律打掃干凈。適時控溫,始終保持豬舍內的溫度適合豬群的生長,避免忽冷忽熱或者天氣驟降時對豬群造成不良應激。保障飼料的安全,不可購買質量低劣、霉變的飼料,也要加強飼料的存放,做好滅鼠、防霉、防潮等措施。另外,還要根據豬群的生長需要來調整飼料營養配方,使豬群得以良好生長,提高機體抵抗力。
通過豬支原體肺炎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豬氣喘病的發生,常用的疫苗有弱毒苗和滅活苗,弱毒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內,滅活苗采取肌肉注射,2mL/次。豬場應根據疫病發生情況制定科學免疫程序,如仔豬需在入欄時首免,1 個月后加強免疫1 次;種豬在6 月齡首免[4];種豬和后備豬每年春秋接種1 次。
如果豬場因飼養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豬氣喘病的發生,那么一定要積極進行藥物治療,通常使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可有效殺滅支原體。治療該病常用的藥物有泰妙菌素(休藥期為10d)、林可霉素(休藥期為5d)、鹽酸大觀霉素鹽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無休藥期)等[5]。每種藥物的使用劑量和療程不同,使用時要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進行。中藥制劑有定喘散和魚腥草。
豬氣喘病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與飼養管理不到位有關,導致豬群受到病原菌的感染而發病,所以在飼養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管理,做好每一項飼養工作,只有如此才能避免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