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峰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現代管理學院 浙江溫州 325003)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部分專業與中專院校合作采用”3+2“(中專3年,大學2年)人才培養模式,前3年主要指導學生針對文化課程及專業課程進行探究,后2年在大學教學中增加專業實踐課程和公共課程,也會安排學生參與頂崗實習活動,實施高等教育管理。在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人才培養成效,該文針對地擲球運動在學校中的開展進行了探究,力求能為素質教育的落實和人才職業技能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支持,突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整體效能。
地擲球運動在幾千年前已經在古希臘和古羅馬地區出現,當時主要采用石頭制作的粗糙圓形球開展投擲活動,地擲球運動表現出簡單易學的特點,在地區范圍內得到了相應的流行和傳播。到20世紀,地擲球運動隨著國際體育運動的蓬勃發展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比賽規則、方式及地擲球的制作都出現了新變化,運動的規范性更強,對地擲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1]。2001年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引進地擲球項目,并針對地擲球運動的發展進行了探究,通過摸索與實踐形成了規模化的發展體系。但由于大學生在校期間短、流動性快的因素對地擲球運動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限制性。因此,新時期要針對學校地擲球運動的發展進行研究,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需求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促進地擲球運動在我國高校中的蓬勃發展,助力我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深入推進。
地擲球運動的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合理發揮地擲球運動的重要作用能顯著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綜合質量,使職業技術院校所培養的人才能適應區域經濟建設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對地擲球運動在學校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發現其對學生鍛煉產生的影響主要從2個層面得到體現。一方面,地擲球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具有極其重要的鍛煉作用。地擲球運動能體現出內在對抗性的特征,在比賽活動中學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因此學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比賽成績,保持積極的競技狀態,不僅要加強對地擲球運動技術的學習,還要重視耐力素質、力量素質和協調性素質方面的訓練,在不斷的訓練中能使職業學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地擲球運動對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學生參與地擲球運動過程中必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對心理狀態進行合理的調節,保持良好的意志品質,能主動與其他成員進行合作。由此能看出,地擲球運動對學生心理素質鍛煉也具有重要的價值,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增強學生職業適應力和綜合競爭力,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現階段已經構建了相對完善的體育教育模式和體系,能為地擲球運動的發展提供相應的支持,有利于突出地擲球運動的整體發展成效。綜合分析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地擲球運動發展的可行性進行探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地擲球運動對基礎設施要求較低,便于在職業技術學校開展。職業學校的體育經費非常有限,一般情況下難以支撐高經費的體育運動。而地擲球運動所需場地較小、成本偏低、教育費用少,能在職業技術學校中有效的實施。
其二,運動量適宜,適合不同階段學生學習和參與。五年一貫制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存在特殊性,而地擲球運動整體運動量適宜,規則相對簡單,能滿足學生在中專學校和大學學校中參與體育運動的需求,也便于學生根據不同時期體育運動需求的變化對運動量進行調整,具有一定的推廣便利化程度,能為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工作的深入推進提供相應的支持。
其三,運動規則相對簡單,方便普及,能配合職業技術教育活動的開展。地擲球運動主要涉及滾靠球、拋擊球及滾擊球技術動作,攻防技術以滾擊、拋擊為主,對于中專階段的學生和大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基本的運動能力,能借助一定程度的訓練使學生達到基本要求。同時,隨著學生的成長,在大學階段可以對地擲球運動的應用進行創新,滲透職業教育實踐方面的內容,為學生職業發展提供相應的輔助。
由此可知,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探索地擲球運動的開發和推廣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能在學校中進行合理化的推廣應用,為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深入推進創造理想化的條件。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具備開展地擲球運動的基礎條件,新時期為了有效發揮地擲球運動的重要作用,助力人才培養質量的逐步提升,就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有效開展地擲球運動的措施,提出更合理化的開展建議,確保地擲球運動能很好的在學校中得到貫徹與落實,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促使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能為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地擲球運動在學校中的發展和推廣需要媒體宣傳作為支撐,特別是在我國各地區教師和學生對地擲球運動了解程度偏低的情況下,要注意積極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在校園廣播、校園網站、校園宣傳欄上宣傳,對地擲球運動進行系統的介紹,適當地播放地擲球運動比賽視頻,提高地擲球運動的知名度,激發學生參與地擲球運動的興趣,進而為其在學校范圍內的推廣應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地擲球運動的持續穩定發展需要高素質運動員隊伍的支撐,只有發揮運動員隊伍的榜樣作用和宣傳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參與地擲球運動的熱情,進而夯實地擲球運動在學校范圍內有效傳播的基礎。在加強運動員隊伍建設的實踐活動中,綜合分析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特殊性,以“3+2”人才培養模式作為基礎,構建梯隊類型的運動員隊伍,發揮以老帶新的作用,使職業技術學校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地擲球運動實踐中,為地擲球運動在學校中的普及化推廣提供良好的支持[3]。與此同時,針對職業院校的特殊性,可以加強校企合作,聯合相關學校組織開展地擲球運動多元教育活動,邀請企業地擲球運動能力較強的職業工作者到學校中開展宣傳講座,使學生能將地擲球運動與自身職業發展聯系在一起,形成對地擲球運動的深刻認識,進而確保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體育運動素質得到良好的培養,保證地擲球運動在職業院校中的推廣應用價值得到進一步彰顯。此外,要加強地擲球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練習,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比賽中體能和技能表現水平的基礎[4]。
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群體是參與地擲球運動的基礎,只有能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特殊性,調動學生參與地擲球運動的積極性,才能在學生主動參與的支持下使地擲球運動得到科學合理的組織規劃[5]。職業技術學校在實際組織開展地擲球運動的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一方面要根據“3+2”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多層次的教學體系,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訂差異化的訓練計劃,增強地擲球運動訓練與學生成長需求和職業發展需求的契合度,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提高地擲球運動的組織規劃效果;另一方面,學校應該聯合所在地區其他職業技術學校,自發成立地擲球運動協會、地擲球運動社團等,以地擲球運動訓練為核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地擲球運動融入到學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進而有效展現地擲球運動的魅力,突出運動效果,助力職業技術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穩定推進。
地擲球運動比賽活動的開展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相關運動技術動作的理解,激活學生的競爭意識,進而使學生將所學地擲球運動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內化,形成個人能力,有效推動地擲球運動在學校范圍內的蓬勃發展[5]。因此,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要嘗試在學校范圍內構建地擲球運動協會,廣泛組織開展多種類型的地擲球運動,并且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常規性的賽事,方便各個年級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效提升地擲球運動的整體水平。與此同時,還可以基于校企合作,構建學校隊和企業隊聯合比賽的模式,在趣味性比賽中加強學校學生與企業職工群體的聯系,進而構建和諧的關系,為學生畢業后能適應企業文化和企業生活創造條件,使地擲球運動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學校地擲球運動的發展和推廣需要國家的支持,只有國家能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對地擲球運動在學校中的推廣應用進行規劃,制定相應的促進政策,才能引發學校的高度重視,在地區范圍內形成推廣應用地擲球運動的良好氛圍,保障地擲球運動在學校范圍內實現普及化發展[6]。
綜上所述,五年一貫制學校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在針對地擲球運動進行探究的過程中,為了能提高地擲球運動的發展效果,真正彰顯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綜合質量,就要針對學校的特殊性對地擲球運動的開展進行細化的分析和解讀,制訂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促進地擲球運動在學校中的良性運行,助力人才培養工作取得更為顯著的發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