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太石 湖南中醫藥大學
當前我國大學生每年的畢業人數眾多,畢業后的就業壓力巨大。2018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到創新創業,鮮明的表達了我國對此領域的高度重視。大學生思維活躍,對新生事物充滿新奇,他們也將是創新創業活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高校創新創業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的載體,也是中華文化千百年來的歷史積淀。早在2016年,中醫藥發展就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由于國家對創新創業的高度重視,各地區、各行業的創新創業相關活動逐漸興起,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受到了重視,一時間大大小小創新創業孵化器、相關扶持方式方法也應運而生。高校中醫藥專業人才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在高校創新創業活動中承擔著非常重要歷史使命,將創新創業教育與中醫藥專業人才的培養相結合將成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可行之徑。
雙創,即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目的是高校借此背景,通過學校的頂層設計,以培養具有創新理念、創業能力的中醫藥專業方向人才。
目前,學者們對于創業創新教育模式的分類不一,大體上從創新創業的教育目的、教育的對象、教育的特征分類。無論如何分類,基本都是從自身的研究目的出發,提出不同的見解。沈莉等將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分成三類,其一是主要專注于培養創業創新教育理念,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素質為目標;其二是注重在做中學,即指的是通過大量相關的實踐活動,著手提升創新創業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的教育方式;其三則是從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理念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學校在這個過程中起引導與支持作用,在創業導師、場地、技術、資金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而從眾多其他相關的研究來看,大多數關于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都停留于理論層面,對于如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效,在創新創業中如何與自身特色相結合更是鮮有頂層設計,如何具體實施則亦是無從談起。
在眾多的關于創新創業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創新創業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要從科學性和整體性出發,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又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理念,既要注重創業環境的培養,又要注意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在創新創業的初級階段,創業技能的培養、資金的扶持、辦公場地費用的減免在很大程度上為創業者解壓。特別是在高校的創新創業實踐中,學生空有新奇想法和一腔熱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幫扶,那么創業將很難維持下去。因此,創業過程中高校應加強創新創業導師的指導、設置不同組別的創新創業競賽,培育創業環境,為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推波助瀾。王志軍等人對于高校創建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從其目的性角度提出了建議,即高校應明確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定位,從把高校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出發,以創新創業的目的為抓手,把握好創新創業的利益關系劃分,引導與激勵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既注重知識的積累,又要與功利相結合。目前我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創建創業創新教育模式,但是對于高校各專業人才尤其是中醫藥方向的專業人才如何創建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具體方式方法、實踐操作等方面的研究顯得并不充分。
當前我國高校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本科階段畢業就選擇創業的學生并不少見,但也僅僅占了眾多畢業生中相當小的一部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風險更小的擇業工作。而在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專業人才中,參與創新創業的人數仍在少數。而在這僅有的中醫藥專業創新創業人員中,具有高新科技創新理念和能力的人數又是鳳毛麟角。由此可見,高校中醫藥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教育道路還很漫長,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毋庸諱言,在政府的激勵與引導下,通過政府與企業、高校密切配合,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已成星星之火,隨著高校對創新創業的愈加重視,一大批學生正乘著這股東風順勢而上,高校創新創業必將形成燎原之勢,這也將對培育出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的高校中醫藥創新人才大有裨益。然而,在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還沒有取得較有現實意義的研究成果,譬如雖然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但其成效堪憂,尤其是中醫藥方向創新創業的存活率更不理想。如何在“雙創”宏觀背景下將創新創業教育應用到高校中醫藥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之中,將創新創業的理念融入中醫藥方向人才發展方向與目標定位、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出適應于中醫藥方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適應新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建成符合本國國情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新模式,相關的研究和實踐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綜上不難看出,中醫藥方向專業的人才在創新創業方面存在多方面的困境。其核心問題是中醫藥方向人才在創新創業方面培養的目標與社會的現實需求不盡符合,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中醫藥方向專業人才的培養甚至會出現一定的滯后性。中醫藥方向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在不僅是要滿足學生需求、更要關注與服務社會的需要。本文擬從培養社會需求的中醫藥方向專業人才角度出發,從創新創業理念的培養、人才培養目標、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校企合作等角度出發,旨在探尋出一條適合中醫藥方向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之路。
國家制定了“雙創”各項發展任務,已經奠定了扎實的政策基礎。但是目前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低是一大常態,這歸根結底就是高校對于學生創新創業的引導與支持不充分、不徹底、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而學生本身也存在著創業理想的缺失,抗壓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等問題。還有些學生創業項目的立項目的,甚至已經背離了國家和高校支持創新創業的初衷。因此,高校的站位就顯得極為重要,應該將創新創業教育視為一項政治任務,高校本身應樹立堅定的創新創業理念,扎實的將“三全育人”融入創新創業實踐中來,讓大家理解創業、支持創業、渴望創業。此外,還要進一步厘清高校和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為創新創業學生提供實質性、根本性、持續性的幫助。而高校學生則應該積極主動融入創新創業的全過程,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科學合理的規劃創新創業。
高校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其人才培養目標就必須要不斷的發展與完善,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密切與新時期社會的實際需求相結合。中醫藥方向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過定向、委培、企業定制等方式,培養出既有創新精神,又有實踐能力的中醫藥高精尖專門人才。
高校師資隊伍是高校的靈魂,也是高校長遠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而創新創業相關的師資隊伍力量也決定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度。毋庸諱言,中醫藥方向專業人才的培養核心問題仍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創新創業理念和專業技能的教師。因此,必須通過自我培養與社會引進相結合,并建立一個相對應的評價體系來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水平。
中醫藥本身就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科學,創新創業教育同樣也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應用型非常強的課程。中醫藥方向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從宏觀到微觀體系化的設計課程,建立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根據不同的創新創業要求,高校應在創新創業課程的可操作性方向增加其系統性和科學性。以引導學生既能自主探索與團結互助,又能進行發明創造與繼承借鑒,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激情。
高校學生的創新創業離不開一些優秀企業的指導。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走產學研戰略合作路線,通過引進優秀企業家舉辦創業沙龍,與中醫藥方向相關企業簽訂創新創業實習基地等方式,讓學生走出去,在實踐中成長。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由來已久,但是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尷尬局面,實踐過程中面臨著多重困境,而中藥醫方向的專業人才要投身于創新創業的大海中,既可能揚帆遠行,也可能沉淪無蹤。因此,加強對中醫藥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理念培養,建立健全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培養與提升創新創業師資團隊,科學系統的設置優化創新創業課程,加強校企合作等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醫藥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取得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