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磊
(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馬陵山畜牧獸醫站江蘇徐州 221421)
牛病毒性腹瀉屬于急性傳染性疾病,也被稱為黏膜病。牛羊豬感染后,其臨床癥狀表現有異同之處,通過有效的鑒別診斷,準確判斷病情,予以針對性的治療,幫助患病畜禽更快恢復健康,減少損失。
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可感染于多種畜禽動物,如:牛、羊、豬等,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是患病及帶毒動物。健康或者易感動物直接接觸病畜、糞便、分泌物或者間接接觸被污染的飼料、草料、飲水、槽具后均可導致患病。呼吸道、消化道以及胎盤是病毒的主要感染方式,病毒感染任何年齡、性別、品種的牛、羊、豬,并且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其是在冬春季節,是該病的高發期[1]。
首先,牛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后,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病牛有7~10d 的潛伏期,潛伏期過后發病,出現高燒,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發病后3d 口腔黏膜糜爛并逐漸壞死,流涎,呼氣有惡臭味,水樣狀腹瀉,糞便中夾雜黏液,有惡臭味。癥狀嚴重的牛由于腹瀉導致脫水,極易死亡,懷孕母牛患病會出現流產現象,即使產下牛犢也大多有先天性缺陷。慢性病牛體溫略高,鼻鏡糜爛,眼角流出漿液性分泌物,趾間皮膚出現糜爛,頸部耳后皮膚有皮屑,呈間歇性腹瀉。
其次,病死牛病理變化表現為消瘦、脫水,皮下組織充血、出血,鼻黏膜充血,消化道出現水腫和彌漫性充血病變,十二指腸呈點狀出血,腸道內有大量黏液及氣泡。
最后,診斷方面結合病牛臨床癥狀表現及病理變化即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可采用電鏡檢查、PCR 技術等,以電鏡檢查為例,選取病死牛病料進行染色,利用電鏡進行檢查可以發現胞漿、空泡、擴張的內質網內出現病毒粒子。
首先,羊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病毒,亦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病例,病羊發病急,先腹瀉再高燒至40℃左右,精神不振,無食欲,嚴重的食欲廢絕,咳嗽,呼吸不暢,心跳頻率明顯加快,糞便呈水狀或絮狀并帶血。口腔黏膜潰爛嘴角流涎。懷孕母羊患病后流產幾率較高。另一種是慢性病例,病羊體重下降,呈持續性腹瀉,嚴重影響出欄率[2]。
其次,患病羊病理變化表現為皮下脂肪發白,肌肉不飽滿,肝腎肺等多個部位器官出現明顯的充血、腫脹現象,嚴重的會出現結節性壞死。
最后,病羊診斷結合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可初步確診,如需確診需進行實驗室檢查,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血清中和試驗、病毒分離試驗等。以病毒分離試驗為例,病毒分離后培養菌株,分離出BVDV 病毒即可確診。
首先,豬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后,不同日齡的豬其癥狀表現不同,幼齡仔豬患病后癥狀嚴重,并且死亡率高,尤其是7 日齡內的哺乳仔豬,一旦患病死亡率高達100%,會出現水樣狀腹瀉,顏色呈綠色,有的呈黃色,有惡臭味,并且夾雜著一些凝乳塊,嘔吐。成年豬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癥狀輕微,僅表現為水樣腹瀉、食欲下降、生產性能下降等,及時治療治愈率較高。哺乳期母豬患病情況下,泌乳量、乳汁質量均會下降,影響正常哺乳,無法滿足仔豬生長需求。懷孕母豬患病后,腹部壓力增大,易于出現流產及死胎等現象,即使產下仔豬也大多是僵尸胎。
其次,病死豬病理變化表現為:胃腸道及消化道出現明顯的病變,哺乳仔豬胃部有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塊,小腸腸壁呈透明狀,后腸段內容物呈灰黃色、灰褐色,小腸黏膜脫落并出現充血及出血等癥狀。
最后,在診斷方面,常用的試驗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分離試驗、PCR 技術等,兩者均具備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當前在豬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的診斷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對于牛羊豬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病毒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藥,為減少損失,降低死亡率,需結合病畜臨床癥狀表現對癥治療。首先,可采用西藥治療,靜脈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青霉素2~3 萬IU/kg·bw+VC30mL+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地塞米松10mg,1 次/d,連續注射3d。為糾正病畜脫水及電解質平衡,在輸液、糾正酸中毒的同時,可服用鞣酸蛋白等收斂止瀉類藥物,為避免出現繼發感染現象,應配合使用磺胺類藥物及土霉素等廣譜抗生素。其次,可使用中草藥治療,中獸醫治療牛羊豬病毒性腹瀉,應遵循健脾燥濕、滋陰生津、清熱解毒、調整胃腸機能的原則,取黃連30g,甘草、半夏、炒白術各40g,柴胡、黃芪、生姜、訶子、白頭翁、茯苓、檳榔、連翹各60g,黨參80g,外加10 枚大棗,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浸泡1h 后文火煎熬成藥液去渣溫后灌服給病畜,1 次/d,連續服用3d 即可。
為降低牛羊豬病毒性腹瀉發病率,養殖場戶要認真做好預防工作。首先,要強化飼養管理,喂食畜禽動物營養豐富、均衡的飼料,可以將適量的維生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等加入飼料中,提高畜禽抵抗力,降低發病率。要做好對飼料及草料的儲存管理工作,如發現有變質發霉等現象,禁止繼續喂食畜禽。其次,要加強衛生清潔管理,及時清理糞污,避免細菌病毒大量滋生,保證圈舍光照通風正常,合理控制養殖密度,避免過度擁擠,積極做好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結合牛病毒性腹瀉病毒流行特點,制定消毒計劃,提前進行消毒,定期輪換使用消毒藥物,常用消毒藥物有:過氧乙酸、高錳酸鉀、石灰水等,營造健康舒適的圈舍環境,保證畜禽健康生長。再次,要做好引種管理工作,必須引種的情況下,提前進行調查,避免從疫區引種,禁止在疫病高發期引種,引種時應對引種畜禽進行健康檢疫,保證健康的情況下方可引種,引種后應隔離飼養1~2 個月,無異常方可混群飼養,避免引入患病、帶毒畜禽導致疫病暴發。最后,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合理控制好免疫接種時間、方法、劑量,達到理想的預防效果。以豬感染牛病毒性腹瀉為例,可通過接種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苗或弱毒苗,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豬輪狀病毒(G5 型)三聯活疫苗等進行預防,可接種于任何品種、年齡、性別的豬,接種14d 后產生抗體,并維持22 個月的有效免疫,保證畜禽健康生長。
綜上所述,牛病毒性腹瀉是牛羊豬養殖常見病,該病傳染性強,危害性大,嚴重影響牛羊豬健康生長。養殖場戶要高度重視預防和治療工作,準確分析判斷動物病情,科學準確用藥,加強防控,減少損失,助推牛羊豬養殖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