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欣
(福建省漳州第二中學,福建漳州 363000)
讀后續寫是近年來高考推出的新題型,能同時考查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學生需要在閱讀給定材料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進行續寫,延續原文的語言風格和主題思想,給故事一個合理的結局。該題型對語言的豐富性和準確性,邏輯思維的嚴謹性和連貫性有更深層次的考查,能真正地檢驗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積極影響。
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寫作生搬硬套、語法誤用、語言蒼白、句式單一、使用中式英語等問題。與傳統的寫作教學相比,讀后續寫的教學更加靈活,無固定的模式可套,更注重創新性和持續性,對教師的專業素養要求更高。文章嘗試將語料庫的方法引入讀后續寫教學中,探索基于語料庫的讀后續寫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求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語料庫是一個由大批量真實使用的語言信息匯集而成、用計算機儲存和提取并用作語言調查和分析的巨型語言資源庫,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語言研究及語言教學的資源和手段[1]。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Tim Johns便運用語料庫的DDL教學模式來輔助教學。經過20多年的發展,語料庫在輔助英語課堂教學方面與時俱進,不斷優化。國內外許多學者紛紛倡導“語料庫教學加工”,將大型語料庫的語料、調查結果乃至語料庫技術轉化為有利于實現日常語言教學目標的資源及教學手段[2]。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背景下,語料庫走進了移動時代,除了BNC、COCA等知名在線語料庫外,許多新興的網絡平臺和移動語料庫應運而生,如iWeb語料庫檢索平臺,可在手機上操作。語料庫輔助語言學習更加個性化、便捷化,其豐富的語料資源和檢索手段更有助于課堂教學。
在新高考背景下,語料庫能順應當前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理念,其有效性也得到了教學實踐的證實,是值得一試的讀后續寫教學新方法。
首先,語料庫擁有大量真實地道的語料。豐富有效的語言輸入是輸出的關鍵,能避免不地道的輸入帶來的誤導,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尤其在寫作輸出環節上,能大大降低學生語用錯誤的概率。
其次,語料庫特有的關鍵詞表、語境共現行等檢索方法,能更直觀地呈現語言現象,學生可進行深層次挖掘,自主學習與歸納,這與建構主義理論所倡導的理念相符合,學生在建構認知的過程中,將知識掌握得更加深刻。因此,在續寫環節中能更準確有效地駕馭語言,完成續寫任務。
再次,語料庫能解決傳統教學脫離語境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倡導在情境中教學。語料庫的語境共現清晰地顯示詞匯、語法使用的上下文語境,避免學生脫離語境,無法在真正理解和運用語言基礎上進行寫作。
最后,語料庫能增加有效的復現,降低遺忘率。根據內申等學者的研究,有意義和間斷式的復現才有利于長期記憶。以詞匯的掌握為例,讀后續寫對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要求較高,學生需要掌握很大的詞匯量,如果只是機械化地死記硬背,必然在閱讀中影響對篇章的理解,在寫作中出現語用不當的現象。語料庫能讓學生真正掌握詞匯的用法,從而實現讀后續寫水平的提高。
語料庫與讀后續寫教學結合的具體操作主要包括教師在課前研究閱讀材料,結合語料庫進行教學加工,形成適合班級實際水平的微型語料庫;選擇相關的語料設計教學觀察活動;師生共同探索或學生自主探究,進行深度閱讀并構思故事的后續發展;學生自主創作,進行續寫訓練;師生共同評價和修改,進行寫作反饋。
教師可在課前使用Ant Conc 軟件的 Keyword List工具,將原文的關鍵詞表打印或以課件形式準備好,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觀察高頻實義詞,讓學生進行歸納和分析,感受文章的主題思想。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間的語義關聯,進一步確定文章的內涵,因為語義關聯的關鍵詞是主題內涵的顯著標記。這種客觀的呈現模式能讓學生快速把握文章的核心,并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對辯證思維有很強的塑造作用,同時有利于挖掘學生對語言信息進行分類、組合、歸納和總結的認知潛能[3]。
在把握原文中心思想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構建故事的發展脈絡,以便合理地進行想象和續寫。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閱讀往往流于表層的信息查找,缺乏對文章的故事線索、深層內涵、作者觀點的深入挖掘,因此無法讓續寫延續原文的風格,突出文章的深層意義。語料庫可以呈現關鍵詞在文章中的分布情況,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文章,由淺入深、有重點地定位文章的主線[4]。例如,通過 Concordance 工具,以主人公的姓名為檢索呈現該詞的語境共現行,原文所有包含主人公姓名的語句都會按順序排列,學生便能一目了然,順利總結、歸納主人公的行為、動作、心理。同時,師生共同梳理文章的發展脈絡,繪制出故事的起因、經過、高潮、結局的思維導圖,為后面的續寫做好梳理。
功能詞類關鍵詞(又稱虛詞)能夠揭示語篇文體特征和作者的態度。教師在教學中可借助關鍵詞表中的虛詞,呈現部分語境索引行,設計相關的閱讀任務,讓學生深入思考原文的行文風格、語言特點,以及作者字里行間隱含的觀點態度和價值傾向。這一環節是對深度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學生可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閱讀任務。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手法,感受文化的異同,提高文化意識,也能在續寫中把握方向,延續前文寫作手法。
在梳理了文章大意、發展脈絡、行文風格和語義傾向后,教師可借助關鍵詞的索引行,鼓勵學生重點觀察幾個主題詞的詞匯搭配、語義用法,關注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同時,鼓勵學生課后在大型在線語料庫或自建的小型語料庫中搜索主題詞,為后續的寫作積蓄靈感。教師在平時也可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自建不同主題的小型語料庫和寫作語料庫,為讀后續寫積累素材,為寫作的細節描寫提供思路,力求語言更加生動形象,打動人心。
學生獨立創作完成續寫任務后,還應該通過互評的方式進行反饋,可在同伴間、小組間進行評價,重點評價文章的主題、情節、語言等。學生可通過語料庫自行檢索詞匯、語法等用法,求證同伴的語言表達是否準確地道,在無形中提高自身的語言敏感度,促進寫作水平的提升。
在讀后續寫教學中,語料庫的教學資源和技術手段能與之相融合,開創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探究式學習中不斷提升,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起重要的推動作用。當然,語料庫如何與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有機結合,發揮更大功效,仍然需要師生不斷努力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