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強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四河畜牧獸醫站甘肅平涼 743416)
在我國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畜牧養殖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重要,因此,需要對動物疾病病因有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控,才能及時選擇最合適的防控措施,以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其生長環境是由養殖環境決定的。因此,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新的病毒越來越多,各種細菌的生長速度也在加快,從而大大影響畜禽的生長健康。與此同時,如果養殖環境沒有及時清掃,不注重通風、濕度和溫度等,則畜禽生病的幾率很大,從而大大影響畜牧養殖效益。例如:排污基礎設施沒有按照規定設置,畜禽養殖的基礎設施不完善,養殖人員沒有管理畜禽的健康狀態等,都會降低畜牧養殖的質量。
在飼養的時候,不注重營養搭配,導致畜禽出現營養不良現象,進而降低畜禽的疾病抵抗能力。在養殖期間,養殖人員沒有全面的疾控知識,對藥物的使用方法掌握不準確,也不注重用藥的科學性,從而影響疾病防控的時效性。在畜禽出現嘔吐、萎靡等狀態時,養殖人員沒有引起重視,則可能導致畜禽大面積死亡的現象。與此同時,在選擇養殖場所時沒有對水源、草地等進行詳細的勘察,則可能在飼養期間出現細菌大量滋生的問題,最終影響腸胃、呼吸道等的健康。
在我國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疾控防治手段還不夠多,特別是新疫病的出現,大大提高疾控防治的難度。當前,很多養殖人員在預防疾病的工作上沒有較強的意識,疾控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致使養殖人員不能嚴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與此同時,我國在動物疾病的防控上,要求采用生物方法的較多,但其成本較高,多數養豬戶采用的是化學方法進行疾控,從而增大畜牧產品的藥物殘留量,給畜牧養殖經濟效率帶來一定影響。
在開展畜牧養殖之前,選擇地勢較高的位置,通風良好、環境干燥,并有充足的水源和活動場地,才能在遠離居民居住地點有效的管理各種畜禽,最終保證養殖環境的舒適度和健康程度。與此同時,養殖人員具備的素質和技能,與養殖環境的質量有直接聯系,如果他們掌握較多的疾控方法,則知道如何改善畜禽的養殖環境。因此,政府和企業需要加大養殖人員的培訓力度,在培訓工作中融入先進的養殖經驗、養殖技術等,有利于他們在第一時間掌握畜禽的生長情況,增強他們的責任心,最終促進養殖工作的規范化發展。例如:豬的養殖環境需要在平地上,豬棚要有一定的高度,豬圈周圍必須使用石灰粉進行消毒,食槽的長度要根據豬的數量來確定,水槽的長度和寬度要盡量大,豬生長的地方必須保持一定的清潔度,需及時清理糞便。在豬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對其環境進行一定的調整,才能促進其內臟、骨骼等健康發育,最終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在養殖不同的畜禽時,采用的飼養方法是不一樣的,并且畜禽的養殖規模也存在一定差異,必須重視科學飼養,如飼養的數量、空間范圍、養殖人員的配備等,都是保證畜牧養殖科學性的重要內容,結合畜禽的應用原理制定飼養方法,將植物確定為主要的飼料,因為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特別是在生長快速期,需要加大攝取量,才能更好的減少疾病出現的次數。例如:牛的飼養需要注意牛虻的叮咬,盡量將牛栓在比較陰涼的地方,避免暴露在陽光下,特別是傍晚的時候,為了防止蚊蟲的大量叮咬,需要在栓牛的上風處點火熏煙,一般使用艾蒿、黃荊子和木屑來點火,可達到驅蚊蟲的效果。在動物飼養工作中,飼養人員不斷探索科學的飼養方法,并總結飼養經驗,優化飼養模式,從而提高飼養質量,使動物在良好環境當中生長。
在畜牧養殖管理工作中,疾病防控是必須要提起重視的工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例如:秋季的時候豬患病較多,需要對口蹄疫、豬瘟、藍耳病和流行性腹瀉等加強防控,而吸蟲類、線蟲類的寄生蟲病也需要高度重視。所以,豬種的引進、豬舍的通風、豬棚的溫度等,都是疾控的基礎工作,其中,飼養如果采用的是自配料,應加入脫霉制劑,才能降低霉菌毒素帶來的危害,最終提高其身體免疫力。與此同時,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加強疾病監控力度:①分析畜牧養殖地區的動物疾病以及疫情發生情況,如若疫病發生幾率較高,則應針對該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疾病監控計劃,并加強監測力度。但對于部分疾病應定期注射疫苗,并對疫苗的注射情況進行監督,以此來控制疫情的蔓延;②在疫病多發季節,相關部門以及畜牧養殖人員應針對疫病防控問題提起重視,在動物檢疫方面加大頻率,從而使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發生幾率控制在相應的范圍之內。
相關人員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畜牧養殖動物檢疫效率以及質量:①作為動物疾病防疫部門,在動物防疫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結合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動物疾病防疫管理機制,并結合具體的防疫情況不斷進行優化,同時加大對畜牧養殖動物疾病的疫苗注射力度以及檢疫力度等,確保動物的健康生長;②在社會迅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動物檢疫技術逐漸優化,相關人員應引進先進的動物檢疫技術,將其與我國的動物檢疫技術融合,從而實現動物檢疫技術的創新發展,將其應用在動物疾病的防控工作中,可以控制疫情的蔓延速度,降低疫情的破壞力。因此,相關人員應不斷研究動物檢疫技術,并結合實際情況適時創新,以此來確保動物檢疫技術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為畜牧養殖人員在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控當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畜牧養殖人員需要明確飼養的動物種類,在日常工作中學習先進的養殖技術以及養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養殖能力,針對動物疾病問題提起重視,結合自身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管理。結合動物的實際情況,合理應用藥物,在確保對癥下藥的基礎之上使藥物的作用充分發揮。在動物養殖過程中,時常出現諸多疾病,養殖人員應結合疾病種類以及易發疾病的情況等,配備相應的藥物,并確保藥物對癥,從而發揮藥物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畜牧養殖人員可以針對藥物應用問題請教基層畜牧專業人員,學習相應的藥物知識,并科學分辨動物疾病種類,結合實際情況用藥方可達到預期效果。在用藥之后應針對動物的反應進行觀察,以此來豐富用藥經驗。
總之,全面掌握畜牧養殖中動物疾病產生的原因,對養殖場地進行科學的選擇,保證其科學性、合理性,保持通風良好、環境干燥,有充足的水源和活動產地,加強比較防控,對于提高畜牧養殖質量、產量都有極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