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嶺 董寧
江蘇核電有限公司 江蘇連云港 222042
為了在保證環境和資源安全的基礎上,滿足社會整體的用電需求,國家加大了對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產業的投入和支持。在此背景下,企業有必要從供求角度入手,對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容量的投資活動進行探討,并探索出可行性高、實效性強的決策路徑。
供需數量的不穩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企業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容量投資。現階段,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包括海洋能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地熱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夠在不污染環境的基礎上,利用資源可循環利用的特點,滿足社會用電的需求,但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受資源分布情況和建設技術的影響,其應用范圍較為有限,這樣就形成了供需數量不明確的現狀[1]。
可再生能源的發電容量投資是指相關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對于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項目的投入力度。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于環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尤其是對于電力系統改造的投入。現階段,國家為了調整電力系統制定了各種戰略和措施,也引進了相關的先進技術。在這個大環境下,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需要及時抓住機遇,結合供需數量關系和實際經營情況,選擇合適的投資力度,推動企業發展。
現階段影響可再生能源電力投資規模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可再生能源分布較廣,不利于發電系統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就西部區域的風力資源來說,風力資源的輻射范圍較為廣闊,為了儲存風力產生的電力,需要大規模地鋪設風力電機,其次城市風力資源,由于城市建筑較為高大,城市風力電機大多建設在樓頂,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和管理資源的投入。第二,可再生能源具有間歇性,這也是所有可再生能源的共性。就區域潮汐能資源來說,潮汐的周期可以分為半日潮型、全日潮型和混合潮型,所以潮汐能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和間歇性,也就增加了潮汐能發電的不穩定性,這些也增加了相關企業投資的風險。第三,供需數量的不明確,企業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投資規模其根本目的是增加利潤,所以市場需求端的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對可再生能源電力投資規模的投入力度。
可再生能源供給和電力市場需求之間不平衡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對于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投資的決策。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國家政策的幫助。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進入發展的新時期,經濟結構也發生著一定的變化,從高污染高破壞和高浪費的發展模式逐步轉變到環境保護型和資源節約型的發展模式,大部分工廠和企業響應國家的號召采用新型的電力資源,這也為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帶來了規模可觀、來源廣泛的市場需求。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提升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的電力儲存設備的建設。想要科學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同時保證可再生能源供給企業能夠持續地為市場端輸送電力,就要克服可再生能源的短期有限性和產出間歇性問題,加大對于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儲存設備的建設,同時也能增加市場對于供電企業的信任程度。
在市場產業鏈中供需數量的不確定下,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在進行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投資決策時需要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的建設進行規劃。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在建設初期,需要明確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的類型。現階段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包括海洋能發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和地熱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類型十分多樣,但不是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都能夠為企業所用,這就需要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依據建設區域地理環境對區域內可利用發電的可再生能源進行合理和綜合性選擇,以保證可再生能源供電系統有源源不斷的來源[2]。其次,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需要根據可再生能源特點進行發電設備和電力儲存設備的建設規劃。以我國西部地區為例,我國西部地域地勢較為高聳,該地區的風力資源分布也是最為廣泛的,所以在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中應以風力發電設備為主,風力發電機的運作原理是利用風力發電機給電瓶充電,電瓶把電能貯存起來,以供給需求者使用。
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裝機容量是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進行供電運營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盈利。現階段,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理念的提出,世界各國都加大了對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和技術的研發,這樣為我國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但是,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鋪設過程和維護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是可再生能源的分布范圍較廣,鋪設難度較大的問題。以海洋能為例,海洋能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溫差能、海水鹽差能等。海洋能種類十分豐富,但是海洋能存在很強的地域性,且能量密度也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洋能發電裝置和供電工裝置的鋪設難度。其次是相關產業鏈條發展不完善。
綜上所述,可再生能源供電企業需要積極響應國家的相關政策,利用政策的引導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明確市場各端的供需數量。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可再生能源的已有儲量、轉化難度、利用周期、產能水平等實際情況,綜合選擇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適當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投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