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馬艷芳,呂恒欣
(1.滕州市畜牧漁業事業發展中心山東棗莊 277599;2.滕州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山東棗莊 277599)
近年來,由于國家政策激勵和社會人民消費需求的提高,畜牧業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隨之而來的養殖業污染日益嚴重;病死畜禽不規范處置等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1,2]。環境保護政策影響,焚燒、深埋、腐化池等傳統的無害化處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養殖業的發展需求[3]。為此,山東省滕州市率先推行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方式,立足本地現狀,完成了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的硬件設施、監管隊伍、制度機制、信息化系統等方面的建設任務,探索形成了滕州市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的監管模式,實現了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本文對滕州市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中心建設、收集運輸體系、監管制度機制、人員隊伍建設、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述,并對建立科學有效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管理模式進行探析。
滕州市政府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建設了年集中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70 萬t 無害化處理中心一處,承擔全市養殖場、屠宰場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任務,項目的處理工藝采用高溫高壓干化法,高效節能,實現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符合國建產業發展要求。
配置專用密閉運輸收集車4 輛,專職收集人員4 名;全面收集滕州市21 個鎮街病死畜禽,平均每部收集車輛負責4~6 個鎮街;嚴格按照“專人收集、專車運輸、及時收集、統一處理”的運行模式,將病死畜禽統一收集。
畜牧行業監管部門與相關企業及個人簽訂了責任書,明確從事畜禽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的單位和個人是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第一責任人,負有對病死畜禽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向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報告畜禽死亡及處理情況的義務。
全市21 鎮(街)畜牧行業監管單位,具體負責本轄區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督、現場勘驗等工作,實現了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網格化監管。
組織執法力量對全市養殖、屠宰場所進行不間斷執法巡查,同時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嚴厲打擊非法制售病死畜禽的違法犯罪行為,防止病死畜禽流向餐桌。
組建了21 人的無害化處理專職聯絡員隊伍(每鎮街1 名),明確專職聯絡人員的宣傳員、協調員和監督員的職責,并定期召開業務培訓會議。
建立了專項檢查和隨機抽查的監管制度,全市鎮街畜牧獸醫站(無害化專職聯絡員)負責本鎮監督檢查和隨機抽查,畜牧獸醫行業管理部門負責全市范圍監督檢查和隨機抽查。
1)嚴格落實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按照“誰處理、補給誰”的原則,統籌考慮養殖者、收集者、處理者三方利益,建立科學合理的無害化處理補助機制。
2)推進無害化處理與畜禽保險聯動,加強保險機構與無害化處理單位合作,提高了保險公司和養殖場戶的積極性,實現了兩項工作的互相促進。
3)健全完善無害化處理體系運營管理保障機制,加強病死畜禽收集、運輸、儲藏、處理各環節的監管措施,實行送交收運三聯單簽字制度、運輸車輛全程GPS 定位、實時監控、產品流向登記等制度,確保無害化處理體系規范運營。
建立了全市養殖場戶畜主、村莊、畜種等信息的基礎數據庫。
1)報案登記。養殖戶通過熱線電話接入對應無害化處理場,報案的病死畜禽種類和數量快捷記錄,簡單、方便、易操作,數據無誤后保存到系統數據服務器,完成報案登記;數據同步共享給相關部門和人員,及時提醒并進行各自數據處理。
2)物流調度。完成報案登記,報案信息自動下發到相關回收人員的移動終端,工作人員按照任務回收病死畜禽。調單管理;一鍵自動規劃收集路線;GPS 路線反饋追蹤,實時掌控車輛位置。
3)收集處理。收集人員到達現場收集,手持終端工具拍照上傳,收集員、養殖戶確認簽字。
4)收集監管。收集人員上傳數據后,相關各級畜牧監管人員會實時收到監管提示,通過電腦監管端或手機監管端對收集人員上報的數據進行審核,包括畜種、養殖戶個人信息、數量、現場照片等信息。
5)倉庫管理。收集車返回處理中心,畜禽入庫登記操作,畜禽出庫登記,現場收集憑證登記。
6)數據統計、報表。能形成可視化圖形統計、查看頁面,簡約、直觀;按需查找,一鍵統計,日、月、季、年統計查詢、報表,報表導出上報簡便,監管單位時刻掌握無害化處理近況。
7)數據實時顯示、模塊化分布,有效反映出每日的工作狀況;監管部門一鍵登錄系統首頁,即可監督重要數據,實時掌控;數據異常報警提示,包括出現病死情況異常,一旦報警,監管部門可立即進行應對措施。
8)整合軟件系統資源:將新建立的滕州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平臺與滕州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和山東省電子檢疫出證系統進行資源整合,實現信息共享互通。
滕州市完成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方式的轉變,建設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及收集運輸體系;建立滕州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平臺,將滕州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信息平臺、滕州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實現信息共享互通;建立病死畜禽收集效益分配機制、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及各部門的監管職責,制定相關制度;建立無害化處理和保險聯動工作機制[4],建立各級監管部門對無害化處理企業的協同監管機制;形成了科學有效的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監管運營模式,實現了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