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焦
甘肅昶達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甘肅蘭州 730070
公路路線設計和施工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程。在項目建設前期需要對地形進行詳細勘察,結合地形地貌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等因素確定多種設計備選方案,據多方綜合考量最終確定線路走向[1]。等走向確定后,還需據施工標準和具體指標確定線路詳細情況。地質勘測是公路設計基礎,可影響線形的設計。只有對地質構造有詳細認識才能預防和減少公路地質災害的發生。
采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和方式來設計公路路線,力求降低路線坡度和曲率,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更好的行車和乘坐環境。平直穩定的公路路段可提升能見度,司機可穩定的控制好駕駛車輛,以便能及時和準確掌握路況,減少人工操作不當造成的交通事故概率,有效保證駕駛中的行車安全。
公路建設不可避免的穿越和占用土地,尤其是可能會占用耕地。在一些地區,砍伐樹木、占用耕地,甚至是開山架橋是不可避免的。如沒有精心規劃設計,一切以建設進度為目標,則會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影響國家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合理的路線設計需依賴現場勘察地質條件下,通過精確分析和統籌規劃,以減少對原始植被和耕地影響,從而達到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公路建設需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這導致公路建設尤其是高速建設成本普遍較高。在高質量公路路線設計中,大部分道路都是直線設計。通過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綜合考量,可有效避免設計中出現隧道和彎道,從而降低彎道和隧道施工成本。
公路路線的設計很大程度上都會影響著公路使用的安全性,當線路設計不合理,或者是設計脫節時很容易導致公路的使用 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在公路線路設計工作當中,工作人員首先要把握好線路設計的安全性,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制定好線路設計的相關內容,應該對公路設計過程當中的彎度和坡度進行合理的控制,盡可能的減少人們在行車過程當中出現的眾多的線路問題[2]。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工業化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所以在我國公路路線設計工作中,必須明確環保效益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減少線路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提高公路環保質量。設計人員還應以環保性能為核心,根據路線周圍的環境條件科學選擇路線,盡量減少施工過程中亂砍濫伐、亂占耕地等環境破壞。
由于公路施工規模巨大,對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繞城公路、隧道等施工過程中。作為公路建設的基本環節,設計的經濟性也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效益。因此,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有關設計人員必須明確以最低工程造價為主體,掌握工程的經濟造價,根據上述有關直線曲線的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
公路路線在設計過程中直線型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直線型公路路線在設計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較低,可以幫助駕駛員有效地避開了行車過程中的視覺盲區。但是直線型公路路線的設計長度過長,極容易使駕駛員產生視覺疲勞,導致駕駛風險大幅度上升。因此設計人員在直線型公路路線設計中,需要根據公路工程項目周邊地帶的施工環境和施工線路條件,作為直線型路段的設計準則依據,進而提高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的安全性。
曲線型公路路線通常是在我國丘陵地區和山區普遍應用,曲線型公路路線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公路路線的設計行車速度合理選擇路線線型半徑,進而保證公路路線具有恰當的曲線長度,增加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的舒適性。通常曲線型公路路線在設計過程,曲線段越長,那么公路的轉彎越平順,同時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曲線型公路路線所耗費的施工成本較高且施工工藝要求較高,這便需要設計人員考慮汽車行駛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綜合經濟指標和技術標準,進而實現這兩者的平衡[3]。
在公路橫斷面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依據當前公路上方的車流量和人流量,同時還需要根據公路施工區域交通的性質,來預判公路橫斷面的設計寬度,保證公路橫斷面具有一定的設計合理性。同時設計人員在公路橫斷面設計中,還需要與城市市政部門取得聯系,了解該區域在城市未來發展規劃中,是否會有后期基礎工程建設項目或是地下管線施工項目。進而在公路工程橫斷面設計中,預留公路施工后其他部門的管線施工位置,為城市建設工程的后期做好準備工作[4]。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帶動之下,中國的交通運輸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同時,公路數量也不斷的增加,在進行公路建設時,路線的選擇一方面會受到周邊環境和地形地質的影響,同時在公路建成之后,由于反復的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更加影響到了公路使用安全性。所以有關工作人員在進行公路建設時,一定要確保整個路線設計的合理性,保證公路路基橋涵,交叉以及各種基礎構造物的建設成本和建設質量,所以說做好公路路線的選擇和設計工作,對于公路建設單位來說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