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用車分會秘書長 高國有
回顧“十三五”,我國專用汽車行業發展從“量變”到“質變”,整體水平較“十二五”期間有了重大突破和提升。
“十三五”期間,伴隨著政策趨緊監管加嚴,標準法規逐步升級完善,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專用汽車企業合規化生產、規范化運營要求一再升級,車輛產品安全、節能、環保等性能訴求已成市場主流。同時,技術產品更新迭代加速,以17.5m平板車為代表的超載超限“大路貨”逐步退市,被廂式車、側簾車以及其他更安全、更高效的車型所取代。
“十三五”期間,在企業準入放開的政策下,同時也因專用汽車市場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國專用汽車企業數量平均每年以近20%的增幅遞增。截至2020年第339批次公告,2020年全年新增207家專用汽車生產企業,我國專用汽車、半掛車及普通自卸車八大類公告內企業現已達1800余家。
“十三五”期間,伴隨著車輛產品應用場景細分化和終端用戶個性需求多元化,載貨車專用化的比例快速提升,產品種類更加細分、更加豐富。以冷藏車為例,細分為疫苗車、雞苗車、肉掛車、蔬果運輸車等幾十個類別。
“十三五”期間,企業產線升級大范圍、高水平啟動,以全自動、半自動等柔性化產線和電泳噴涂工藝等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設備升級與技術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產線的全面升級,極大地推動了企業制造能力和產品質量的提升。
“十三五”期間,新技術應用助推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智能網聯、無人駕駛技術飛速進步,專用汽車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發展繼續深化提速;新能源專用車產業蓬勃發展,應用場景與細分車型穩步拓展,鋰電池、氫燃料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技術進步與性能提升明顯,產業布局橫向縱向深化發展,新能源專用汽車漸成下一個風口產業。
“十三五”順利收官,我們收獲滿滿。如今再啟征程,進入“十四五”時期新階段。推動我國專用汽車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期間整個行業的共同使命。我們對行業發展始終保持樂觀態度,預計在新階段新要求新態勢背景下,行業發展將出現如下趨勢:
一、在“新四化”的發展大趨勢下,新能源、自動駕駛、大數據、技術創新等將重構專用汽車生態界,企業應通過加強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培育細分專用車領域和高端裝備。
二、專用汽車區位布局將助推專用車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三、專用汽車企業和主機企業的“雙網融合”比例將快速上升,將共同提升資源共享度。
四、專用汽車行業主動升級趨勢更加明顯,這將加速淘汰低端產業和落后產能。
五、伴隨著法規變化、科技進步和用戶結構的變化,企業應快速響應市場并提升產品的適用性。
六、專用汽車企業應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以提高專用車產品專業性、市場適應性。
七、企業需要增強用戶對產品認知度,提高專用汽車品牌認知和行業集中度。
專用車分會經過調研分析認為,行業產能到2025年預計可達500萬輛,總產量預計可達400萬輛。隨著行業準入政策的逐步放寬,行業企業數量將大幅增加,預計到2025年在產企業超2000家。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這是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賀詞中所說。機遇與挑戰并存,是企業成長、行業發展面臨的常態,謹以此語,與諸位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