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珈瑋
山東華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3
隨著人們對住房標準的提高,對房屋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給排水工程的質量直接影響用戶體驗。但是,在目前的正常建設過程中,由于其他因素的影響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對正常的建設質量和用戶體驗產生了嚴重影響,給排水建設過程中必須面臨一系列潛在的問題。
在建筑給排水設計工作中,給水與排水管道的設計非常重要,若是設計存在不合理的情況,就會影響整個給排水系統的實用性。為了保證用戶的正常用水,需要增加給水的供水壓力,而且隨著建筑樓層的不斷升高,其壓力也要隨之增大。在這種情況下,低層用戶的供水管道則會因為承受的壓力過大,而產生振動噪聲;高層住戶也會因為水管線較為狹窄,導致其在用水高峰期出現水量較少的問題。
缺水在某些給排水工程的實施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其影響因素很多,主要是由于使用后的水壓不足。在初步調查和設計過程中,有關人員忽略了水壓損失和單位用水量,同時,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計算誤差,導致水泵尺寸和水管尺寸不一致。另外,由于有關管理部門不清楚用戶的特定用水量,因此在計算最大用水量時會出現嚴重錯誤,導致供水過程中水壓低和供水不足[1]。
節能環保理念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首要應用,就體現在節水配套設施的優化上。具體來說這些設施包括各種衛生器具、水表、給排水系統零配件等等。我們日常生活中耗水量最大的給排水系統設施,就是衛生間的坐便器。傳統坐便器基于其結構過于簡單,以及氣密性不足等問題,容易出現滲水、漏水,造成水資源浪費,所以坐便器也是節水的重要目標之一。當前,各種新型的坐便器不斷出現,在節約水資源方面有顯著的效果。比如,新型虹吸式坐便器,相比于傳統坐便器能夠節約用水50%以上。淋浴噴頭也是重要的節水目標設施,當前的創新型淋浴噴頭采用水箱的浮球閥模式,對于噴頭的出水控制更加靈敏,而且還更加人性化,不但有效地滿足人們對于淋浴的需求,而且具有顯著的節水效果。
高層建筑給排水工程的管道靜水壓力較大,很容易出現管道泄漏的現象,不僅對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影響,還會造成一定的經濟財產損失。設計人員在對整棟建筑的工程設計有了合理的方案后,需要科學選擇給排水管道的材質以及管道之間的連接方式,避免因住宅管道整體承壓能力不足及管體連接方式問題而造成住宅管道漏水現象。目前,市場上高層建筑給排水管材的種類較多,在選擇給排水管材時,既要符合系統的整體承壓能力要求,還要充分考慮用戶的實際使用環境要求及其舒適度,同時,還應該注意兼顧系統的成本控制問題[2]。
對于高層建筑而言,城市給水網的水壓難以滿足高層住戶的用水需求,因此,大部分建筑的給水系統都需要采用分區給水這一設計方式,即由城市給水網直接供水給建筑低層的用戶,而建筑高區則通過水泵的加壓供水。在進行高層建筑生活給水系統的豎向分區時,相關單位應該對其使用要求、材料設備的相關性能、建筑物層數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并結合實際情況,借助室外給水網的水壓對建筑給水系統進行合理分區。
對于現代化建筑來說,用水的便捷性大大提升,而且很多小區也完成了熱水供應系統的建設,這對于改善人們生活,提升幸福指數又有非常直接的影響。但是由此引發的水資源浪費問題,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無效冷水”現象就是最為顯著的問題。所謂無效冷水,就是用戶要使用熱水前,必須首先放出大量冷水,這些冷水稱之為無效冷水。無效冷水是水資源應用極大的浪費。所以,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要針對熱水系統予以針對性的完善,從節水設施、節水效果以及成本投入等方面綜合考慮,同時在密切聯系建筑實際情況,選擇直管循環、立管循環等方式,從而實現熱水循環系統,這樣就能夠非常有效地避免無效冷水的產生,從而降低資源浪費。
每日平均用水量可用于計算每日和每年的用水量,應予以補充。我國用水定額已經使用了10多年,對水資源合理利用的研究提高了建筑用水管理水平。在建筑給水設計施工中增加給水定額可以充分滿足居民的用水需求,使用大量復雜信息來創建水配額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以確保水配額的發展,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制定時,應基于對行業和資格類型的全面選擇以及適用的方法與現有信息相結合。下面簡要介紹并分析一些常用的用水定額制定方法。使用經驗方法來設計供水配額,也稱為直觀判斷方法,是基于行業專家的多年經驗和判斷能力,整合相關數據和數據、分析、討論和比較用水過程以及定量進行的。該方法具有簡單、省時的優點,但是主觀因素的影響限制了數量指標的預測和估計。如果嚴重缺少統計數據,則可以通過其他方法確定用水定額。此外,為了確保用水定額能夠滿足要求,同時為了起到節約用水的作用,可以用噴霧或者滴液式的噴頭,避免直流浪費水資源[3]。
綜上所述,節能環保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應用節能環保理念,不但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還具有很強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得到建筑企業的高度重視。當前,各種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還并不十分完善,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建筑節能環保必然會有更深入的應用,這對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