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鈺雯 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2019年新冠疫情大爆發,極大程度影響了世界的經濟、政治格局。隨著各國疫情不同程度的發展,負面傳導效益不斷加劇,導致全球貿易一度萎縮,經濟直線下滑。
目前,新冠疫苗的研制成功使得世界經濟開始逐步復蘇,但是經濟恢復的道路并不平坦。就我國而言,倡導發展以國內大循環為基礎的國內和國際雙循環模式。而更多的國家則對內制定了寬松的貨幣政策,以財政刺激消費;對外則采取嚴格的貿易限制政策。
干散貨運輸市場的發展有賴于國際宏觀市場的供給與需求關系的變化。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導致了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強,給干散貨運輸市場帶來潛在的經營風險。新冠疫苗的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使得各國經濟發展走向不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呈現愈加強烈的兩級分化特點。富裕國家可以更快更多得到新冠疫苗,進行接種,快速恢復本國內的生產與經營,推動港口和貿易開放。而中低收入國家將持續陷入疫情的陰影中,持續采取更為保守的貿易政策,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干散貨運輸是全球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國際運輸航線遍布世界各個地區與國家。就目前而言,干散貨運輸企業在疫情不同的地區面臨差異巨大的港口與貿易管制政策,這為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帶來一定的壓力。同時,新冠疫情的疫苗分配也改變了國際市場的分工與格局,加劇了貿易的不確定性。國際市場中的大量基礎生產性工作都位于成本較低的低收入國家,而這些國家難以擺脫疫情的影響,使得產業鏈轉移、訂單回流,這會改變干散貨運輸的業務路線,面對新的航線以及沿線國家的管理政策,干散貨運輸企業的經營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自新冠疫苗在各個國家、地區的接種,全球貿易經濟也逐步復蘇。作為全球貿易的風向標,波羅的海干散貨運指數在最近幾個季度內大幅飆升。BDI指數連續攀升,一度接近3000大關。BDI指數的提升其內在驅動因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各國逐步從疫情消極影響中恢復,全球經濟回暖,對各類大宗商品如大豆、鋼鐵、玉米、煤炭的需求旺盛,增加了航運的需求,從而刺激了航運市場的發展。二是各大經濟體陸續使用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大水漫灌,產生了一定的通貨膨脹,也刺激了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
干散貨運輸的市場行情具有周期性,通常每年年底的停工修整會減少大宗商品的需求,從而使得運輸市場處于較長一段時期的淡季。然而從BDI指數來看,這一傳統的周期性被打破,這對于干散貨運輸市場雖然是利好消息,但是也改變了干散貨運輸企業的經營策略。在市場周期的新特點下,干散貨運輸企業需要改變經營的方向,合理安排生產經營的資源分配,否則將會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處于劣勢。
大宗商品需求的回暖,刺激了國際航運的恢復,BDI指數上漲也給干散貨運輸市場帶來了一定的風險。較高的BDI指數意味著干散貨運輸的成本大大提升。干散貨運輸的成本主要有三類。第一,船屋租賃費用。第二,燃料費。第三,船員及日常運營費。經濟回暖,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使得干散貨運輸企業的燃料費用漲幅巨大。燃油在船舶的消耗占比高達約90%,剛性成本雖有運費支撐,但也降低了利潤率。由于干散貨運輸企業為了避免市場波動,常會與客戶簽訂較長時間的長期合同,運費不會產生劇烈的波動,但是燃料成本持續上漲勢必給企業帶來經營壓力。人工費用支出是干散貨運輸企業另一重要的成本動因。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降低了船員的供給,提升了用工成本。同時,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還在持續,船員的用工安全則需要干散貨運輸企業額外增加一筆較大的開支。這些都會抵消市場向好、運費上漲給干散貨運輸企業帶來的利潤。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情形,如果不重視成本的管理,勢必給企業經營埋下隱患。
目前,全球經濟與貿易已經度過新冠疫情帶來的短期強烈沖擊。疫情的負面效應影響已從峰值逐漸降低、減弱,并會隨著各國的防疫進展而進一步降低。但是,這對國際貿易與經濟的持續作用是長期不可逆的。世界經濟的格局隨著疫情復蘇的速度而改變走向,大宗商品的供給和需求是影響干散貨運輸市場的主要因素,而處于其中的干散貨運輸企業應對系統性風險的能力較弱,所以對市場行情的把握十分關鍵。干散貨運輸企業應當定期分析大宗商品供需情況、航線途徑國家、地區的經濟貿易政策以及沿途必經港口的管理規定,根據分析的結果調整、重新規劃自身業務航線的范圍,甚至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下保持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適應新的世界經濟與貿易格局。
后疫情時代,國際經濟貿易的恢復打破了干散貨運輸企業原有的周期模式,干散貨運輸企業也應當調整自身的經營策略以適應市場周期的變化。在傳統的淡季,干散貨運輸量較少,許多干散貨運輸企業的航線業務處于停滯狀態,出于成本考慮,往往會減少資源投入,尤其是在簽訂船只租賃合同時會設置有利于生產力最大化的條款。現有的BDI指數走勢表明疫情改變了干散貨運輸市場的周期性行情,這對船只租賃市場的供需以及干散貨運輸企業的經營產生重要影響。船只是干散貨運輸企業的主要生產力工具,租賃船只是許多干散貨運輸企業的經營特點,市場周期的改變需要干散貨運輸企業增加新的資源投入以及修改、調整原有的租賃合同。因此,干散貨運輸企業需要加強防范市場變化帶來的法律風險,主動提前應對可能出現的租約糾紛及法律風險。干散貨運輸企業還應當關注市場周期的持續性,在全球經濟貿易不穩定的情況下不要盲目跟風,做出一些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短期經營策略。
國際貿易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處于高度的不確定性狀態。宏觀經濟雖然逐漸復蘇,但是各國因此產生的債務問題不容忽視,未來全球經濟走勢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具有一定的風險。在后疫情時代,干散貨運輸企業更需要關注內部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在開源困難的情況下,采取多種多樣的節流策略。首先需要重視的是燃料成本,可以集中采購燃料,并對燃料進行套期保值操作,以鎖定運輸成本,避免國際油價劇烈波動給企業帶來的燃料成本的不確定性。其次,科學規劃航線,應在市場行情分析的基礎上調整各個航線的運力供給,控制船隊與船員的規模,減少資源浪費。最后,干散貨運輸企業之間可以加強聯系與合作,根據企業經營情況,選擇聯合運營某些線路;根據燃料價格,聯合采購,進一步降低成本。
干散貨運輸的繁榮與否可以反應國際經濟的走勢,而又受到全球經濟發展的制約。新冠疫情在將在較長時間內對全球經濟與貿易產生持續影響,改變原有的世界經濟格局,進而改變干散貨運輸市場的走向。在后疫情時代,全球金融風險增加,宏觀不確定性提升,干散貨運輸市場原有的周期性也被打破,這對以干散貨運輸為主要業務的航運企業既是風險,又是機遇。干散貨運企業應當積極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走向,分析航運市場的趨勢,合理分配業務資源,提升抗風險的能力,促進自身持續、穩定的發展。