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東營市墾利區第二實驗中學
初中階段教師更注重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提高學生體育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師在教學中將游戲和教學內容結合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其綜合素質。但是目前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接下來本文從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為切入點談一談初中體育應用體育游戲的建議。
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仍然存在幾個突出的問題:
初中基本上都存在缺乏體育場地的問題,除此之外體育器材不足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一定程度上和缺乏農村教育經費有關。體育游戲的應用離不開大量的體育器材,但很多初中都存在缺乏體育器材的問題[1]。雖然學校在將體育游戲融入體育教學中,但是應用效果并不明顯,且體育游戲的類型相當單一,創新性不足,并不利于調動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無法發揮體育游戲本身的價值。
現如今農村學校已經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但是從教學方法方面分析仍然存在諸多弊端,尤其是體育游戲的應用覆蓋面較低,整體使用率不高,并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簡單來說,體育教學中融入體育游戲是一種新的場所,讓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模式發生變化,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優化了體育課教學效率[2]。但是當前時期農村初中體育仍然存在較大的場地弊端,并不利于高效開展體育游戲,并不能取得理想的體育教學效果。
目前學生綜合素質不高,并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游戲的意識,無法讓學生深刻體會體育教學中融入體育游戲的意圖。本身應用體育游戲就是為了發揮其輔助作用提高體育教育效率。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體育游戲和體育教學無法有效結合,并不能發揮體育游戲的作用,并不能讓人們重視教育的重要性,無法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
本身體育活動中安全標準是比較基礎的內容,但初中生思維還不成熟,且理解能力處于發展中。可見,這個階段學生缺乏自我防護意識,具體表現在體育游戲中容易存在莽撞的問題,安全事故發生率較高。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用體育游戲時認為學生已經掌握了游戲規則從而不注重安全教育,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3]。此外,教師評價學生時并沒有評價體育游戲的意義,無法讓學生對體育游戲的教育意義產生深刻的認識。
素質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初中體育游戲的應用朝著幾個方面發展:
選擇體育游戲時教師要注意結合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促進二者的協調。在實際的體育游戲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在應用體育游戲教學活動時科學選擇貼近教學內容的材料,合理利用各類游戲活動,讓傳統枯燥無味的體育課鍛煉轉變為富含趣味性的比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的動力,從而發揮體育游戲的育人價值。此外準備體育活動時還必須立足教育性質和目的,選擇科學性較強的體育游戲,用其替代以往的肌肉鍛煉和跑步鍛煉。
體育游戲應用于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在未來要結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科學設計,不僅提高該活動的安全性而且還提高其科學性。因為初中生不穩定的因素較多,各種因素都容易導致體育活動缺乏一定的安全風險,這就要求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結合安全性和游戲規則,并在選擇體育游戲時不可盲目關注教學效果,還必須遵循安全性的原則。比如說教師要在游戲開始之前正確地給學生示范與講解,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隱患。可見,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不斷朝著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設計[4]。
完整的體育游戲具體包含評價、準備和進行等方面,競爭性較強。這就要求教師開展體育透析時評價學生要立足客觀和及時的原則。游戲結束后教師要評價整個體育游戲活動中學生的表現,對游戲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定,肯定并表揚表現突出的學生,安慰和鼓勵表現一般的學生。如此,學生在教師客觀且及時的評價中可以對體育游戲活動真實內涵進行正確的理解。
針對當前階段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在各個環節中合理利用體育游戲,發揮其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準備工作是開展體育教育活動之前的重要階段。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是圍繞教學大綱開展教學活動,并不能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準備階段結合所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活動得到熱身鍛煉,為學生學好體育學科奠定基礎[5]。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基本上讓學生進行鍛煉時基本上都是慢跑或做定位操,這種熱身方法毫無新鮮感,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可以創新熱身方法,比如說應用蛇形跑或者是螺旋跑等方法,達到預期的熱身目標,而且讓學生深刻體會體育游戲的樂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中。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聽口令做相反的動作。比如說教師說“前進”的口令時學生要“往后退”,通過活動讓學生肢體協調性得到鍛煉,使其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從而主動進入到課堂的學習中。由此可見,教師可以將體育游戲應用到體育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熱身,且產生較高的積極性,確保其可以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
傳統的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應用單一的訓練方法,但體育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要求較高,具有較大的訓練強度,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6]。加之學生生理和心理都還不成熟,缺乏長期鍛煉的耐力。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對學生動作技能的強化起到促進作用,豐富了練習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比如說教師可以在長跑訓練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意志品質,提高學生心肺功能。但是結合實際的教學可知,學生或多或少都會對體育運動產生抵觸或厭惡的心理,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可以將體育技能和游戲有機結合,增添課堂教學趣味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比如說教師可以在長跑教學中開展“抱團”游戲,游戲開始時同學們聽到教師喊出的數字時往前跑并“抱團”,但抱團的人數要和教師喊出的數字一致,營造有趣輕松的課堂氛圍。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搭橋過河等游戲,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互相幫忙,最后完成任務,從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運動的自信。但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結合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提高游戲的合理性,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體育課結束時同學們還處于課堂上的激烈運動狀態中,教師要主動幫助學生從中過渡到安靜的狀態,因此可以將體育游戲應用到該環節中,提高體育教學效率[7]。這個過程中學生從緊張的狀態逐步過渡到方式的狀態,避免因肌肉組織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出現肌肉損傷和其他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時將體育游戲融入其中,讓學生放松身心,擺脫課堂上的身心緊張的狀態。針對同學們在課堂上激烈的運動后都會感到身心疲憊的問題,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智力類的游戲,比如說擺放圖案,讓學生處于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還可以開展“你動我猜”的游戲,游戲開始時把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第一名學生面向教師,其他同學背向教師,通過表演演示一種運動,之后給其他學生傳遞并猜一猜是哪一種。這個過程中學生放松身心,營造了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每節課的時間都固定的,教師很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8]。因此,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要合理利用體育游戲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組織同學們開展排球賽、籃球賽,讓學生從課后比賽中再次鞏固并理解所學知識,從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這個過程中體育游戲的開展還需要教師注意不要過于在意輸贏,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同時,密切觀察學生,并對學生運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之后調整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可知,目前體育學科教學中已經廣泛應用了體育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對體育運動產生較高的興趣,產生較高的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形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用體育游戲有利于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形成團結合作精神和規則意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課堂和課后等多個環節合理利用體育游戲,自然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且有利于學生日后的生活和學習,有利于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