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管肖麗 孫嘉卉
中譜安信(青島)檢測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青島 266000
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擁有較多的質量管理關鍵點,《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條件》中涵蓋8個要素,《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理化檢測》中涵蓋4個關鍵要求[1]。因此結合食品檢測的特點,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的關鍵點應涵蓋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儀器設備的管理、人員要求、內外部質量控制、過程要求和環境控制要求。
檢測設備儀器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而檢測機構的資金投入明顯跟不上其速度,不發達地區和規模比較小的食品檢測實驗室,檢測環境和儀器設備的投入不到位,部分設備性能無法滿足檢測需求,嚴重影響結果的準確度。
食品理化檢測是一個有著一系列環節的工作過程,檢測機構往往過于注重檢測結果,而忽略了其他環節的質量管控,即使引進了先進的設備和管理系統,對過程缺乏質量管控,同樣影響檢測的準確度。
一些食品檢測機構,尤其是第三方檢測機構受資金限制,很難招攬到素質高、專業精、有經驗的檢測人才,再加上技能培訓不到位,僅靠檢測儀器設備得到的檢測效果不足以讓人信服。另外,個別檢測機構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也值得關注。
科學、完善、規范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日常平穩運作的理論基礎。只有建立科學、完善、規范的實驗室規章管理制度,落實責任與要求,并確保食品檢驗實驗室質量管理是科學、系統、標準、規范、有效的,才能保證食品檢驗實驗室實施有效地管理,保證檢驗結果真實可靠。
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應根據實驗室日常實際工作并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一套系統的管理體系文件:管理體系文件應涵蓋食品檢測過程所有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點,比如儀器的檢定校準與期間核查、標準品的使用與管理、樣品接收與處置、檢驗過程、數據處理、報告撰寫和數據填報等,同時規范標準化操作規程與記錄等文件內容,以建立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系統性的文件管理程序[2]。
試樣的選擇和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雜質混合在樣品中,或人為損壞理化指標,將嚴重影響試驗結果。因此,隨機取樣試樣時,應提前清洗所用的提取裝置,去除儀器表面的雜質和污垢,避免雜質與被測樣品混合。有些食品樣品成分復雜,其中一些可能影響檢測結果,因此有必要在試驗前對樣品進行處理,以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3]。
在固體食品加工中,由于面包、餅干等食品量較大,在檢測前必須將其磨成粉末,然后對粉末的理化指標進行檢測。對于液態食品,如牛奶、豆油等,在檢測前,應反復搖動被試食品,使含量和沉積物處于平衡狀態。加工兒童糖果、薯條等小包裝食品時,應保持被檢測食品的完整性。其中,樣品的提取量是根據包裝食品的含量來確定的。對于250克以下的小包裝食品,可隨機抽取10個樣品。250g以上者,只需隨機選擇6個樣品。
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應根據本部門內部具體工作情況,制定季度和年度內部質量控制計劃,加強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和管理。實驗室應按既定的計劃和進度定期進行內部質量控制,包括儀器、設備和方法的檢出限、檢驗項目線性回歸方程的標準曲線、空白試驗、留樣復驗、標準加入回收率等,實驗室內部比對、標準物質檢定等。
食品理化指標的檢驗檢測不是一個或幾個工作人員能完成的工作。它需要一個團隊的合作來檢測準確的數據[4]。其中,檢測隊伍中有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輔助檢測人員。但由于受年齡結構、學歷水平、資歷經歷等因素的影響,這些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給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埋下隱患。因此,為了提高考試成績的準確性,考試機構應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培訓教育制度,結合考試工作內容和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權限,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員工的技術水平和綜合業務素質[5]。另外,為了盡量減少檢測結果與實際值之間的誤差,工作人員可以對食品理化指標進行反復檢測,然后將檢測結果匯總確定平均值,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人為誤差。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檢驗質量[6]。
為使食品理化檢測過程有章可循,首先要明確統一檢測技術標準,對食品樣品的檢測方法和結果分析等統一標準。在此基礎上構建完全涵蓋檢測全過程的制度和流程框架,以制度為藍本,規范各檢測環節的工作秩序和精細化程度[7]。
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對食品檢測十分重要,實驗室應立足于日常實際工作,挖掘自身優勢,廣泛吸取先進的實驗室管理知識與理念,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指導示范意義的食品理化檢測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從而進一步提高實驗室人員能力、檢驗檢測技術、風險管理與安全意識、確保實驗室管理體系平穩運行,檢測數據與結果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