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
浙江杭浦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浙江嘉興 314000
高速公路橋下空間違法建筑治理一直是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的管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情形己從原來比較單純的堆放物品發展到設廠經營的地步。為了私利侵占公共空間,給高速公路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針對高速公路橋下空間的產權歸屬、管理職責等,目前我國國內尚未有明確統一的研究結論,法律層面也尚未規定專門的執法部門負責管理橋下空間。隨著我國經濟逐步發展,高速公路里程數逐漸增多,占用土地規模擴大,由此帶來的橋下空間違法占用問題也愈發突出。橋下空間專指橋梁的下部垂直的空間,從法律角度講,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是高速公路橋下空間的所有者,未經高速公路管理機構同意任何單位不得隨意占用橋下空間。從現實情況看,橋下占用由以下兩個情形,一是沿線農村堆積生活廢物、柴草、秸稈等垃圾,二是部分企事業單位違法建筑供企業實際經營,產生盈利收入。目前,高速公路橋下的安全問題己經得到有關部門的注意,尤其是橋下的違法建筑和易燃易爆品,對車輛通行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1]。
根據相關公路法規,高速公路橋下空間是高速公路業主單位的征地范圍,其責任主體是高速公路業主單位,監管單位是寧波市公路管理局,但由于市公路管理局執法力量有限,監管力度不足,橋下空間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問題難以有效遏制。而屬地政府具有屬地管理和兜底處置的職責,所以問題督辦對象往往是屬地政府,橋下空間拆后利用項目實施主體也多為屬地政府,因此在立項報批、規劃選址、土地預審,用地規劃許可、工程規劃許可、招投標實施等過程中遇到一系列阻礙,造成拆后利用項目無法有序推進,工作陷入僵局。
高速公路沿線一般都路經偏遠農村,受歷史遺留問題和老百姓生活習慣影響,加之偏遠農村法律法規教育宣傳不到位,沿線村民普遍存在“占便宜”的心里,把生活垃圾、殘留農作物、稻桿、廢舊木材等任意堆放,變成了自家的儲存倉庫,更加嚴重的情況是,將橋下空間挪為私用,堆積雜物、違法建筑在橋下隨處可見,危害很大[2]。
執法工作量巨大和人員配備不足也是高速公路管理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常規的高速公路執法己經包括施工監管、違法查處、日常事故處理等項目,己經需要大量的執法隊伍保證工作運營。而從人員配備情況來看,目前寧波高速公路一線的路政執法人員大約在100人,分成六個大隊,每個大隊人數在20人左右,一個大隊下又分成四個中隊,在日常管理和輪班工作中還存在直屬中隊和巡查大隊等分工,在實行四班二的運作模式下,以每個大隊管理80公里,巡查頻率3次/天計算,人員配備己經是捉襟見肘。在如此緊張的人員配備情況下,執法人員一般都將執法重點放在標志標線、結構物和日常路面,這也意味著橋下空間可能成為潛在的執法“盲區”,考慮到橋下空間的隱蔽性,執法難度提高。
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除在例行檢查過程中自行清理堆積物以外,工作重點應有效引導和規范責任,特別是體積龐大、成分復雜、易燃易爆物品,保證自身安全,執法重點也應覆蓋到重點路段和橋梁;其次是要提高檢查的不可預見性,在日常檢查之外,結合重要節假日和安全生產之間的有機關系,安排部分突擊性檢查,提高管理檢查效果;再次是在清理橋下堆積物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解釋和宣傳工作,要讓當地政府和沿線群眾認識到橋下堆積物時違法違規的,嚴格執行執法流程,避免潛在的利益沖突。
公共事物的肯定屬性主要體現在共用這方面,某人享用但并不阻止他人享用就是使用消費共用性的集中體現。高速公路橋下空間作為公益事物,也具有共用性屬性,任何個人不得私自占用。沿線居民也不得為了圖方便就用于堆放雜物或者搭建違法建筑,這就需要沿線具名共同參與,攜手杜絕違建產生,并發揮群眾監督作用。
高速公路往往途經偏遠農村,占用橋下空間的利益主體有當地鄉鎮、企業和農民等,法律意識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意識淡薄,部分主體認為橋下不僅空間巨大,又能遮風避雨,而且鋼筋水泥結構安全保證,“反正空著也是空著”,儲存自家的生產廢物,一舉兩得。殊不知,如果存放的是易燃易爆、危險有害物品,一旦引發安全生產事故,將嚴重影響橋上橋下通行,影響沿線通行安全;二是利益驅動,有些個體戶和鄉鎮企業,也是看中這塊寬敞的“免費蛋糕”,在橋下違法建造房屋,更有甚者用于出租實現租金收入,出租人層層轉租,牽涉主體越來越多,利益鏈條越來越長。三是執法配合,面對高速公路執法,因為觸動了實際利益,部分主體主觀認識不足,整改落實不到位,故意延遲整改進程,極端情況時組織普通民眾抗議,出現人員沖突,對社會穩定和治安管理造成一定沖擊。針對高速公路橋下空間違法建筑,傳統的法律宣傳對象是沿線鄉鎮企業、居民,該部分人員由于本身就是利益主體因此宣傳效果較差[3]。
高速公路橋下空間問題,從表面上看應由公路管理部門負責,但實際上涉及多方利益和機構,要想真正得解決問題,政府協調顯得尤為重要。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確的背景下,政府應有力協調包括高速公路管理機構、路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規劃管理、公安消防、安全監督等在內的部門合作,現實情況是,當前高速公路橋下違法建筑問題越發突出,己經對通行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反映出協調監管不到位、機制缺乏等深層次問題。只有在政府的協調下,建立起各部門、各級政府的長效管理機制,有效整治橋下違法建筑問題,才能保障我國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促進各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